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报业的迅速发展,时事新闻在地市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很多报纸专门开辟了时事新闻专版,刊载国际国内时事新闻。有的报纸还在头版留出固定位置刊发国际国内重要时事新闻。如何选用新华社电讯稿,已成为地市报老总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州日报》在实践中探索,把握和处理五个关系,选好用好新华社电讯稿,使时事新闻版成为该报的一个亮点,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报业的迅速发展,时事新闻在地市报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很多报社专门开辟了时事新闻专版,刊载国际国内时事新闻。有的报纸还在头版留出固定位置刊发重要时事新闻。如何选用新华社电讯稿,已成为市州报老总们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笔者从近年来从事编审工作实践中体会到,选好用好新华社电讯稿,必须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饶雪蓉 《新闻窗》2005,(2):50-50
时事新闻是党的宣传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报纸的时事新闻,其来源通常由党的重要媒体新华社播发。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是党的喉舌,在全国新闻界担负引导任务,传播全国和全世界重大新闻的主要媒体。它不仅要宣传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还宣传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地方报纸如何从大量的新华社电讯稿中选择可供本报刊发的稿件,以及对所选稿件的编辑与版面安排,  相似文献   

4.
目前,党报在时事新闻报道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报道内容和形式同质化非常严重,千报一面,千篇一律。除中央级大报外,各报鲜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时事新闻报道。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编辑缺乏时事新闻的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对新华社电讯稿的二度创作不够。  相似文献   

5.
目前,都市报在时事新闻报道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报道内容和形式同质化非常严重,千报一面,千篇一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编辑缺乏时事新闻的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对新华社电讯稿的策划不够。绝大多数都市报时事新闻稿源都来自新华社。都市报时事新闻要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6.
2003年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个要求对于我们办好新时期的党报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时事新闻报道作为党报的重要阵地,在落实“三贴近”要求方面大有作为。由于地市党报时事新闻多为采用新华社电讯稿,其工作性质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就此与同行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事业成功的动力,对新闻事业来说,亦是如此,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需要不断创新,走出新路子,时事编辑每天接触大量的新华社电讯稿,即时事新闻,要将这些新闻及时准确地通过报纸报道出去,时事编辑只有努力创造时事报道的新格局,以崭新的视角和快捷的节奏令人耳目一新,才能把最好的时事新闻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新华社电讯稿在地方党报的要闻版上怎么安排,各报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稿件多少,也表现在位置长短、标题字号等方面。研究探讨地方党报要闻版对重要电讯稿的安排问题,有利于提高地方党报的办报质量和在读者中的声誉。对此,本文谈点粗浅认识。一、要充分认识重要电讯稿在地方党报要闻版的地位和作用。地方党报要闻与新华社电讯稿争版面的问题一直存在。有的同志讲,地方党报就应以地方要闻为主,除非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如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人们对时事新闻信息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对时事新闻信息的选择意向也越来越强。作为地方报纸,要根据这一情况,应多研究和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选择规律,尽可能地满足读者这种需求,扩大时事新闻信息量,增强时事新闻信息的服务功能。增强接近性适应读者的欲知心理读者的阅读心理是受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域、习俗等多种因素制约的,因而他们的阅读兴趣、价值取向、信息选择等无不受制于一定的时空。作为地方报纸的时事编辑,就必须研究分析这些特定时空中的制约因素,也就是一定区域环境的影响,力求时事报道的内容、传递的信息与读者的阅读心理接近,使得时事新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我们盐阜大众报选编新华社电讯稿,注重从实际出发做到  相似文献   

10.
传神会意的标题是时事新闻版面各元素中最活跃的元素。做好时事新闻标题,是报纸引导读者关心国事、关注世界的重要一环。新华社电讯稿报道全国和全球时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具有权威性,动态新闻鲜活,报告事实客观:成就鼓舞人心,灾难令人痛惜,事变令人震惊,揭露发人深省,发明创新充满情趣,评论是一种引导……时事新闻标题创意空间天高地阔:炼深刻意蕴、捉特别字眼、掘新闻价值、究事实要害、换入题视角、挖潜在新闻、说口语白话、表情感色彩、找个性特征、求句式齐整、出音韵之美……做好标题,…  相似文献   

11.
“但愿宜昌无此事”专栏是湖北省《宜昌日报》1993年7月开辟、并延续至今的一个时事新闻专栏,是该报改进时事新闻宣传的成功探索。 如何使发生在外地的新闻为本地所用,是地方报时事报道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宜昌日报》开创性地组织时事报道,充分利用新华社电讯稿中的批评稿件,把一些带有普遍性、针对性的新闻集纳在一起,编发在“但愿宜昌无此事”专栏中,针砭时弊,告诫人生,弘扬正气,引导舆论。这个专栏面世后,立即受到读者以及新闻界同行的一致好评,称赞它是“地方报运用新华社电稿进行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好形式”,“是一个十分讲究批评艺术的专栏”。  相似文献   

12.
新华通讯社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新闻单位。它发往世界各地和全国各地的电讯稿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极强的可读性。极快的时效性,是各级党报和各种新闻媒介必不可少的重要新闻源。那么。作为地市一级党报,应该怎样选编新华社电讯稿呢? 一是重要性。新华社传给地市党报的电讯稿,比传给中央和省级报纸的电讯稿数量较少,内容较短。但遇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时事新闻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读的重要阵地。新华社发布的时事新闻以其新闻的重要性、地域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报道的权威性、反应的快速性而成为各类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报道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不少党报习惯于对新华社稿件的照抄照搬,使时事新闻“同质化”  相似文献   

14.
地市报时事版要提高新闻宣传艺术,强化特色,使时事新闻版成为读者心中的"拳头"版面,就要善于找准切入点,用好用活电讯稿,精编时事版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读者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迫切希望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因此,时事新闻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但是,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地市报的时事新闻报道几乎没有原创稿件,不少报纸习惯于对新华社通稿照搬照抄,各家报纸时事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另一方  相似文献   

16.
作为时事新闻编辑,每天要面对新华社播发的大量稿件,进行选择、整合、归纳、提炼,把好的内容,运用好的形式,组织好的版面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时事新闻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传播出来。时事新闻特别是时效性强的重大事件的新闻,更是新闻媒体赖以确立业内地位、提高自身形象的重要资源。在媒体的激烈竞争中时事新闻越来越重要,时事新闻使用中侵权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依法使用时事新闻和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17日,辽宁丹东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国女排以三比二战胜日本队,夺得世界冠军的新闻。这条新闻不是来自新华社的电讯稿,而是综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消息。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通稿是地方报纸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新华社发出的通稿基本成型,消息常用流行的倒金字塔模式。这虽然有利于各地媒体灵活采用,但也使地方报纸的时事编辑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然而,在从事时事新闻编辑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新华社通稿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标题并非都是精品。时事编辑完全可以精耕细作,体现地方报纸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地方报纸要办出地方特色。但是,强调地方特色,并不排斥对新华社电讯稿的采用。恰恰相反,合理采用时事电讯稿也应该是地方报纸特色的重要内容。地方报纸的特色,应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地新闻与适合本地读者需要的时事电讯新闻的结合。也就是说,采用时事电讯稿,也可以形成地方报纸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