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年轻时,我喜欢到东安市场内的丹 复,千古不变。但宇宙的奥秘谁能探桂商场淘旧书。当时,我读英文刚刚入 他认为,来世——天国或地狱都是虚门,借助字典可勉强阅读原著,所以那一 的,俱不可信,应珍惜的是现实世界时期买的多是英文书。一次,我买到波斯 于海亚姆诗中表现了无神论思想,诗人欧玛尔·海亚姆(1048—1122年) 致统治者和宗教界的仇恨。他死后不的《鲁拜集》英文译本,如获至宝。 就有人攻击其诗是“伤人的毒蛇”。“鲁拜”是阿拉伯语,意思是四行诗。 我热衷于阅读《鲁拜集》的时候郭沫若早在1928年就翻译出版了这一诗 …  相似文献   

2.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伊萨科夫斯基(1900—1973),原姓伊萨科夫,系俄罗斯著名的抒情诗人,属于农村诗歌中的新流派——斯摩棱斯克派诗人,开创了苏联时期歌颂农村新生活抒情诗歌的新阶段。他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美感人的诗篇和歌词,受到国家的高度评价和嘉奖。他的《有谁知道他》、《卡秋莎》、《边防战士回来了》等诗和诗集《诗与歌》分别获得1943、1949年斯大林奖。  相似文献   

3.
朱立华  黄旭 《世界文化》2010,(12):14-15
<正>但丁·加百利·罗塞蒂(1828—1882),即D.G.罗塞蒂,为拉斐尔前派诗人的重要代表,他的诗对英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G.罗塞蒂是诗人兼画家,左手写诗、右手作画,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每一诗节宛如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他的绘画具有叙述的特征,而诗歌则具有画面的质感";他的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人物情景一动一静,"充满了颇为感性的琐碎和可以触摸的无形"。  相似文献   

4.
陈浩铭 《寻根》2021,(1):106-109
《国秀集》为唐代芮挺章所编选的唐人诗集,今存选录作者八十八人,选诗二百一十八首,是研究唐诗的重要文献之一.《国秀集》所选诗人相当一部分为小诗人,若不是选录其中,其诗其人可能无闻于后代,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蒋维翰是《国秀集》中选录的诸多诗人之一,我们仅从《唐诗纪事》中获知他于开元中登进士第,活动于开元年间,《全唐诗》仅存...  相似文献   

5.
正"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1823—?)的《自由与爱情》箴言诗在全世界广为传颂。作为19世纪的革命诗人,裴多菲为了匈牙利的自由和解放,离开妻子和家乡,同俄奥联军英勇战斗;他短暂的一生,又写下了许多闪光的诗篇,充满革命激  相似文献   

6.
谷羽 《世界文化》2007,(2):14-15
2003年9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把俄罗斯文化界国家最高奖——圣安德烈勋章,授予一位80岁的老诗人,称赞他是俄罗斯人民的诗人。在那段日子里,书店竞相出售这位诗人的诗集,电视节目朗诵他的诗歌,莫斯科街头树立着他的巨幅画像。一个诗人的生日,居然成了俄罗斯人的隆重节日。这位诗人出生于高加索的达格斯坦,他就是从山区走出来的阿瓦尔族诗人拉苏尔·伽姆扎托夫。  相似文献   

7.
汪沛 《华夏文化》2003,(1):37-39
我国是一个诗文大国。古代许多有才华的知识分子无论得志还是失意 ,都以诗歌为其精神归依 ,在诗的国度里寻找一个安顿身心、张扬自我的家园。沿着几千年来诗歌的脉络 ,可以清晰地读出历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以身殉志的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除了在文学上首开楚辞体并浪漫主义诗歌先河的巨大贡献外 ,屈原与众多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死。屈原的死是意味深长的 ,我国民间几大节日里就有一个端午节是特意为纪念屈原之死而设立的 ,它给后世留下的回响决不亚于他精彩的诗文。屈原可谓开古今诗人自杀先河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弥尔顿是一位为国奋斗的先驱;在二十世纪的今天,他仍然是一位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伟大诗人。在约翰·弥尔顿的内心深处,确信自己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正如他在自己的一首出色的诗-《利西达斯》中所暗示的那样,荣誉总是驱使他去过"清心寡欲,勤劳朴质  相似文献   

9.
蒋芬 《世界文化》2014,(3):12-14
<正>R.S.托马斯(1913—2000)是20世纪威尔士继迪兰·托马斯之后又一位饮誉世界的诗人。如果说迪兰·托马斯的诗歌将英国的诗风带入激情和想象,走向了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传统相融、相生的发展道路的话,那么R.S.托马斯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他的诗清晰、透明,苦涩、冷峻肃穆、厚重深刻,像经过多年雨水冲刷过的白石,用非常朴素的词语写古老而又有现代意义的题材,是沉思的诗,经得起一读再读。R.S.托马斯于1913年出生在威尔士的首府卡迪夫,是父母的独子。五岁之前他随身为海员的父亲在英国各大港口  相似文献   

