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钱”是人们对国际套利资本的通俗说法,这种资金是一种“烫手”的资金,故称之为“热钱”,也有人形象地把国际游资称作“过江龙”“金融鳄鱼”。“热钱”最大的特性便是投机,快进快出,且吞吐量极大。当人民币汇率预期改善、利率高于外币时,“热钱”就会千方百计地流人中国套利。正是靠它,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等一手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在短短的半年内掀翻了整个东南亚国家的金融体系。一、“热钱”紧紧盯上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热钱流入我国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研究了热钱流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然后对影响热钱流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减少热钱流入我国的几点建议.可发现,在人民币实际汇率,人民币远期汇率,金融资产收益率和我国通货膨胀水平中,人民币实际利率,远期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由于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热钱涌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我国房价居高不下。热钱的投机行为正在危害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及整个经济形势。热钱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方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热钱涌入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原因包括人民币升值预期、本外币利差扩大和国内外购买力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热钱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成为热钱凯觎的对象.从热钱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工具、风险防范与监管联动机制、结售汇制度、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积极应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2002年至2004年,美元一改以往强势的特征,开始了持续的大幅贬值。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相挂钩,人民币随之贬值,因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国际热钱涌入中国。本文构建了一个我国中央银行与国际游资之间的博弈模型,并提出了中央银行对付国际游资冲击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币汇率的快速攀升,国内外多数投资者看好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巨额"国际热钱"通过各种形式涌入我国。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4663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对我国的内外经济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就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采取的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物价水平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我国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控制热钱流入规模;继续稳定人民币汇率,减少汇率波动;外汇储备多元化,丰富外汇资产投资渠道;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争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等等。  相似文献   

8.
经济生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1.人民币升值对引进外资的影响一般而言,人民币对某种外币比如美元升值,外币(美元)相应贬值,外商对我国的投资项目就需要更多的外币,也就是对我国投资成本上升。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是不利于我国吸引外资的。同时国际热钱也会流出我国,因为先前的投资,现在已经升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VAR模型,分析了热钱流动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相关性,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完善提供政策支持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热钱流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反应具有滞后性.短期看汇率的波动能够较大程度地影响热钱流动,但是热钱的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较小,从长期来看更小.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说法广泛流传于国际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更是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国际热钱徘徊在中国大门外。在G20国家会议中,中国代表更是首次被邀出席,而会议的主题也更为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在此会议上,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先生均表示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但中国正力图建设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在上述背景的作用下,关于人民币汇率及其制度问题也正成为国内讨论的热点,笔者将就此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1.
广发基金通过构筑模型对外汇占款口径下的热钱变动进行了数据分析,结论是"模型对热钱的解释力度约为43%",风险偏好的改变导致热钱流出是10月外汇占款净减少的重要原因。而汇率预期由升值转为贬值,国内外贸企业会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结售汇安排,也会导致外汇占款的净流出。  相似文献   

12.
“热钱”的“炒作”,除与现实的“暴利”有关外,其实质还是与“热钱”的历史来源——“暴利”性取得有着根本的联系。抑制“热钱”对社会正常经济运行的冲击,遏制暴利性取向的关键,还在于抑制暴利来源本身。  相似文献   

13.
“热钱”的“炒作”,除与现实的“暴利”有关外,其实质还是与“热钱”的历史来源——“暴利”性取得有着根本的联系。抑制“热钱”对社会正常经济运行的冲击,遏制暴利性取向的关键,还在于抑制暴利来源本身。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复兴东路的艾米问: 最近,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热钱”这个词。请问时博士,“热钱”是种什么“钱”?它对经济起着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15.
“热钱”的“炒作”,除与现实的“暴利”有关外,其实质还是与“热钱”的历史来源——“暴利”性取得有着根本的联系。抑制“热钱”对社会正常经济运行的冲击,遏制暴利性取向的关键,还在于抑制暴利来源本身。  相似文献   

16.
近日央行公布的7月份新增外汇占款2196亿元,较6月份大幅减少577亿元,而7月份的外贸顺差却创下了315亿美元的年内新高,若加上83亿美元的FDI,那么,外汇占款意义上的"热钱"为净流出58亿美元。这是去年5-7月份出现新增外汇占款额少于外贸顺差与FDI之和后,再度显现"热钱"净流出的现象。这是否意味着今后热钱将流出中国呢?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全球金融市场一片哀嚎中,唯一持续上涨的是美元指数,9月份涨幅约6%。这是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的明确信号。与此同时,8月份中国外汇占款继续处于高位,上周末,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时,将中国热钱流入较多的挑战与抗通胀并列。  相似文献   

18.
在上篇《浮云、黑土与沙尘暴》中,我所对比的7组浮云与黑土中,有一组为政策面的不确定与资金面的相对确定,认为信贷+出口保流动性不降,热钱保资金流的增量。本文主要来简单解释下为什么我对热钱有信心。  相似文献   

19.
刘丹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488-488
日本央行正式公布新的"无限量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也实现了新的货币政策,为了应对发达国货币政策变化,我国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挑战、如何完善金融系统以避免热钱炒作、如何稳定资产价格并避免形成泡沫等更为实际的问题上。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如预期的反响强烈,可能与当前严格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有关,但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房地产市场来说终究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方式及其影响,提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信贷、税收和加强"热钱"(hot money)的监管等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以期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许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