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应该多样化,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该文从自主选题、自主选材、自主表达、自由想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2.
所谓"微作文",是指能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训练中的体型微缩但功能齐全的作文图样;所谓"全息段",是指能够包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全部知识点的段落。"构建以全息段为核心的普通高中微作文校本写作教程",着力于以下两大方面的教学突围: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一直很难进行,原因是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哪怕是不少于800字的小文,当堂完成也显得时间仓促,更难进行当堂评价与反馈,所以我们想到了微作文训练,学生未必要详尽地写到800字,二三百字即可。字数虽少.但训练的目的完全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为课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搭建起一个能够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平台,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借课文,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在作文课创设的情境中,只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而且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4.
作文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作文水平体现了学生语文素养,初中语文作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将切身体验与真情实感通过作文进行表达,让学生通过作文掌握文字这一有力抒发情感的工具,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学生在语文写作中往往受狭窄的写作思路限制,面对题目无从写起,以致出现学生作文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本文针对学生在语文作文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素材收集、课文学习与写作训练、阅读理解与写作等方面阐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练习。它主要包括课内练笔和课外练笔两部分。课内练笔随时进行可能会影响课文的内在气势和神韵,转移课文特定内容所激发的学生情感,破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而课外练笔却能弥补这一缺陷。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呢?一、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多角度训练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除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与表达特点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示范作用,换个角度,选取某些材料,进行写作训练。有些课文,由于中心的需要,有意将文中的某些情…  相似文献   

6.
徐建坤 《考试周刊》2010,(36):80-81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难的现象极其普遍。为了搞好语文作文训练,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本文作者经长期摸索,从学生写作心理出发,提出了"解放作文"的新理念,从不同角度避免了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抵制心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达到了语文作文训练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教学中,以教师、学生和作文三个"情感源点"为中心,构成了作文教学的情感系统,在学生的作文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营造和谐课堂;在交流与互动中促进写作;在作文评讲中激发情感。通过课堂的情感创设,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学生作文中出现作文难的现象,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同步作文训练法,收效甚为显著。所谓同步作文,就是把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作为作文的范例,通过学生学习课文知识获得写作知识,又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写作训练反过来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俗话说:字和词是  相似文献   

9.
利用教材,培养写作兴趣: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进行听、说、读训练外,写的训练更应重视。教师不应只在每个单元基础训练中才进行,更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作文教学。讲读课文时,应帮助学生体会写法,加强学生作文能力训练,课下教师可适当布置读后感、片断作文或练笔作文等。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是作文教学的目标。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可以从感受美文、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开始,强调口头作文训练和课堂书面作文训练,并突出情感在文章中的运用,个性写作,从而塑造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真情实感,才是作文的灵魂。针对很多学生作文时的假大空现象,本文中论述了真情实感在作文中的重要性。真情实感源自于对生活的真切感受、热爱与思考,作文教学应把真实的人放在第一位,把情感体验作为写作的重要起点。帮助学生大胆地用"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真实之情,显"我"的自然之趣。  相似文献   

12.
一、对初中生写作现状的分析1.老师和学生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首先,课表上没有专门的作文课,校领导检查作文都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教师把课文教学放在首位,作文教学较为随意。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对写作的敷衍了事。2.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随意。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目标、训练手法、训练步骤等,初中生对于自己的写作目标并不明确,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应付,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注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留守生"这一特殊群体在课文情感体验中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实际教学中"留守生"在课文情感体验中的缺失,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实例,强调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教师常常不能充分挖掘课内文本阅读教学内容的写作训练价值,作文教学另起炉灶,以致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获得的丰富的资源难以付诸笔端,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技巧未能及时巩固、转化成写作能力,致使作文“言之无序”或“言之无物”。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当前,全国上下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那么,在如今的作文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一、注意课文与训练的关系阅读教学是写作的基础,这是因为阅读是一种积累。首先,它是一种审美感情的积累,对学生写作情感的启发,对学生判断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中,在每个单元中都适时安排了Task模块,旨在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巩固单元重点,提高综合运用水平。在教学中我抓住了这一机会,利用好这一现成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下面我就谈谈在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用好语篇,提炼重点句型课文是信息的载体,它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练习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模块和源泉。所以我在写作教学中总是立足课文,以课文为载体,充分挖掘其中  相似文献   

17.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阅读和写作间的紧密关系。然而现实中的语文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学了那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积累了那么多好词佳句,写起作文来却干巴巴,空洞洞。我们的读写结合主张读为前提,以读带写,写中促读,整合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使学生从阅读中吸取写作的营养,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路子。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通过仿写、续写、写读后感等形式个性化地处理教材,融入写作训练,使课堂教学既能强化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又能使学生的习作训练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相似文献   

18.
"学生怕写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教师要把握小学作文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进行梯度训练;积极创设写作情境,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素材,激活写作情感;指导融于鼓励之中,以教师外因促进学生内因,帮助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19.
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将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与"主题系列化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用活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习作的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提炼思想、丰富情感、产生表达的欲望和兴趣,在运用口语交际和写作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训练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以促成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蓝丽伟 《广西教育》2013,(14):61-61
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一些有效途径来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通过引导学生仿写课文,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把课文里学到的写作知识直接转化为写作技能,增强学生的作文信心。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利用课文进行仿写训练。一、挖掘教材资源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其中不乏经典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