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建谋 《钓鱼》2013,(6):20-21
我钓鱼虽然已经30多年了,但退休前并不知道《钓鱼》杂志。退休后,钓鱼的机会多了,就经常去渔具店。2001年有一天,我去渔具店,发现柜台上有一本报纸式的《钓鱼周刊》(8开),翻看内容相当不错,就借回来看。从此我才认识《钓鱼》,并开始订《钓鱼》。后来我从网上还知道全国共有钓鱼类杂志5家,就把其他4种同时订了一个季度回来看。经过对比,我认为《钓鱼》比较适合于本人阅读,就从中选优,开始坚持年年订《钓鱼》。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过去业余写作,主要是写诗和写民间文学。由于  相似文献   

2.
符荣财 《钓鱼》2004,(12):6-6
自南京《钓鱼》杂志倡议2004年钓鱼推广年至今,已四个月时间了,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南京《钓鱼》倡议2004年为中国钓鱼推广年目的何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处山区,与在当地可以看到《中国钓鱼》杂志不同,《钓鱼》杂志在当地很难看到,书刊、零售都没有,订阅就更没有了。去年到省城买渔具,渔具商送了一本给我,感觉不错。今年我试订了第一季度,真的不错,就直接续订了一年。半年来通过阅读与对比,我感到《钓鱼》杂志有三个主要特  相似文献   

4.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中午、晚上睡觉前,总要拿上一本放在柜上的《中国钓鱼》杂志看一篇文章,每天不看就不会睡着。  相似文献   

5.
13年前,我退休了,在同事和朋友的盛情邀请下,我爱上了钓鱼。从此,越钓兴趣越浓,但钓技欠佳。起初到书店陆续买了几本钓鱼书,看完了还不满意,后来得知有《中国钓鱼》杂志,于是开始订购,看了几个月后,被吸引住了,从此年年订购,月月等候它的到来,月月细细研读,其间还订购了1984~2002年的3本精选本。屈指数来已是13个年头了,从前只读不作笔记,后来作了许多笔记,可是  相似文献   

6.
<正>我在2023年第一期中国钓鱼杂志上发表过《我爱钓鱼习惯用散漂》里讲述了钓鱼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诸多好处的一篇文章,也是我爱钓鱼的主要原因,我这里选了几位渔友的钓鱼故事及经历说一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我们家和黄玉坤大哥他们家住在伊宁市汉人街大桥板子河边的大院里,他的父亲和他们兄弟两个都喜欢打猎钓鱼,他们父子经常到天山公社(现英塔木乡)的伊犁河芦苇丛沟渠打猎钓鱼。可是后来在毛纺织厂工作后,很少看到他钓鱼了,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才有三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朋友曾借给我几本《钓鱼》杂志,使我和《钓鱼》杂志结了缘,每期必买,但也错过了一期,所以今年早早就去邮局订阅了。  相似文献   

8.
《钓鱼》杂志社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自2000年订阅《钓鱼专刊》以来,我从中学到不少钓技新知识、了解了钓坛新动态和各种新钓具,真是受益匪浅。《钓鱼专刊》改为周刊,今年又从周刊升级改版为《钓鱼》杂志。告广大读者,订阅《钓鱼》杂志,可加入读者俱乐部,并免费赠送钓鱼背心一件。在订阅杂志前,我心里还在想,送钓鱼背心,怕是不可能的事,全国订阅杂志的读者成千上万人,送得了那么多?可万万没想到,最近我就收到了贵社寄来的钓鱼背心,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我也成为读者俱乐部的一员了。当我第一次穿上钓鱼背心去钓鱼时,那种…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10岁开始就喜欢上钓鱼了,今年上高中了。在这7年里我课余时间总会去河边钓鱼,比如在北京三环路附近的昆玉河、北郊的小汤山钓场等等,凡是我能到达的地方,我总是会去的,可能因为爸爸是一个钓鱼迷的缘故吧。就这样,7年来我钓到的鱼就无数了,最大的一条是在昆玉河钓到的4千克鲤鱼,虽然比不上一些钓友钓的数十千克大鱼大,但我很满足了。2003年8月,我偶然在报亭上看到一本《中国钓鱼》杂志,便买了一本看,翻开后就立即吸引了我,各种谈经说技让我爱不释手。从这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逢月必买,买后必看,到今年已经5年了,这5年中我从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7,(9S):5-5
我是一位才有三年钓龄的钓鱼爱好者,朋友曾借给我几本《钓鱼》杂志,使我和《钓鱼》杂志结了缘,每期必买,但也错过了一期,所以今年早早就去邮局订阅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猷廉 《钓鱼》2005,(5):46-46
一《钓鱼》杂志是我师图文并茂务求实。竿钩轮线全方位,释疑解惑从不辞。二《钓鱼》杂志是我友常年四季在握手。无论垂钓旺与淡满载冬夏和春秋。三《钓鱼》杂志是我伴,撩发童趣起新欢。永葆垂钓青春在,风雨同舟坚如磐。四《钓鱼》杂志是我园,提高钓技把鱼还。笔耕疾书为热闹,哪知自己夕阳残。钓翁四颂《钓鱼》杂志!湖南@王猷廉  相似文献   

