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年前,我在整理相册时,发现了一张很老的照片,上面有母亲、我和4个妹妹。我记不得当时的情景,就问母亲。那是1959年的圣诞夜,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喜庆。当时母亲带着我们姐妹离开父亲已经一个多月了。那个时代单身母亲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周围的人都用歧视的眼光看我们一家。可怜的我们就住在贫困的温尼伯湖小街区里。那段时间夜里警报声不时响起,母亲望着天花板,眼里噙着泪  相似文献   

2.
泾阳茯砖茶     
正茯砖茶属黑茶的一种,被誉为"发酵茶的始祖"。据史料记载,第一块茯砖茶诞生于陕西省泾阳县。相传,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当时南方(主要是湖南安华一带)的茶叶商将当地产的茶叶用蔑篓打包,通过水路从渭河转泾河,然后逆流而上,在泾阳码头卸货,加工整包后运往西域。有一次卸船时,由于伙计一时大意,将一整包茶叶掉进泾河里,经过河水浸泡之后茶叶变黑,叶片出现许多星状黄色斑点,大家误以为是茶叶"发霉"了,  相似文献   

3.
正文化部全面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这是一项影响广泛、效应持久的系统工程。浙江省美术藏品普查工作于2016年11月完成,共计普查藏品数量94889件。为展示全省美术馆藏品普查的成果,特遴选展出全省27家美术馆馆藏精品100件,于2017年1月5日至2月19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盈藏呈祥——全省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这是一场真正的"跨年"大展,也是浙江全省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镇馆之宝"的  相似文献   

4.
在某些温暖的故事中,我感受到悲凉。一位散文家写《爱到深处》回忆父亲。这位父亲15岁"参加革命",留下一辈子"红色烙印",他最满意的就是让儿女们当工人。"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父亲阻止哥哥报考,说工人有一技之长,不管搞什么运动都会有饭吃;不要当知识分子,不管什么运动来了都跑不了。""不要当知识分子",这是一个"革命父亲"对子女的温馨提示,饱含深情又饱含"人生哲理"。在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度,在一个"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的国度,"不要当知识分子"成为一个时代的人生哲言,得有多么沦肌浃髓的肉体兼灵魂的革命,方可达成如此彻底的"移风易俗"?  相似文献   

5.
叶广苓 《文化博览》2005,(12):58-59
1956年,我7岁.我感到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见到我,哭了.母亲说:"你父亲死了."我一下蒙了.我已记不清当时的自己是什么反应,没有哭是肯定的,从那时我才知道,悲痛至极的人是哭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亦侠亦柔女记者周荃祖籍在浙江省江山市吴村乡水晶山底村。1949年上半年,周荃的父亲周文钦当时还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从福建厦门坐船渡过台湾海峡,到台北探望二姐。没想到一去就回不来了,只好在二姐家暂住下来。后来他在台南的成功大学找了一份差事,  相似文献   

7.
父亲是个赚钱的高手,儿子是个用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上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着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儿子从来没有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遗产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的生活一落千丈,曾经的"好朋友"都消失了,儿子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呆在房里准备自杀。父亲破门而入,用力给了儿子一个耳光:"没出息,钱是我赚的,也是我赔的,与你不相干,我都没想死,你凭什么死!"儿子被打醒了,不知所措,问父亲:"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8,(8):64-64
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将在西安举行2008年9月12日至18日,由文化部、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诗歌节将在西安举行。本届诗歌节的主题是"诗意的中国,和谐的中国"。期间将举办开幕式"风雅颂"  相似文献   

9.
选择宽容     
唐代宗大历二年的一天,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与妻子开平公主吵架.冲动的郭暧口出狂言:"你倚仗你父亲是皇帝,就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吗?我父亲还不愿意当皇帝呢!"  相似文献   

10.
肖颖 《文化博览》2006,(7):44-45
2003年,父亲再婚了,后母却是第一次结婚。我想不明白30岁的她为什么要嫁给50多岁的父亲。因为钱?还是房子?抑或是地位?反正我是按这种假设认为的,我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并且和他们闹得很僵。后来,我和男友就到北京打工。一晃三年过去了。2006年3月底的一天,父亲打来了电话,说:"三年了,你只打过几次电话,今年如果你有时间,希望你能回家看看。"放下电话。我发现我竟然还很想见父亲一面,毕竟我和  相似文献   

