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嵘 《新闻世界》2013,(6):108-109
随着民众对社会话语权和知情权的呼声愈发增高,媒体也随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媒体的舆论传播在社会热点事件中也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主导了社会舆情的走向,使受众走向误区,并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本文以年初热点话题“李天一事件”为线索,分析事件的舆论传播机制以及所产生的舆论效应,指出媒体在此次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得出一些启示。目的在于让媒体的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让媒体的舆论回归理性,正确引导受众心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从而正确发挥媒体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泛娱乐化现象的批判,大部分矛头直指大众媒体。但在对微博近期的舆论势头观察看来,民间舆论场中的泛娱乐化现象在逐步增多,主要特点包括:由意见领袖带头、娱乐的对象性质涉及严肃社会事件、形式多种多样、出现时间滞后与主体事件舆论热度。这种现象出现是多维因素作用的结果,商品化经济环境作为社会大背景;滋生了后现代主义反叛思想,追求公众的话语权;微博平台创造了民间舆论起势的机会;加上社会压力增大,负面新闻引起的抑郁心理亟需释放,本我叙事要求亟需得到满足等原因。最终形成了微博民间舆论场泛娱乐化的乱象。虽然在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意义,但也要注意到其本质是精英话语权的隐形,呼吁关注社会焦虑心理以及促进法治观念的普及。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网络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通大众的话语权,但由于网络把关人作用的弱化,信息来源的复杂性,网民身份的隐匿性使得网络舆论有时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化、情绪化的倾向,尤其是在一些争议性较大,关注度比较高的社会热点事件中,这就需要权威性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加以正确引导。本文以《扬子晚报》对"张明宝醉驾案"的报道为例,探讨传统媒体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理性化引导。  相似文献   