10.
海洋诗是台湾地区当代诗歌中独具特色的创作新潮。巴蜀迁台诗人则是在1949前后因社会巨变而从故乡巴蜀迁徙台湾地区的诗人群体。七十年来,他们在台湾当代海洋诗歌领域的耕耘和收获颇丰。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以覃子豪为代表的巴蜀迁台诗人主要是以诗歌创作、诗歌理论、队伍建设为台湾地区当代海洋诗开启新潮。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以汪启疆为代表的巴蜀迁台诗人在壮大队伍、兴盛创作,彰显诗歌海洋特性和改变"隔岸观海"的传统书写模式等方面,促进了台湾地区当代海洋诗的重大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也许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于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巨擘。  相似文献   

12.
1926年9月,一位友人自埃及来到穆佐看望诗人里尔克。里尔克到花园里去采摘一些白玫瑰赠送友人,不料玫瑰扎伤了手指,伤口感染。11月底,里尔克住进了疗养院。然后病情恶化,医生束手无策。里尔克经历了可怕的痛楚,为了迎接自己的死亡,他拒绝了给他提供的麻醉剂。1926年12月29日里尔克因白血病在瑞士的瓦尔蒙疗养院病逝,身边没有一位亲人。他的墓碑上铭刻着他早已撰写的墓志铭:  相似文献   

13.
把大海当作知音,当作既不能摆脱的心中的哈姆雷特又不能使之拥有一刻平静的累尔提斯,这是现代人的理念。拜伦和雪莱在诗中创造了大海;海涅把大海当作知音,向它诉说自己的爱情;华兹华斯将大海当作道德感化的力量;伯朗宁一反诗人们的常态,以自己的方式热爱着大海;在马休·阿诺德心中,大海是命运之声,传达的是失意和绝望;雨果与大海交流就像跟谦卑的朋友说话一样,发出的高谈阔论是前所未有的。那些抒情诗人们也都无不如此……但唯独在朗费罗心中,大海呈现给他的是康特·阿诺德斯眼中那威武的战舰;听到的只有水手们豪放而美妙的歌声,这歌声让人…  相似文献   

14.
一代诗人田间走了,他离开我们大概已有十多年了吧。“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永远不会回来了。所幸者是,诗人曾经在大理洒下过凝重的足迹,在苍山洱海间徜徉伫立,流连忘返。苍山洱海间“山花的幽思”锻成他心中的诗句,“风吹不走,水沉不掉”。  相似文献   

15.
曹默庵(公元1900年——1976年),名翰文,宾川人,是解放前县里著名的才子,擅于诗。最近得读其遗著《默安诗抄》,想见其为人,不禁产生了敬仰之情。他的诗既有陶诗的自然韵味,又有杜诗的浓郁深沉,更可贵的是洋溢着陆诗那样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是留给后人的一份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6.
奥维德生活在古罗马文学全盛时期的末期,有人认为,比起早期那些苛刻死板的罗马作家来,他的风格似乎更接近于阿里奥斯托等晚些时期的优雅的意大利作家。在用诗讲述浪漫神话方面,没有人比他更富激情,没有任何作品比他的更杰出。他的《变形记》以尤利乌斯·凯撒死后变成一颗星星而告结束。奥维德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无论是父亲的怒斥,还是金钱的诱惑,不论是国王对他的仇视,还是来自罗马的禁锢,都不能使他停止诗歌创作。在他陷入悲惨境地的日子里,他曾对自己说,与其继续坚持发挥他的“招惹是非”的天赋,不如干脆斩断自己的手指。尽管如此,他一生从未停止过创作。  相似文献   

17.
诗人塔索的早期生活可说是吉星高照。当他还不到10岁时,那不勒斯人就把他当作天才。当他抵达罗马,要陪同他的父亲一起流放时,他受到大人物的赞扬和宠爱。在乌尔比诺,他幸福的日子象在漫长的节日里飞逝。在威尼斯,他受到最有名望的诗歌艺术界的接待。经历过这样的童年和青年时代,托尔夸托·塔索完全可期望成为一名显赫的诗人,况且当时整个意大利都喜爱他的诗歌。  相似文献   

18.
正莎士比亚说,人和疯子都不属红尘十丈的人间。这似乎涵盖了诗人与动荡不安的时代相互砥砺、磨合,成就返璞归真的自我。韩国有位诗人的生命历程恰好验证了这句话,他的前半生在躲避和流浪中度过,却逃脱不了尘世的桎梏。经过了漫长的黑夜,重新站在喧闹的人间时,他不再是低吟人生虚无的酒鬼,而是呐喊自由与正义的战士。他叫高银——近几年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榜单上屡屡出现的名字,韩国人亲切地称他为"国民诗人"。  相似文献   

19.
1925年,正值诗人里尔克50岁的生日。里尔克昔日的好友,为托尔斯泰作品插图的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向他发来了贺信。画家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大儿子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并说他这位已经成为俄国知名诗人的儿子是里尔克“最热烈的崇拜者”。就这样,两位诗人开始相识,并互通了书信。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信中激动地表达了对里尔克的崇拜。  相似文献   

20.
雷蒙德·卡弗是美国最受崇拜的当代短篇小说家和诗人,尤其在近20年来,他的声誉日隆,几乎没有哪位美国作家比他更受到人们的尊重。当今美国的许多年轻作家放弃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讽刺幽默的写作手法,而追求严肃的写实主义风格,这大概是受到卡弗的直接影响。他被美国学术协会与文学艺术委员会接纳为会员就是对其才华的正式肯定。这位于1988年6月刚刚与诗人特斯·加拉格尔结婚的作家,在完成他的诗集《通向瀑布的斯路》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