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西方的面子文化存在差异,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艾伦秀》和《非常静距离》为材料,从会话打断的角度切入,研究中美两个国家,不同谈话节目的会话打断,试图分析中美两国不同的面子需求。研究表明,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对于面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应该予以重视和尊重,以避免文化交流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重复人们交谈中必不可少的语言组成结构,重复的构成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表达出多种含义。本文通过对电视访谈节目这一语言形式进行分析,以《非常静距离》节目中的语料为例,试图研究重复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作用,使电视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进一步完善对重复语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基于硬修辞和软修辞两个概念,结合安徽卫视访谈节目《非常静距离》,从硬修辞和软修辞的运用两大方面对主持人李静的话语魅力进行分析,阐释主持人话语修辞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话轮转换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它是基本的"言说转换机制"(speech-exchange syst em)(Sacks et al.1 974:698)。访谈类节目《非常静距离》在会话过程中能合理的使用话轮转换机制。本文根据Sacks,Scheglof f和Jef f er son在日常交际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话轮转换规律及该访谈节目本身的一些特点,对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及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现象和他们所使用的话轮转换机制进行分析,揭示此类访谈节目中的会话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谈话节目《艺术人生》为语料对访谈节目中的"回述"现象进行了探讨,意在研究"回述"在访谈节目中的作用:有助于交际双方理解先前话语内容、结束话论、保证谈话顺利进行、了解嘉宾真实想法以及制造幽默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晓益 《教育教学论坛》2012,(Z3):276-277,274
电视谈话节目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存在的问题也正在逐渐暴露。本文分析谈话节目所面临的困境,借鉴《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的成功之处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求改善电视访谈节目现状。  相似文献   

7.
韩国MBC脱口秀节目《膝盖道士》在6年零7个月的漫长演播时间里,得到了韩国国民乃至广大欧亚粉丝的喜爱。在高速新陈代谢速度的韩国综艺界维持那么长的寿命,关键在于主持人强大的谈话策略。论文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入手,探求《膝盖道士》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策略,以增进对韩国脱口秀节目的理解与欣赏。  相似文献   

8.
非礼勿言     
蔡康永,台湾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作家。曾就读于再兴中学、东海大学外文系。1990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研究所编导制作硕士学位后,返回台湾参加电影制片以及编剧、影评的工作。主持过众多节目,与小S搭档主持的综艺访谈节目《康熙来了》拥有超强人气。曾撰写《LA流浪记》《那些男孩教会我的事》等多部畅销书,是台湾公认的"搞怪才子"。  相似文献   

9.
娱乐性谈话节目是以愉悦身心、休闲逗乐为主要目的的谈话节目,它以谈话为载体,加入较多的综艺成分和滑稽的情境设计,充分展现话语中的幽默,达到戏剧化的效果,以娱人耳目。  相似文献   

10.
电视导播是创造节目的整体视觉和听觉的最后表现,具备即时制作的特性。电视导播必须精通传播工具,并通过它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制作人员的信任与合作,保证工作圆满完成。本文分别从节目风格、机位设置、场面调度等方面对常见的访谈节目、谈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及综艺类节目的导播技巧进行阐述。同时,也对目前正逐渐运用于大型现场节目的“两级导演、两级切换”的导播概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和感官刺激、轻视人文关怀。近几年,谈话节目在电视媒体中迅速发展起来,而在这之中,有一些节目缺乏对受众起码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凤凰卫视这一典型的华语媒体在"人文关怀"上做足了文章。本文通过剖析凤凰卫视两档节目,从节目理念、提问方式和语言交流、倾听技巧等方面较为系统地阐释访谈节目中应该怎样体现和把握人文关怀,希望对相关节目制作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的平民化经历了从早期的服务类节目到崛起的民生新闻,再到娱乐节目的全盛,其发展历程是必然的。我们应正确认识电视节目的平民化,避免庸俗化、商业化,出更多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电视作品。  相似文献   

13.
《江汉风》是荆州电视台的一档民生新闻电视栏目,自创办至今,一直是荆视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栏目。《江汉风》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定位、策划、营销等方面。从未来发展看,《江汉风》必须引入公共新闻理念,重视整合营销,以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4.
自文化发生学视域审视,"脱口秀"电视节目的文化策略具有独特性:其构成策略是"戏仿秀",表现为转述者变调、极速降格化、文本格式化这三种运作方式;其表意策略是"接合器",快乐生产、权力运作、意义建构是它的基本形式。就本质精神而言,商业逻辑、收视率导向、迎合大众趣味、后现代属性等决定了"脱口秀"电视节目的基本品格。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拉开电视民生新闻的序幕后,全国各地电视台城市频道纷纷开辟类似栏目。现这一类型已走过六年的路程,在十七大把民生作为重点来关注的背景下,探索电视民生新闻,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特殊意义。文章试图以乌鲁木齐电视台《大事小事》为例,在总结该栏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积极建议,以期打造电视民生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6.
电视谈话节目作为广大电视受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一直备受业界的密切关注,但同时在谈话节目的类型和数量不断增长的时候,是否具有“平民意识”已经成为电视受众衡量节目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本文试以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中嘉宾角色的转变为研究范本,从而说明平民话语权的逐渐回归的历程,来引导今后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韩国SuperJunior组合所参演的各类娱乐综艺节目为例,对各类不同的综艺娱乐节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电视媒体与明星公司的合作机制及其实现共赢并成功打造明星偶像团体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最近湖南电视台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让我们重新审视国内长期被忽略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成长既需要母亲的教育,也需要父亲的教育。少了父亲的教育,孩子的成长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我国目前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对于父亲教育都不够重视。本文结合"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分析国内父亲教育现状,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国内父亲教育缺位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美热播电视剧叙事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屏之上,电视剧始终精彩纷呈、最受观众追捧,无论中国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电视剧都是荧屏上最璀璨的花朵,然而并不是每部电视剧都能够获得观众们的认可,因此便诞生了“热播剧”这一名词来概括被人们争相观看的优秀电视剧,随着传播渠道的拓宽,美国热播剧也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并受到大量中国观众的追捧,那么,中美热播剧又有什么样的异同呢?本文从叙事策略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非诚勿扰》的巨大成功引发了人们对相亲交友类娱乐节目的重新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电视人试图探讨其取得成功的背后原因。本文将从叙事结构的角度出发,从矛盾冲突、情感维度、预设话题、舞台符号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非诚勿扰》广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