11.
我出生在新疆。12岁的时候,到张家口市父亲的身边。当时正逢困难时期,一家六口人也只有父亲一人上班。他虽为一所小学的一校之长,可工资还不足一百元,是城市里教育界赤贫阶层的典型代表。无奈之际,我又被送到一个老太太身边。这个老太太就是我的养母武氏。那年,她已经五十多岁,独自住在山  相似文献   

12.
文化部全面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这是一项影响广泛、效应持久的系统工程.浙江省美术藏品普查工作于2016年11月完成,共计普查藏品数量94889件.为展示全省美术馆藏品普查的成果,特遴选展出全省27家美术馆馆藏精品100件,于2017年1月5日至2月19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盈藏呈祥——全省美术馆馆藏精品展".这是一场真正的"跨年"大展,也是浙江全省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镇馆之宝"的集体亮相.  相似文献   

13.
《职业圈》2008,(33):176-176
吴建堂,1936年生,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一绝捻条画惟一传承人,4岁起随父(吴道悲教授)习画,画龄达68年,世誉为“捻条画父子发明人”、“国内著名画家”,“中国画水墨江团鱼第一人”。现为中国捻条画研创院院长、中国国画院名誉院长、香港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爵士,幸受父亲(吴道悲教授)之画友徐悲鸿、张大千指教。1993年捻条画《三鱼图》获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画展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树上那只鸟     
夜晚,父亲和他的儿子在院子里散步.儿子已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一趟家. 父子俩坐在一棵大树下,父亲指着树枝上一只鸟问:"儿子,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吴流生 《文化交流》2008,(11):12-17
一第一次仔细欣赏陆光正大师的东阳木雕作品是在杭州西湖边的楼外楼。那是2006年初夏时节,在这家百年老店大厅壁上新装嵌了一组大型东阳木雕《东坡浚湖图》。全图由"访民  相似文献   

16.
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去世15年之后,女儿朱传荣出了父亲的第一本书——她称只是合辑,取名《父亲的声音》,由中华书局出版。序之后,正文开始之前,是一篇"家世简述"。元末战乱中,朱熹的七世孙朱寿逃难到浙江,家谱上记载:"至萧,赘于金氏,生三子:广一、昌二、明三。婺源一脉,遂开族于萧邑。"在萧山落脚的村子原来叫金家坛,后来朱姓多了起来,改叫朱家坛,如今依旧还在。朱家在北京的这一支后代,原籍杭州萧山。  相似文献   

17.
他说永远听从我的话   我出生在吉林省怀德县大泉眼村,父亲在郑家屯开粮店.当时的驻军一度住在粮店,驻军统领张作霖和我父亲结识,相交很好拜了把兄弟.张作霖看我读书很用功,常夸我是女秀才.后来,他向我父亲提亲,说他大儿子很听话,肯上进,将来也要在军队发展,需要我这样的女秀才帮助.……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9月16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该中心由文化部与上海市共建,是中国首个采取部省(市)合作新模式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的海外文化中心。短短5个月,这所建在欧盟区中心地带的中国文化中心已经举办了几十场活动,成为在欧洲传播中华文化的一张"名片",被当地人称为"中国之家"。在新春丙申猴年到来之际,笔者在布鲁塞尔采访了中心主任严振全。记者:请您谈谈中国政府为何选在布鲁塞尔设立中国文  相似文献   

19.
一首老歌     
聂老是山东人。他解放前参加革命,解放后在微山湖畔的一个小县城做县委书记,是真正的"老革命"。那个时代的微山湖,因为刚刚解放不久,所以并不平静。那时的微山湖里还有土匪出没,他们藏身于湖乡沙洲深处,凭着自制的土枪,伺机抢掠扰民。身为县委书记,聂老经常下乡检查工作、走访农家。为防不测,他不得不在身边带着两把盒子枪。当时的艰辛,由此可见。那时下乡很简单,不像现在。聂老每次下乡,只带一个分管农业的助理,或者带一个文书,最多两个人。县委只有一辆吉普车,但聂老很少用,总是骑着自行车  相似文献   

20.
大爱无形     
金翔 《文化博览》2006,(1):59-60
我一直很羡慕那些从小就得到父爱并懂得父爱的人。因为我对父爱的认识是经过漫长的恨才转化而来的。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目不识丁。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金翔。然而,就因为这个名字,我的童年很孤寂——小伙伴们常玩的"打仗"游戏,是不会让我加入其中的——他们会咬文嚼字地称:金——翔,今天要投降,多不吉利呀!于是就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晾在一旁。那种感受父亲是顾及不到的。也不知父亲是没进一天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