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视野》2008,(3):25
为形成集中展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热潮.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的安排,我市主要报媒于从4月11日开始在主要版面集中展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八集系列公益广告,全部以城市为表现背景,忽视了近六成农村电视观众的参与感。公益广告中的城乡差异广泛存在,不但削弱了表现力和传播力,更削弱了其服务社会的宗旨。本文结合"拟态环境"理论和批判主义的"霸权"理论,分析电视广告中城乡差异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几点实务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北京奥运会脚步的日益临近,中央电视台陆续制作了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八集大型系列公益广告。如此集中、大规模地制作与播出成系列的公益广告,在中国传媒界史无前例,同时该系列公益广告与重大奥运活动紧密联系、相互配合,走出了公益广告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13,(17):19
5月30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六部委联合授权成立的全国平面媒体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在人民日报社揭牌。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人民日报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全国平面媒体公益广告制作中心承办的"‘讲文明树新风’全国平面公益  相似文献   

5.
王晓楠 《声屏世界》2013,(6):97-102
2013年5月15日,由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讲文明、树新风、心系公益、共圆中国梦——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论坛暨经验交流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论坛暨经验交流会由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广告经营管理中心共同承办。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泉灵担任论坛主持人。中央文  相似文献   

6.
杨可风 《今传媒》2014,(8):96-97
就公益广告领域而言,近年来最重要的发展莫过于"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活动的推出。在公益广告民族化方面,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活动。此次公益广告活动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在于大量使用中国元素,具体包括了版画、漫画、年画、农民画等形式。西安地区在公益广告宣传中还应注意结合西安特点,借鉴西安地区的各种富于地域特征的形式开展宣传。从内容看,也有必要在认真研究相关区域社会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地域性、针对性,从而强化广告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7.
秉承公益广告也是一盏灯的品牌理念,2009年,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继续致力于公益广告的创作、播出,相继推出了我们的节日·春节、预防甲型H1N1流感、扬正气促和谐、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节日·节气、高清频道开播、相信品牌的力量等主题公益广告。  相似文献   

8.
微甜舜 《传媒》2014,(3):77-78
正2013年10月14日至12月26日,《兵团日报》相继推出"圆梦中华志存高远""兵团人军垦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弘扬兵团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嫦娥三号成功探月""最美兵团人风采""向‘戈壁母亲’致敬"等独具兵团文化特色和魅力的"讲文明树新风"主题公益广告。这些广告突出戈壁大漠特点,结合兵团实际,使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化语言,引领兵团职工及其家属热爱伟大祖国,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9.
正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传播文化、传播公益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传递"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也是"中国梦"传承的一代。本文以"中国梦"电视公益广告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老爸的谎言》、《迟来的新衣》、《瓷娃娃》和《不变的承诺》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其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以了解"中国梦"电视公益广告传播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13,(2):82-83
2012年12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题报道了题为《央媒推出"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这则新闻。其中,大篇幅谈到了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今年制作播出了多支创意独特、制作精良的公益广告,为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和谐气氛,为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贡献,以及在社会中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为党的十八大营造和谐气氛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中央电视台以多个主题、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公益广告。发现很多公益广告并未真正抓住受众的需求心理,未能诱发受众需要动机,广告中好的理念未能得到贯彻,这也是公益广告"虚弱说服"的原因。所以可以从需要与动机理论出发探讨公益广告策略,使得公益广告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索公益广告对社会大众捐赠心理的提醒与引导作用。基于情感适应理论,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感性诉求公益广告所引发的受众情感变化及其对后续捐赠动机和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正面和负面感性诉求公益广告会分别引发正面和负面情感,负正结合广告诉求引发低负面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负面情感会激发更高的捐赠意愿,但是相比于高负面情感,低负面情感下的受众会产生更高的捐赠意向。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不论情感类型,情感对捐赠意向的影响都是通过中介变量动机完成的,其中负面情感下的受众易于产生利他动机;但是随着负面情感的加深,受众会倾向于产生利己动机。  相似文献   

13.
在中韩公益广告合作不断深入的今天,中韩公益广告的对比研究非常必要.由于中韩文化的不同,在公益广告的主题、诉求方式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以中韩电视公益广告作品为研究对象,结合中韩受众调查,对中韩公益广告的异同进行分析,并对中韩公益广告的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要提高公益广告的创作质量和传播效果,必须研究公益广告接受者及其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公益广告的审美接受活动可划分为公益广告在受众内心的"感知呈现阶段"、"完形构成阶段"和"审美评价阶段"。  相似文献   

15.
杨泽鑫  谭丽 《东南传播》2018,(5):121-123
恐惧诉求是一种常见的传播方式,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较为普遍.但不同的恐惧强度会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若公益广告中的恐惧强度把握不当,受众会采取防御性回避、反对和抵制的行为,即公益广告产生了负面效果.本文从保护动机理论、新平行过程模式理论和恐惧心理禁区理论三个角度来分析公益广告中运用恐惧诉求策略所产生的诉求效果以及产生负面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浙江档案》1998,(7):4
本刊讯 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争创活动,省档案馆根据接待利用工作实际,提出了新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流报纸拥有稳定的受众群体、巨大的影响力,主流报纸中的公益广告有着良好的传播效果。话语对受众的影响是长久的、持续的。本文通过对1990—2010年《人民日报》中公益广告的分析,得出主流报纸中公益广告话语转型的四个趋势:公益广告制作内容的亲民化、公益广告制作形式的艺术化、公益广告的广告主趋于多元化和公益广告的广告主题时代化。  相似文献   

18.
公益广告是展现公益的情感诉求,象征符号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央视的公益广告《包住篇》为例,探索"包住"这一符号的象征性意义的建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公益广告正是通过象征性的意义建构,用情感诉求引发受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类型,起到引领社会风气,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通过剖析该公益广告的内容和传播效果,分析传统央视公益广告在价值观和生活观对受众的价值引领和共鸣。  相似文献   

20.
胡超 《传媒》2021,(14):81-83
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依托于央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传播力,央视公益广告通过对符号的意义建构和情感表达,在勾起民族情感和价值观教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个个暖心的故事中,受众对国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油然而生.2019年央视春晚以《美丽中国幸福年》《新春新声》和《过年》三个公益广告亮相,通过独特的年文化符号系统,用日常生活元素来进行文化承载和情感关联,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