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教育文汇》2012,(9):13-14
媒体日前报道,贵州修文县久长镇新民村为当地留守儿童建立了“绿色网吧”,附近三个村的60多名留守儿童欢聚在新开设的留守儿童微机室里学习微机操作技能,通过QQ视频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聊天,“网吧”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让我非常揪心。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非常多,留守儿童多是以“自理式”“隔代式”“寄居式”三种方式生活。他们之间往往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普遍较差、心理出现偏差、监护管理不够强等。要想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文先松 《教育艺术》2009,(11):F0003-F0003
我校地处湖滨山旯,是典型的农村学校。全校共有30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占65%以上。随着留守儿童的增多,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如何面对呢?我认为:首先应予以重视,正确面对,切不能视而不管;再就是倾注关爱,与留守儿童建立亲情,正确引导,热情地帮助,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彭光辉 《课外阅读》2011,(10):366-3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离开故土,加入到“打工族”的行列,而他们的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也相应成为了学校中的“特殊群体”—— “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缺失了父母的亲情和爱,班主任老师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面对众多的“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助退休老教师、离退休干部的力量,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湖北安陆市王义贞镇的部分退休老同志在学校的号召下合办了一个“‘留守儿童’之家”。“家”里有28个“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他们的家庭构成、亲属、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的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  相似文献   

6.
正距离贵州省镇宁县城30多公里远的山洼洼里,一群留守儿童正在暑期"爱心课堂"里为他们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绘着一份特别的礼物—《全家福》。"爱心课堂"是由10名来自武昌理工学院"雏鹰?圆梦"暑期支教团队的大学生志愿在镇宁县马厂乡龙潭村龙潭小学开办的假期课堂。"爱心课堂"的开办,吸引了50余名留守儿童的报名,让这群原本孤单的"留守儿童"重新聚集在一起,给他们送去了学习,带来了欢乐。记者看到,今天的"爱心课堂"里支教老师正上着绘画课。支教老师给孩子们买来了画笔和画纸,让他们描绘着心中的《全家福》。有不少小朋友不仅童趣的画出了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和自己,还憧憬的描绘了未来的房子和车子。学生田芹在画出的爸爸妈妈旁边紧挨着画了一个她自己,"我想妈妈爸爸,平时他们不在我身边,在画里,我希望和他们永远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导读》2011,(7):20-23
老师胜过俺爸妈 “爱心妈妈”——是留守儿童对他们的结对帮扶老师的亲切称呼。正是有这样一支倾洒爱心、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队伍,一所所留守儿童之家才得以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着关爱留守儿童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问卷对洛阳地区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洛宁、宜阳、栾川三个县的93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姜丽丽 《学周刊C版》2014,(9):197-197
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学生”的关注越来越多,我校也设立了“农村留守学生研究”这一课题,作为班主任的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主要负责“留守学生在校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子课题中学习习惯的研究。我对我校三年级42名留守儿童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成了学校和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为了弥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带来的教育缺失,让全体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学校应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笔者在此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据笔者了解,虽然“留守儿童”中不乏品学兼优、独立能力很强的好学生,但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性情顽劣、厌学的孩子还是占了多数。调查显示。有49.8%的留守孩子学习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有21.4%的留守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认真,不完成作业,并经常扰乱课堂秩序。  相似文献   

12.
更正     
江夏区法泗中学68名老师补位为留守学生做家长的故事,引起了读者的共鸣。江夏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含教学点)115所,在校学生5.6万人,其中留守学生有4000人。今年该区将采取三大举措,进一步加大关爱留守学生力度。 一是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活动,组织4000名有爱心、责任心强的教职工做“代理家长”,与4000名留守儿童结对子,组建亲情家庭。江夏全区将推广“亲情家长”活动。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曾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研讨会,省明办、省妇儿工委办、省教厅和省妇联也联合开展了“农村‘留守学生’‘隋况调研”。作为一名关注留守儿童现象五年之久的教师来说,每到新学期开学时,我对留守学生总有一种莫名的情结,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语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数据     
2010年7月31日,江西婺源,大学生支教“老师”孙颖临返校前不忘给长溪村留守儿童化妆,让他们变得更加美丽、漂亮。  相似文献   

15.
每一名儿童都是祖国的花朵,留守儿童更是祖国娇嫩的花朵。我们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在祖国的怀抱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潜江市教育局利用暑期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三谈心”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一是与负责抚养的“隔代老人”谈心。全市各学校的所有教师对这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了解这部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帮助家长纠正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行为。二是各班老师与本班留守学生谈心。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同时给予这些孩子学习、生活上更多的关爱,让这些孩子感受更多的温暖。三是让留守学生与父母谈心。要求学生给在外务工的父母写信或打电话,汇报自己在学校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让在外的父母放心。  相似文献   

17.
张莹  陈茂婕 《家教世界》2023,(12):18-19
<正>为考察留守儿童预防性侵犯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文从某市郊区抽取一所全园为留守儿童的幼儿园,对所有幼儿进行了情境测验测试。研究发现:仅有12.5%的幼儿知道“如果有人把手伸到了你的内裤里”意味着什么;有34.38%的幼儿知道“男生和女生的隐私部分有什么不同”;有31.25%的幼儿知道“怎么去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应该怎么去清洗他们”。结果显示,幼儿园留守儿童预防性侵犯技能得分均较低。由此得出结论,幼儿园中留守儿童应该明辨基本性别概念,  相似文献   

18.
关注农村留守学生,就是关注农村学校的未来。关注农村留守学生,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对于这些留守学生,他们很少得到父爱母爱,在心灵上是有缺陷的,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多多和他们沟通,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随着农村留守学生的增多,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在农村从事教育教学的老师,要真正做到多关爱留守儿童,确保留守学生享受到阳光般温暖的爱。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大量增加,其身心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完成了“补偿性关爱”及“留守儿童”的界定,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补偿性关爱”的心理成因及外在表现,在探讨“补偿性关爱”对留守儿童的多种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消除不良影响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危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对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充市1246名初中生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1、初中“留守儿童”的整体学习习惯状况堪忧,学习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有146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总数的22.12%,学习习惯一般及以下的454人,占被调查“留守儿童”的68.79%;仅有31.21%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较好;2、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从平均数来看,“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得分要低于非“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得分。建议学校、家庭和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改善初中“留守儿童”的堂习习惯现状承担起必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