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外来词"是本民族固有词汇以外的、受异族语言影响而产生的词。在近现代汉语和其他语言的接触中,汉语和英语的接触无疑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对汉语产生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其集中反映在汉语当中出现的大量英源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英源外来词对汉语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而在这些影响中最为凸显和直观的是英源外来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运用计量方式分析《现代汉语词典》的5个版本的字母词收词情况,可以发现英源字母词占了大多数。在相邻版本中,英源字母词在保留、修订、新增的字母词中也有明显优势。越来越明显的纯字母词趋势,说明外来词进入汉语时“汉化”过程在减少。汉语吸收外来词的这种新形势是与英语全球化直接相关的。英语全球化使英语在世界语言中具有强烈的文化向心力,它不仅给汉语,也给日语、韩语带来了很多字母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新世纪汉语新词词典>中所收录的外来词的特点.认为这些外来词中以英源外来词数量最多,字母词大量涌现,音译成分语素化现象明显,一词多译现象普遍存在,还出现了同音同形异义现象.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对英源外来词一词两译现象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曾经隔绝对立并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海峡两岸在对英源外来词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一词两译的现象。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两岸在翻译外来词方面的一些共性和差异以及规律。  相似文献   

5.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统筹主编的《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是一部中型外来词词源词典,其收词对象主要为外来词。通过对《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所收的124条近代汉语晚期的外来词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从共时的角度看,近代汉语晚期的外来词以意译词为主,且多为科技词语;从历时的角度看,汉语中的外来词上古时期以音译词为主,中古时期以来则以意译词为主。它巩固了佛教外来词涌入后汉语合成词以偏正式为主体的局面,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1—7版外来词中的化学类词目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汉语词典》在收词方面的变化。《现代汉语词典》对外来化学类词目的处理相对稳定,但其中有机化合物类词目的变化较为显著。《现代汉语词典》收词处理遵循系统性原则、通用性原则、稳定性原则与规范性原则。针对外来化学类词条在收词立目方面存在的不足,应继续提高收词的层级性,同时加强收词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7.
英源外来词是英汉语言长期接触、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类具有较强社会功能的词汇。本文从英汉语言接触的角度出发,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分析英源外来词在汉语的语音系统、词汇构成以及语用场合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影响英源外来词在汉语中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当代汉语中出现的常用英源外来词为对象,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英源外来词译借所涉及的语用策略,并探讨中国文化语境在外来词译借中的作用,即在表音、释义的汉语字、词选择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形象思维方式以及汉字文化意义等因素的顺从。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典对“对等”一词的定义不一致。《现代汉语词典》《当代汉语通用词典》和《现代汉语辞海》的定义只有一个。《新华字典》和《高级汉语大词典》的定义有两个。一个与上面3部词典的定义相同,另一个与上面3部词典的定义不一样,将“对等“解释为”大体对等”。“对等翻译”被视为中国翻译界的理论经典和金科玉律,译自奈达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的理论术语、意义为“对当”的equivalent。“对等翻译”原理受到中国学术精深的翻译理论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翻译中存在不可译,翻译不可能对等。“对等”翻译论者引用《高级汉语大词典》的定义反驳说,汉语“对等”即大体对等,非绝对对等,使受到批评的“对等翻译”理论继续流行。  相似文献   

10.
张泰 《文教资料》2008,(2):29-30
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往来,在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融过程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便被借鉴到各自的语言当中而成为外来词.汉民族很早就与外族有着贸易上的交往,以后加强了政治、文化上的交流,因此,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外来词,这些词的存在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汉语的发展.但是,由于汉语的表意性和语言自身纯洁性的要求,外来词经历了汉化的过程,受到汉语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汉语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佛经翻译为汉语引进了大量外来词语,其中不少在现代汉语中仍继续使用。《现代汉语词典》所收词条中共出现佛源外来语素58个,其中有7个语素不单独成词而只作为构词成分出现,有51个语素可单独成词;可单独成词的51个外来语素中,有20个还可参与构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含佛源外来语素的词条共179个,音节数从单音节到五音节不等,而双音词所占比例最大。综观全书,《现代汉语词典》佛源外来词某些条目在源头语标注、注音、释义等方面尚有一些可商之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2.
《汉语外来词词典》收阿拉伯语、波斯语词170余条,包括宗教用语、动植物名称、生活用品、宝石玉器、各类人物名称、时间节日等七类,它们大多数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已经消失,只有一小部分还活跃在回族经堂语中,甚至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研究,可管窥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早期交流信息,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些理据。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汉语词典》的第一、第五版为封闭域,采用定量统计的手段对其中的外来词进行相关对比分析考察。主要从外来词的语源角度研究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分布和发展变化规律,以探求现代汉语外来词语源的历时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孙国秀 《学语文》2004,(6):47-47
“物语”(mono-gatari)是源于日语的外来词。《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4)解释为“童话、故事” ,日语的词典多释为“传奇、故事”。物语文学产生于公元10世纪的平安时代 ,与中国古代传奇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物语”即取本义。该词传入中  相似文献   

15.
《汉语外来词词典》收阿拉伯语、波斯语词170余条,包括宗教用语、动植物名称、生活用品、宝石玉器、各类人物名称、时间节日等七类,它们大多数在现代汉语外来词中已经消失,只有一小部分还活跃在回族经堂语中,甚至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分类、总结研究,可管窥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早期交流信息,为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些理据。  相似文献   

16.
从汉语词汇中外来词的界定和分类出发,探讨在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编纂中对汉语外来词的处理方法。通过分析现有一些著名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外来词的收词、释义、例证等信息,提出词典编纂中汉语外来词的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社会重要的变革期,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大量外来词涌入到汉语词汇系统。在引介的动态过程中,势必要经历一个汉化的过程。本文从影响外来词汉化的"审美心理"入手,探究其中规律和动因,从而进一步明确清末民初西源外来词传入和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汉语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与外族的频繁交往中,吐故纳新,兼收并蓄,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据笔者调查, 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增补版中有外来词543个(不含化学元素) ,其中源自俄语的有13个。虽比例不大,也可见《现汉》中外来词之一斑。1·概况13个俄语外来词在《现汉》中出现的基本情况:序号汉语词俄语词领域1布尔什维克большевик政治2布拉吉платье日常生活3茨冈人цыган日常生活4伏特加водка日常生活5戈比копейка金融6哥萨克人казак日常生活7喀秋莎к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汉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外来词大规模的引入主要在佛经翻译、"五四"运动和改革开放时期。由此生成的佛教汉语和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翻译,在我国翻译史上也是重要的实践活动和素材。对比两者的翻译方法,可以看出汉语外来词多采用意译、兼音译和半音半意的方法。随着汉语的发展,这几种翻译方法也有一些变化。两者的对比研究可为以后的外来词翻译方法和规范化提供有效借鉴,使外来译词更具生命力,丰富汉语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符号借用的角度,探讨语言借用的各种方式,并以此为据重新界定了现代汉语中外来词的范畴.作者认为广义的现代汉语外来词应该包括借义词、借音义词、借形义词、和借音形义词.接着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分别评析了借义词和借音义词各自不同的翻译方法,结论是音义兼顾法是外来词借入最好的翻译方式.最后本文探讨了外来词翻译的规范化问题,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