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子使楚     
景昕桐 《辅导员》2014,(13):83-84
时间:春秋末期 地点:楚王大殿内 人物:晏子、楚王、齐国随从、楚国门卫、接待的人、楚国大臣、武士、囚犯 第一幕 [晏子来到楚国,接待的人照楚王之意让晏子从洞进去。]晏子:(看了看这个洞,不动声色)这个只有五尺来高的洞,不是城门,倒像是一个狗洞,我访问的是楚国,而不是“狗国”,只有访问狗国,才能从狗洞钻进去。  相似文献   

2.
《晏子使楚》是一篇逻辑性很强的课文,它蕴含着三段论和类比推理的过程,通过对其推理过程的分析,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极有帮助.先看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他的论辩包含着一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大前提)我从狗洞进去.(小前提)所以楚国是狗国.(结论)“楚国是狗国”这一结论在文中虽未出现,但通过前面的推理,这一结论就不言而喻了.既然你楚国是狗国,那么你楚王就是狗王了.这样,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力地反驳了楚王.晏子第二次反驳楚王也包含着一个三段论推理过程: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大前提)  相似文献   

3.
《晏子使楚》(六年制第九册)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其中第一个故事讲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关门开洞,想以此来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反驳:“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从而迫使楚王大开城门,迎接晏子。对此通过分析学生不难理解。因为,如果楚王仍不开城门,说明楚国是个狗国,楚王也成了狗王。楚王当然受不了这奇耻大辱。  相似文献   

4.
晏子出使楚国 ,因晏子身材矮小 ,平庸愚昧的楚王与其左右就想侮辱他。他们在城门旁边做了一扇小门 ,想欣赏一下个子矮小的晏子从小门走进的“奇观” ,认为那一定很有趣。晏子识破了他们的用意 ,于是说 :“这是狗洞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这里进去。今天我是出使楚国 ,难道让我从这里进去吗 ?”迎接晏子的人听了满脸通红 ,羞愧万分。当晏子进见楚王时 ,楚王见他五短身体 ,丑陋无比 ,又想嘲笑他一番 ,就问 :“齐国没有人吗 ?怎么派你当使者 !”晏子知道楚王的用意 ,不慌不忙地说 :“齐国的国都临淄有无数的人家 ,大伙儿举起袖子就会阴了天 ,大伙儿…  相似文献   

5.
师:你看他这段话主要有几个意思?生:第一个意思是说,如果你让我钻狗洞,那你这个国家里全都是狗。(众笑)师:人家晏子可没明着这么说。生:晏子的言外之意是说楚国是狗国。师:我还没问到言外之意,我现在只问他的所言之意。他先说,要是访问狗国,就要钻狗洞,能不能这样简单地写下来?(教师板书“:访狗国——钻狗洞”)(生答可以)今天我来访问你们楚国,你们也挖了洞让我钻,能不能这样写?(教师板书“访楚国——钻狗洞”)刚才你们说了,晏子没说出来的那句话是什么?生:楚国是狗国。(教师板书“楚国——狗国”)师:但这话晏子不说,让士兵去问楚王,你们国…  相似文献   

6.
五年制第七册22课《晏子使楚》故事中,楚王想方设法要侮辱晏子。机智善辩的晏子,针对楚王的做法和论点,运用逻辑推理来回敬楚王。由于推理严密,顺理成章,反驳犀利,使楚王一次次地自讨没趣。现将推理形式试析于下:(一)演绎推理这种推理有三种不同的形式:1.假言推理。晏子刚到楚国,楚王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晏子看了看,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然后用了一个省略小前提(实际是有的,只  相似文献   

7.
晏子使楚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人名叫晏婴,人称晏子。他身材矮小,但头脑敏捷,能言善辩,非常机智。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进去。如果楚国是个人国,就该请我从城门进入。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他,就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门,叫他钻进去。你们齐国是没人了才派你这么矮小的人来吧?楚王听了晏子这番话,只好大开城门,按接待使者的规格,请晏子入城。齐国的规矩是:上等的使臣派到上等国,下等的使臣派到下等国。我是个下等使臣,所以就被派到楚国了。我们齐国首都临淄有三百多条街道,人多得衣袖一展开把太阳都遮没了。怎么没人呢?那为什么把你派到这里来…  相似文献   

8.
《晏子使楚》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令人回味无穷,故事虽然短小,容量却很大,特别是其中所显示的逻辑力量。晏子使楚,一波三折“戏”楚王,在每一回合的较量中,他都自如地运用了推理作为论辩方式,第一次用的是必要条件推理,推理如下:只有出使狗国,才会从狗门入;我是出使到楚国来(非出使狗国);所以,我不从狗门入。该推理前提真实,形式有效,结论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据此,楚人一定要晏子从狗门入的话,那等于承认楚国是狗国。第二个回合的较量中,晏子开始极尽夸张,形容齐国人多,故意对楚王后半句置之不答,为后面的答辩埋下伏笔。当楚王表示晏子…  相似文献   