12.
说《钓鱼》     
张小驷 《钓鱼》2004,(3):64-64
几年前,第一次结识了《钓鱼》(那时叫《钓鱼专刊》),我就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并成了她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每年都要整理并装订成册,细心保管。期间,我也曾斗胆献上几篇拙作,幸蒙编辑部老师慧眼垂青,得以变成铅字面世。感激之余回览《钓鱼》十载创刊路,目睹《钓鱼》从《钓鱼专刊》而《钓鱼周刊》而《钓鱼》杂志,一步一个脚印,犹如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呀呀学语的幼儿直至今天长成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作为忠实读者和崇拜者的我自是无限地欣喜和激动。  相似文献   

13.
王永堂 《中国钓鱼》2007,(10):91-91
我是一个75岁的退休铁路工程师,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位受益者,故此我要由衷地感谢《中国钓鱼》。我于1987年体检时发现左上肺癌病,并于当年进行了左上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4.
我像酷爱钓鱼一样酷爱《中国钓鱼》,因为我太爱她了,除了能外出垂钓的时间外,总忘不了要看看她。随着订阅时间的延长,杂志数量的增多,内容不断的丰富,使我学习《中国钓鱼》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充实。刚订阅《中国钓鱼》杂志时,基本上是看过完事,后来发觉有不少文章对我提高钓技有直接帮助,所以就看了一遍又一遍,还用红蓝  相似文献   

15.
苏栩 《钓鱼》2013,(17):3-1
数年前,《钓鱼》杂志“域外风采”栏目曾报道过“丹麦人钓鱼带把尺”。讲的是丹麦对钓鱼立法,规定钓上的鱼“不满尺寸”必须放归。此法一立,钓鱼人自觉遵守,钓鱼时随身带把尺,钓上鱼用尺量一量,够尺寸就取,不够则放。我国有《渔业法》而没有钓鱼法,所以钓了小鱼扔在地上晒干、钓了幼鱼往地上砸都不算犯法。这类事情常发生在公开水域和收费钓场。  相似文献   

16.
劳百恒 《钓鱼》2006,(18):71-71
由于地处山区,与在当地可以看到《中国钓鱼》杂志不同,《钓鱼》杂志在当地很难看到,书刊、零售都没有,订阅就更没有了。去年到省城买渔具,渔具商送了一本给我,感觉不错。今年我试订了第一季度,真的不错,就直接续订了一年。  相似文献   

17.
钓鱼是一项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的群众性活动。回顾我20多年的垂钓经历,体会不少,垂钓既健身心,又助工作。我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中国钓鱼》创刊以来,我是一个忠实的订阅者。每期收到  相似文献   

18.
文四清 《钓鱼》2005,(4):6-7
2004年,在《钓鱼》杂志“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的钓鱼理念的熏陶下,在“2004年为钓鱼推广年”这个伟大倡议的推动下,中国钓鱼运动走过了充满激情和进步的一年!  相似文献   

19.
尚立和 《钓鱼》2013,(10):17-19
我年逾古稀,七十一岁,钓龄却只有13年。我是新旧世纪之交才学钓鱼的。第一位师父是于瑞亭先生,他教的是传统钓法;不久,我又有了第二位师父,衣善新先生,他教我悬坠钓法:两位良师益友,手把手地教我绑钩、调漂、抛竿等钓鱼技术。老衣还把他订阅多年的《钓鱼》杂志送给我学习,从此,我又有了第三位师父——《钓鱼》杂志;这位师父又引领我在《钓鱼》上结识了好多师父,可以说,我的师父遍天下;虽然好多师父素未谋  相似文献   

20.
去年4月份的某一天,因为前年发表在《中国钓鱼》杂志上的一篇小文至今没有收到样刊,我用手机给位于北京的《中国钓鱼》杂志编辑部打了一个电话,主要是想询问一下情况。电话接通后,是一位说话和气的男老师接听的,他说他姓木易杨,问我有什么事情可以帮上忙,我也不客气,开门见山地向他反映了未收到样刊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