4.
陶长春 《新闻界》2012,(6):55-59
在网络社会中,社会个体享有了比现实社会中更加充沛的话语自由,个体的话语表达看似非理性甚至情绪化,但是这种话语权的表达必定产生强大的舆论力量,从而影响社会事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自媒体时代下,微博以其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话语权表达的重要场域,为公众提供新的话语空间,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培养新的媒介习惯。在突发事件等重大公共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微博日益成为事件发酵的重要平台和推动者,正是由于微博的广泛参与性、全民开放性、言论自由性,促进其迅速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中心。但信息的复杂化、受众的多样化、传播的广泛化,使得一些片面的网络舆论,影响了事件的整体发展,同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4,(9)
本文基于新媒介环境的变化,分析了Elisabeth Noelle-Neumann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理论假设及研究困境,提出沉默的双螺旋互动效应作为新的研究途径,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形成沉默的双螺旋互动效应图示,认为在互联网、手机等构建起新媒介环境中,特定事件的舆论构造中大众媒体和特定个体社群作用发生变化,触发"沉默的双螺旋效应",由至上而下进行信息传播的大众媒体和自下而上进行信息扩散的特定个体社群各自形成一支意见螺旋,彼此互动,对社会舆论和个体观点及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促发的三个显要条件和五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言靖 《新闻爱好者》2007,(10):26-26
网络传播方式使人们的思想言论自由、丰富、活跃起来,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舆论平台。网络舆论的现实价值在于对话语权的解放,它重新定义了话语权的归属,并将其延伸到大众。‘响目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对网络传播产生的影响日益呈现并不断扩大。网络舆论是通过在互联网上具有不同观点的各大派别的公众有充分自主话语权对某一焦点话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网络传播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本文从"超女王贝事件"入手,试图从公众网络舆论的形成理性思考网络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随着网络的发展,议程设置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议程设置凸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效力,其在舆论引导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贾君鹏事件"这一网络事件谈起,探讨网络议程设置的效力和其在舆论引导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与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成为灾难报道的中坚力量。其中,微博在繁琐的新媒体平台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专注于自身的业务,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与议程设置的能力,因此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介入,使得微博平台成为灾难事件的率先报道地与网民讨论的聚集地。微博的广泛应用性使其在发生突发灾难事件中形成由网民组成的强大舆论阵地,它除了对灾难事件的信息进行传播外,还会对微博的使用用户与社会舆论起到重要的引导与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进入了网络舆论空前活跃的"大众麦克风时代",由此引发的热点事件此起彼伏。许多自称长期关注公共话题的大V,拥有相当大的话语权并且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因此登高一呼、应者如云,影响力极大,并且粉丝们对其有很高的忠诚度。然而,网络大V的信息是否真实、判断是否理性,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事实上,部分大V参与了谣言灰色产业链。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长期恶意造谣传谣的"秦火火"等所谓网络红人被依法刑拘,一些网络大V在这个谣言灰色产业链中的作用也随之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产生、形成、传播的场所与环境,归纳了网络舆论场理论的演变过程,力图通过大众传播学中"议程设置"、"舆论波"和"蝴蝶效应"等理论对网络舆论场中舆论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府和行业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论,民意表达的平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金  闵大洪 《青年记者》2004,(10):37-39
赵:闵教授,您好! 很高兴今天能和您聊一聊网络舆论的问题。我们知道,传统媒体在发布新闻、引导舆论、监督社会时,话语权主要是由媒体方控制,公众难以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而网络的交互性特征为网络传播新闻、进行舆论监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普通受众拥有了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关于社会事务、甚至对政府、政府官员的意见与建议。人民网当年对“南丹事件”的报道让人记忆犹新,近一段时间,黄金高在“强国论坛”上的长信、“中国舆论监督网”对原济宁下跪副市长的事件披露,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下跪副市长”也因此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被逮捕。这些事例表明,网络正在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舆论主体是指某一具体舆论环境中的舆论人,即共同面对问题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通常称其为公众.理论上讲,公众是意见表达的主体,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与话语权,而现实中,普通公众往往难以直接捍卫个人的知情权与话语权,直接进行个人意见表达.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网络舆论往往成为事件的发起和推动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日益成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具有了与传统媒体相当的舆论监督功能,重塑了公众在舆论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年来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反转与长尾渐成网络舆情的新常态。以"罗尔事件"所引发的慈善舆情为研判对象,较系统地呈现该事件的舆情特点即反转频仍、长尾绵延和社交媒体平台分化显著,在对其特点深入解析基础上,对当前舆情新态势予以前瞻。当新媒体技术的推动赋予更多的人话语权时,网络空间的喧嚣最终会换来监管整肃的反弹。  相似文献   

16.
在突发新闻事件报道中,微博作为一个日益重要的信息来源地、传播平台,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文章阐述了新浪网作为微博运营商和网络媒体,在突发新闻事件中采取了哪些舆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使得话语权逐渐转移,"大众话筒"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网络舆论的特性及对主流媒体的影响和出现的问题,探讨"网络舆论把关人"功能强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灾难事件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和很强的破坏性,因而受到大众高度关注。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党报,具有监视社会环境、告知大众信息、塑造良好社会舆论等重要作用。在十分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如何充分发挥党报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力和影响力,对抗震救灾、社会稳定等具有重大影响。本文以《四川日报》5·12大地震报道为例,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何为隐性监督通常,针对某一事件的批评报道公开传播后,新闻评论者会从不同角度去审察事件,发掘事件背后所潜藏着的意义。由于批评报道受到各方面制约,微妙而复杂,一些能够影响社会舆论方向的信息,难以在报道中讲清楚,只能以潜台词的形式蕴含其中。新闻评论者将其挖掘传播,重新构成大众舆论的热点,既弥补了批评报道无法说清楚的缺  相似文献   

20.
李蓓 《新闻世界》2009,(4):112-114
本文从“华南虎事件”入手,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网络舆论传播的特性相结合,分析网络舆论事件中的民间舆论群体的形成及其对现实社会各种问题的情绪表现或意见表达的特点,这一群体的话语实践对政府、公众舆论、传统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对当前网络舆论引导与调控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