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9,(3):50-55
河西魏晋墓葬壁画题材丰富,其中有大量壁画图像反映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的民族交流、文化融合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图像生动再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各族人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将这些墓葬壁画图像与历史文献资料结合起来,探讨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农牧业并重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和民族交流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除了自然因素如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之外,人为因素的破坏是造成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环境质量的恶化是渐变的,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产生和存在着环境问题。在靠采集和狩猎为主要谋生手段的时期,人类的过度采集和狩猎就曾对许多物种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这些破坏是暂时的、局部的,并没有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正常功能。新石器时期,人类进入了“刀耕火种”的时代,摆脱了靠采集、狩猎和迁徙维持生存的局面。但也正是从这时开始,人类大面积地砍伐森林,开垦土地和草原,落后的生产技术使人类不得…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以农牧业为重,其他经济族式虽然存在但记载较少。嘉峪关出土的魏晋墓86幅农副业和手工业壁画,透视出魏晋时期河西地区庄园内部的社会生活、等级制度以及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反映了封建庄园内部事无巨细、分工明确、“闭门为市”、自给自足的特点,是研究河西地区经济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17,(1):36-41
汉唐时期,河西走廊曾经是众多民族生息繁衍之地。受中原王朝社会治乱和西北局势变化的影响,河西曾有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徙,当地人口的民族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逐渐形成了河西的多元民族格局。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河西文化。  相似文献   

5.
"庄户生活"表达了民国山东乡村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在山东广大乡村,"庄户生活"是民众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乡村农耕生活的称谓与表达,是对山东乡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乡土性述描。在山东民众朴实的乡土话语里,一般称农家为"庄户人家",将"下庄户地"作为基本谋生手段,将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空间称之为"庄户地里",而"庄户生活"则典型地表达概括了以乡村区位、农事谋生、土地耕作、农时节律等为核心特征的乡土日常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6.
贾小军 《家教指南》2016,(5):106-112
河西地区出土的魏晋十六国镇墓文、墓券、发愿文、写经题记等文献中的纪年信息,涉及魏晋十六国时期曹魏、西晋、前凉、后凉、西凉、北凉等政权统治河西的各个阶段。考察这些纪年信息,对了解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政局变化和民众对这种变化的适应过程以及普通民众对所在王朝的认同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雪蓉 《教育评论》2014,(4):145-148
戊戌时期日益高涨的新民舆论,不仅成为维新变法的推动力,而且促进了以造就新民为目标的近代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科普书籍、报刊、学会、科技小说和直接的器物接触等手段,开始全面而深入地影响民众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态度和生活的方式,开阔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民众沿袭已久的传统观念,导致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破除了民众积习已久的陋习,冲击了封建迷信,有效地发挥了近代社会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在河西走廊的肃南榆木山、嘉峪关黑山、酒泉马鬃山地区有大量的鹿图案岩画遗存,这些岩画是先民狩猎、放牧生活的实物反映,也印证了古代先民对鹿崇拜的表现。通过分析河西走廊鹿图案岩画的艺术特点和追溯鹿崇拜,进而揭示北方游牧民族的时代特征和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9.
十六国时期,河西经济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较为混乱的时局中,五凉政权立足河西农牧业,与外界进行经济交流;二是在汉魏以来河西核心城镇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河西城市群,并且具备了后世河西城市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进化史中,90%以上的时间以狩猎采集为生。这种延续了上万年历史的文化模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苦聪人在长期狩猎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狩猎文化。随着狩猎采集向农耕定居的转变,狩猎文化被农耕文化所取代,但狩猎文化仍然深深地根植于苦聪人的社会生活之中,影响着苦聪人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狩猎为生的蒙古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狩猎习俗及狩猎观念.蒙古族人注重仪式,仪式在狩猎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狩猎前、狩猎中、狩猎后的仪式及猎物分配等丰富多彩的狩猎仪式及禁忌,充分体现了猎民的狩猎习俗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2.
孟德宏 《英语沙龙》2014,(7):114-117
关于人类的迁徙,可谓历史悠久。在生产生活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大多是以狩猎和采摘为主要的谋生手段的。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如同今日之候鸟,必然受制于时令季节的转换和地域物产的多少。所以,早期的人类也经历过候鸟般的迁徙。尽管由于当时人类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迁徙具有随机性和无目的性,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但毫无疑问的是,各民族的迁徙为本民族日后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本期,带你探究汉语与英语中“足”的演变史。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时鲜卑诸族亦大批入居河西,势力最强的河西秃发鲜卑建立了“南凉”政权,并与河西其他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争战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呈现一种多元、开放的特征。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唐代底层民众的就业渠道增多,有相当数量的民众可以脱离土地凭借劳动力或手艺谋生,经济生活日趋商业化。婚姻生活虽沿袭了讲求门第、重视聘礼的传统,但男女双方尤其是妇女在择偶、离婚、再婚方面的自由度增加,女性意识觉醒。宗教生活兼容并包,既崇佛敬道,也信奉着多种民间信仰。唐代的大国形象以民众对经济的自信.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包容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远古时代生活所需只能依靠自然的恩赐,因此,狩猎成为其谋生的最重要途径.他们竭尽所能地改进工具以追捕更多的动物.从那时起人类就与动物有了最直接和密切的关系.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成语用法应运而生,有关动物的文化也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中亚粟特人大量移居中国后,并不是全部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居住在西域地区和河西走廊的粟特移民,有相当一部分从事农业种植,承担政府的赋役,还进行畜牧业生产,在安史之乱以前,这些粟特居民的农牧业活动充分反映出入华粟特移民生产生活的多样性,安史之乱以后,粟特居民所从事的农牧业活动也已经与当地社会经济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十六国时期,位于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诸河流域水草丰美,又因其地当丝路孔道,成为汉、匈奴、鲜卑、氐、羌、粟特等从事农、牧、商业的各族民众生活的基本场所。他们在绿洲之上择善处而居,或城或坞,或穹庐草屋,甚或洞窟。但城、坞、穹庐的居住者已不再单一,仅凭居住形式的不同已很难区分居住者的身份,如城内居有胡汉各族官员,高大的穹庐内也可能居住各族酋豪或政府属佐,这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民众生存空间中出现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8.
丹麦成为世界上农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靠的是对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呈现出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称道的鲜明特色:民众高等学校坚持生活教育和实用教育相结合;满足农民多样化需要的办学形式和课程:长期注重对家庭妇女的教育;多层次的农业培训模式;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培训;农村成人教育的科研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等。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五邑民众开始出洋谋生。20世纪中期以前,随着侨汇的源源流入,侨眷的消费带动了五邑商贸的发展和墟市的繁盛,侨乡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了中国沿海,侨汇中断使侨眷的生活处境迅速恶化;当代五邑侨乡的老年侨眷大多每年都能收到丰裕的侨汇,过着幸福安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河西简牍是指在河西走廊的敦煌、居延、玉门、武威等地出土的简牍。河西简牍的年代上自西汉,下迄西夏,前后延续一千二三百年,其中主要集中在汉晋时期。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邮驿交通和民族关系等诸多领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汉晋时期的历史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