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外宣翻译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媒介,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汉译英,译者在翻译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手术":增补、删减、编辑或改写,使译文清晰易懂又符合译语习惯,以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主题出版物涉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与政治路线,具有正式性和严肃性特点,它们的对外翻译除具有一般出版物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性.主题出版物的外宣翻译策略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逐渐从直译的"形式对等"转变为"动态对等",从以译"形"为主转向"形神兼备",从强调译文的"信"发展到兼顾译文的"达"与"雅".总体来说,我国主题出版物外宣翻译努力在准确性、忠实于原文的信与达方面和读者的接受度之间求取平衡,使其更加契合外宣翻译原则.本文旨在通过对主题出版物的英译案例分析,以微见著,揭示我国外宣翻译策略的上述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外宣翻译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的外宣翻译尚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并分析了其成因。我国的外宣翻译事业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界齐心协力,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优化传播效果,将我国的外宣翻译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外宣翻译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把外宣翻译等同于文学翻译,过分强调译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忽视目标语受众的思维习惯,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克服上述问题,译者在外宣翻译中应明确外宣翻译是交际性翻译,应遵循以读者为中心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外宣翻译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把外宣翻译等同于文学翻译,过分强调译者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忽视目标语受众的思维习惯,翻译过程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要克服上述问题,译者在外宣翻译中应明确外宣翻译是交际性翻译,应遵循以读者为中心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词典释义是解释词的语言义;翻译用语要选择好词的言语义。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等效翻译中的重要问题。当前的译本和译文中有些明显的误区,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为对外宣传而进行的高校网页的翻译中,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译文质量相对较差。本文提出了高校网页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在强调语言敏感度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高校网页翻译中的文化辨析和表现问题,以及审美判断和表现问题,并总结了相应的提高策略。本文认为,译者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双文化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提升其翻译层次,才能使高校网页的翻译做到与国际性的英语宣传材料的水平接轨,才能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外宣工作是指用外语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进行译介输出的宣传与报道工作,新闻媒体是外宣工作的主体与载体。外宣翻译与报道的政治性问题不仅仅是外宣工作者个人的水平问题,更是政治立场与政治责任感的问题,关乎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9.
李焱 《新闻传播》2012,(9):209-210
在新闻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不可小觑。本文结合一篇汉译英新闻稿的翻译过程,探讨译者如何根据目的语新闻的表达习惯及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期待,能动地选择翻译策略,如增译、省译、重组、替换等,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从而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相互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邹巍 《大观周刊》2012,(46):26-26
在如今这个各国之间交流频繁的网络时代,网络给各国展现自我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网络外宣英文新闻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通过网络外宣新闻的实例分析.在关联顺应理论的视角下对外宣新闻的翻译过程与方法做出了语用学角度的诠释,得出了这一理论结合对网络外宣新闻英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在线视频网站用户及点击量持续高速增长,外宣视频已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形式。在线视频网站的评论功能使读者可以给出直观的观后反馈,也为翻译读者接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本文通过Python工具对CGTN优兔频道热门视频评论进行抓取,研究外宣字幕翻译读者接受情况,以期促进外宣字幕翻译贴近观众期待,从而达到理想的国际宣传、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玉宏 《新闻世界》2013,(12):72-74
在当前世界多元文化语境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现实背景下,研究我国的外宣翻译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从"中国梦"一词的英译谈起,探讨我国特色词汇的外宣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杜娜  程鸣 《兰台内外》2022,(34):79-81
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并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外宣工作对助力陕西文化“走出去”并提升陕西形象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对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翻译和外宣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已提出的陕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提升策略,对提升其质量进行政策建议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女翻译家杨必堪称艺术派翻译的典范。她在翻译过程中注重语言的综合运用及对原文"神似"的传达,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学翻译思想。在翻译实践中,她的译文朴实无华、自然流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5.
天津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一直在对外宣传方面积极开展各种工作.然而,当前对天津对外宣传方面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研究视角、方法和层面也有待进一步拓展.《天津对外宣传创新研究》着眼于新媒体、多种研究方法融合以及城市外宣服务于国家外宣等内容,体现了较高的出版价值和研究意义.翻译作为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在对外宣传工作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给天津的外宣翻译研究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汪帅东 《兰台世界》2017,(3):106-109
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晚清翻译文学应以外国小说翻译最为繁荣,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影响深远。受晚清日语译才培养机制的影响,活跃于清末的日本文学译才在文本选择、译文体制、译语文体与翻译方法等方面既有沿袭,亦有突破,充分体现出中国翻译文学近代化过程中的诸种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英汉新闻语篇的建构过程中,译者对英汉语篇中互文性的正确识别,阐释、转换及分析比较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要素.译者应结合具体的译写技巧,运用恰当的互文策略,强调译文既尊重源语的新闻事实,又符合译语的表迭习惯,准确传达源语的信息功能,实现最佳跨文化传播和外宣效果.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互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英译诗文为研究对象,从外宣翻译的角度,分析了诗文翻译在新时期外宣语境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在解读诗文的时代价值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翻译方法。本文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中的诗文翻译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中国话语自信和话语自觉",其翻译方法对进一步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翻译界讨论较多的是译文中句式的连贯以及译文是否增加了原文所没有的歧义等问题,本文则从如何解读意义隐含这一角度,从影响语境的5个方面出发,考虑译者如何使译文读者达到理解上的连贯而不引起歧义.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新闻标题翻译技巧简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