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史学巨著,作品中凝聚了司马光的治国思想,同时司马光的政治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2.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及文献编纂家.司马光的文献编纂学思想体现其<资治通鉴>的主持编修实践,"研精极虑,穷竭所有",对整个编修工作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尤其在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编纂上,更有独到之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献编纂学的思想.这对我们今天的文献编纂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叶青 《兰台世界》2012,(18):21-22
范祖禹家学渊源深厚,入仕途不久且年富力强,政治关系简单等原因是他得以参与修纂《资治通鉴》的重要因素.熙宁三年六月至元祜元年十月,范祖禹全程参与《通鉴》编修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双璧".从古到今众多学者对他们做过大量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  相似文献   

5.
国家图书馆藏司马光《资治通鉴稿》一帙,长130厘米,高33.8厘米,凡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资治通鉴》修于北宋英宗时期,司马光主修,刘攽、刘恕、范祖禹等为属官,历经十九年书成。此件藏品系北宋时期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手稿,记事起于东晋首帝司马睿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将作乱,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其子慕容皝入令支还,凡一年间史事。卷尾有任希夷跋、赵汝述跋,葛洪、程珌、赵崇龢三人合跋;又有元人柳贯、黄溍、宇文公谅、朱德润、郑元祐等人跋或题诗,表明此件在宋元时期流传有绪。明清两朝历经袁忠彻、项子京、梁清标等人收藏,后来被征入清廷内府。清朝覆灭后,流出宫外,后从香港卖出,归入国家图书馆。与司马光同时期的黄庭坚参加过《资治通鉴》校正事宜,目睹大量《资治通鉴》稿草,他总结司马光的书体特征是“正书不甚善,而隶法极端劲”。从《资治通鉴稿》书体看,“隶”中有“楷”,“楷”中又“隶”意十足,正与黄说相合。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6.
宋朝号称"天水一朝",是文化极其昌盛的时代.文人士大夫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无论在数量规模上,还是在精神财富创造上,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数量庞大的士大夫群体中,不少人是兼通经史,汇通多家学问的"杂家".著名历史学家范祖禹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7.
廉政建设是从古代到当代治国理念的一个主要表现,在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中阐述了大量体现廉政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论述四个有代表性的廉政理念,论证分析四个方面所体现的廉政思想内容表现及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8.
过往我们常将司马光对青苗法的否定以及要求全部废罢的态度和做法,作为把司马光打入是守旧派代表的重要论据。本文从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动机、理由和后果等方面入手,以时代背景为参考,对司马光和青苗法作出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一部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余万字,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等人用了十九年时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进资治通鉴表》)磨砺而成。《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  相似文献   

10.
《资治通鉴》是宋朝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和助手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编纂而成的史学著作,是我国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规模巨大,记载了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周显德六年,涵盖了1362年的历史。自古以来的史书浩如烟海,皇帝不可能读完那么多的书籍,所以司马光将历史经验总结出来之后献给皇帝,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本文以其时间发展为主线,概括了古代政治道德发展理论依据,并据此探析我国古代政治道德评价机制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22-124
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鸿篇巨著,是一部公认的史学典范之作,在中国史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是李焘著述《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书中讹误之处难免。就三处疑误之处略陈薄见,以期能够对研读和运用《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学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六经皆史”理论的提出及演变过程的研究,探讨了“六经皆史”在史学、文献学等领域的学术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学家。他在史学、宗教、医学、教育、图书馆学等研究领域做出了诸多成就和卓越贡献。文章旨在从图书馆学和文献学的角度,探讨陈垣先生在古籍整理、历史文献研究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吴荣政 《档案学研究》2017,31(3):118-122
《资治通鉴》有六项优点、两大特点。其成功编撰的客观原因:百年太平;两位皇帝支持;丰富的官私文献;时间充裕;先贤名著的影响。其成功的主观原因:司马光极具文献编撰才能与素养;同修与校对都是硕学宏儒;编撰部署周密。  相似文献   

15.
自古至今,反奢倡俭可谓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亦是统治者重要的政治经验。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也重点阐述了此种治国理念。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反奢倡俭思想,并说明了其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朝时期,文献学呈上升发展之势,古籍的注释经史并重,学术评论专著勃兴,出现了史学世家裴松之《三国志注》、裴Yin《史记集解》这 样的史学名注和裴予野《雕虫论》这样的评论文章,对前人著作进行了高水平的注释和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本文对三裴在文献学上家承和贡献作了探讨和述评。  相似文献   

17.
汉代的文献注释是随着经学的兴盛和经学今古文之争而发展的汉代对于经学文献的广泛的社会需求,经学研究的深入开展,都刺激了经学文献注释的繁盛,流风所及,谶纬、子学、史学、文学等类文献也都有注释汉代注释体式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备,一是体现在基本的注释体式已经多已具备,如传、故、说、训、解、章句、记、义、序、注、笺、疏、音,或继承,或创制,二是体现在传注合用体的发明,已具备基本的样态,如故训传体、训诂体、音义体。文献注释发展到东汉己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8.
《古代文献学的文化阐释》共收录了王国强先生的27篇学术论文,反映了其20多年来在古代目录学、历史藏书学和汉代文献学方法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该文集具有推陈出新的研究方法、立足当代目录学的史学论纲、高屋建瓴的断代文献研究和以身作则的学者情怀四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舜徽(1911-1992),湖南沅江人,中国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经学家、小学家.自幼喜读书,涉猎甚广,毕生潜心研习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及清人文集,著述宏富,生前出版专著三十余种,如<汉书·艺文志通释>、<史学三书平议>、<郑学丛书>、<清代扬州学记>、<清人文集别录>等,曾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誉和重视.其中<说文解字约注>是张舜徽先生年五十后倾尽心血写就的鸿篇巨制,可谓是今人研究小学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20.
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具有重大价值的史著,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要求,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从历史文献的搜集、管理、研究和利用方面对这部史著的编撰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