9.
培养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而现在的一些语文课却经常是就课文讲课文,内容单薄,视野狭窄,教师总喜欢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思维结果呈现给学生,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力,这样语文教学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了。 其实,语文教材中不管是“基础训练”还是课文,有许多都是可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好素材,如教师能发挥语言的魅力去创造情境,使学生主动思考,那么,就能思之有向。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训练内容,把思维训练融入小学训练,藉以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在教《晏子使楚》一文时,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晏子使楚》一文,就齐国使者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对他进行了三次刁难,均被晏子一一反击,从而维护齐国的尊严。文章有层次地描写了晏子予以反驳的经过,表现了晏子的机智、爰国。这一历史故事之所以能从春秋时期流传到现在,与其蕴含着的睿智巧思分不开的。因此,它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其一:晏子使楚时,楚王为了奚落晏子,命人将城门关起,另开一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钻进城。晏子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钻进去……”楚王听说后,立即命人乖乖地打开大门迎接。 楚王为什么会改  相似文献   

10.
晏子是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极有才干,他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想侮辱他,晏子运用自已的智慧,巧妙地反击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文中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如何反击是全文的难点。我在教这课时,注意运用了逻辑学的知识,分析晏子的语言,并辅以体会晏子的动作和神态,较好地突破了难点。 晏子初到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开了个五尺来高的洞,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企图借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我教学这部分的  相似文献   

11.
橘化为枳     
春秋时期,齐王派大臣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在宫殿里设宴接待他,这时有两个士兵押了一名罪犯在殿前走过,楚王叫住他们问。士兵回答说罪犯是齐国人,因为偷东西被抓住了。楚王对晏子说:“你们齐国人真是做贼的能手啊!”晏子听了,不动声色地说:“大王是否听说过,橘子树生长在淮南能结出可口的橘  相似文献   

12.
“外交无小事。”国与国之间交往,需要实力,更需要智慧。《晏子使楚》一文,就为我们讲述了外交家晏子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于谈笑之间,挫败了楚国有辱齐国国格和自己人格的阴谋,维护了国家利益,赢得楚王尊重的故事。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穿越到春秋时期,看在威严的楚国朝堂之上,小个子晏子是如何与楚国人斗智,赢得对方尊重的。  相似文献   

13.
《晏子使楚》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侮辱他,晏子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晏子为什么能驳倒楚王?我们在阅读中往往理解为全靠晏子的聪明善辩。这样的认识我觉得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通过阅读来以文悟道。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开头和结尾的一些关键句子所蕴含的意思,真正领会课文。如文章开头指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这就点明了楚王想持强侮人,动机是极端不善的。文章结尾处的那句话:“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  相似文献   

14.
橘树和枳树     
正晏子是春秋后期齐国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有一次,他要去楚国访问。听到这个消息,楚王对大臣们说:"在齐国,晏子可是出了名的能言善辩。等他来了以后,我想找个碴儿羞辱他,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吗?"  相似文献   

15.
晏子使楚     
时间:春秋末期。地点:楚国首都。人物:晏子及随从等,楚王及大臣甲、乙等,还有门卒、武士、宫女等。(幕起。楚王与众臣出场。) 楚王:(傲慢地)经过多年奋战,我们楚国国势强盛,威镇诸侯。现在,各个国家都想与我国建立友好关系。听说,齐国即将派来他们的使臣晏子,是不是? 大臣甲:大王,听说这个晏子虽然能说会道,可是身材矮小,身高不满五尺。  相似文献   

16.
听音识人     
晏子是中国古代的名人,提到他,我们想到的词就是"能言善辩"。这样能言善辩的人,古今中外不在少数,林肯就是其中的一位。晏子和林肯的故事都入选了小学语文教材。我们不妨从课文入手将两人进行一番比较,其结果颇有点意味。《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予以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  相似文献   

17.
《晏子使楚》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三次想侮辱他,而晏子勇敢而机智地反驳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这个历史故事。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教  相似文献   

18.
张立 《四川教育》2007,(10):32-32
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晏子使楚》。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讲的是晏子到楚国去,三次被楚王侮辱,他三次反驳,用智慧战胜了楚王。师:不错。那么通过读书,你感到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晏子故事两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的故事。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勇敢,与傲慢愚笨的楚王进行了针锋相对又极有分寸的斗争,最终以辞令回击了楚王的侮辱戏弄,维护了齐国尊严。晏子巧用推理,智斗楚王,值得品评。第一回合:运用演绎推理,回敬楚王“无人”之说。晏子身材矮小,楚王一见面就讥讽晏子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意思是说,齐国没有人才了?就  相似文献   

20.
吴福雷 《小学语文》2014,(1):111-112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晏子的才干就浓缩在一个“辩”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