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康桥走笔     
到英国去剑桥,第一个想看的是康桥。剑桥是人人皆知的世界名牌大学。它问世400多年,培养出13位首相、2位英王、78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5位奥林匹克冠军,因而成了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和神圣殿堂。康桥更是文人的伊甸园,我国的著名作家徐志摩就在这儿生活和居住过。这位文学大师对康桥情有独钟,在他的笔下,康桥便是中国的“世外桃源”!在徐志摩离开80年后的又一个“新杨梅上市时节”,我在行囊里装进《再别康桥》和《我所知道的康桥》来到英国剑桥,站在徐志摩走过的街巷上,面对一幢幢直刺青天的教堂尖阁和一排排森林似的高楼大厦,我深深地…  相似文献   

2.
赴英留学成绩优异身材窈窕,秀发飘逸,第一眼见到从比利时回国探亲的张莉,不由感到眼前一亮。张莉出生在山东青岛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读中学  相似文献   

3.
《惜别》是一部以青年时期的鲁迅在仙台的留学生活为题材的人物传记小说,其是太宰治受日本内阁情报部和文学报国会的委托,为宣传《大东亚宣言》中的"独立亲和"而创作的。小说在人物设置、情节设计上难免留下政治痕迹,本文主要从"忠义一元论""大东亚主义""独立亲和"三个方面解读了《惜别》的政治痕迹。  相似文献   

4.
"XX子"作为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常见的有诸如"绝绝子""美丽子"等表达态度意见的用语,以及逐渐从饭圈进入人们日常的诸如"欣欣子""娜娜子"等称呼用语,该文将从来源、句式结构、语用功能和走红原因等方面对"XX子"结构进行探究,并探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用语对汉语国际教育带来的冲击,以及如何应对其泛滥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从传播学角度,以"今日俄罗斯"传媒集团(RT)为例,通过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形象构建中的大众传播战略,探索对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因素。一、西方媒体构建的俄罗斯刻板印象通过分析西方媒体报道俄罗斯时使用的关键词发现,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受众对俄罗斯的认知更偏负面,与俄罗斯国家形象相关的高频词是"严寒""熊""套娃""监狱""无法无天""贪污""专制"等。有一些媒体  相似文献   

6.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全面介绍新中国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阐释中国的历史观、发展观、世界观,深入阐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白皮书发布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中国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发展起来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等话题,引发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杨琳 《文化学刊》2016,(4):41-43
假装糊涂或装腔作势为什么称为"装蒜"?债务多为什么说"一屁股债"?这是大家颇感兴趣但又找不到答案的难题。"装蒜"最早写作"装酸"。"酸"有假装斯文、装模作样的意思,后人因不知"酸"有此义,故写成了同音字"蒜"。口语中表示欠债时,与"债"搭配的动词往往是"背""负""拖""拉"等词,"背""负""拖""拉"的对象总是在人身后。语言中常用"屁股"指代身后。为了表达的生动,从笼统的"身"移就到具象的"屁股",就有了"一屁股债"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茶赋呈现出与宫殿赋、天象赋、昆虫赋、农桑赋等其他类别赋不同的文学特征,其在写作构造和遣词造句上也有自身独特的审美取向。本文将结合赋的理论知识,从"骈四骊六""骚体手法""骈散结合"三个角度对茶赋的审美取向进行赏析式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孟頫和"四王"是中国绘画史上极为重要的人物。赵孟頫"古意论"的提出是宋代绘画向元代绘画的转型,并一改南宋以来画坛萎靡不振之弊,其崇尚"古意",托古改制,借古以开今。与赵孟頫相比,"四王"注重师习古人,但因他们的作品中又常常带有"摹""仿""拟"和"法"等题跋,而招致泥古、保守的非议。而"四王"提倡的"师古"本意是为了追寻画道的正统血脉,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处处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天下为公""以民为本""讲求谋略""礼法并重"等优秀传统的体现;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和而不同""修齐治平"等中国传统价值追求的体现。以正确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能够使传统文化在发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看不见的宣传"是高水平的传播,需要传播者发挥更多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这种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建立在对"看不见的宣传"的理论自觉基础上的。有些困惑不免横亘在前往理论自觉的道路之上,比如"为什么是宣传而不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传播"、"开展看不见的宣传与一般意义上强调传播策略有什么区别",等等,这些显然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为什么仍有对外"宣传""从对外宣传走向国际传播"是业内许多人研究和呼吁过的,认为这更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和相关领域的内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创办及其发展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海外对中国的关注和研究与日俱增,既有"中国奇迹""中国模式"等论述,也有"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声音。如何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如何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这一背景下,2004年世界中国学论坛应运而生,旨在为海内外研究中国的专家提供交流平台,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创造条件。首届论坛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  相似文献   

13.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我们生活和教学中常见的成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东海"和"南山"的解释提出了诸多疑问。这背后的原由要追溯到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意蕴。本文将首先介绍方位词东、南、西、北的文化义,随后分析南山、东海的文化意蕴,最后针对成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成语教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乔世华 《文化学刊》2014,(1):100-106
徐讠于和无名氏向来被研究者认定是四十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小小流派,对他们的命名有"后期浪漫派""后期现代派""后期海派"等。但从他们二人的实际写作观念和文学成就来看,并不构成一个流派。他们的"被流派"恰好反映着文学史书写中所带有的人为的强行命名现象,换言之,文学史书写本身存在着某种"霸权"行为。反抗这种"霸权"有赖于不定于一尊的文学史书写,我们才能更好地返回文学史现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的稳步崛起,美英等西方国家加大了对于中国的遏制与打压,同时在舆论上进行攻击和造势,2021年以来关于所谓香港问题、"新疆棉花"问题即是例证。美英国家的国际传播起步较早,长期开展基于战略对抗的舆论攻击,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包括"恶名相加法""谎言重复法""内奸作证法""平民百姓法"等,这在当下对于中国的种种无端指责和虚假报道上展现无疑。中国将面临长期而激烈的国际舆论斗争,需要从战略定位、顶层设计、整体规划、资源配置、运行模式、操作方式、人才储备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完善,以逐渐改变目前被动局面,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6.
我们将"~子""~的""~鬼""~精""~小儿"等结构的天津方言口语词语,称之为"字尾词语"。本文拟对这种特殊类型的词语进行分类阐发研讨。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时代热潮中,相信所有从事人文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这些语词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言文化,而且部分词语的出现更是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在"裸"族词汇中,出现了诸如"裸奔""裸退""裸婚""裸官"等新词,与此同时,"裸"字的语义、感情色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基于网络中的"裸"族词汇现象,分析其词汇特点,并从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6月2日,第六届文化创新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化形象建构""跨文化传播的思维和策略""跨文化传播的实践与经验"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加大吉林省在欧洲各国的宣传推介力度,推动吉林省与欧洲主要华文媒体的新闻合作,我于2005年11 月27日随吉林省新闻代表团赴英、法、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进行了为期 16天的访问活动。此次出访,不仅和英国无线卫星台、法国《欧洲时报》、西班牙《西华报》、《侨声报》等欧洲媒体达成了新闻合作协议,而且也让我对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让我对进一步做好外宣工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外宣的目的不外乎是让受众增进对推介内容的了解,从国外的角度说。此次登上欧洲大陆,我便成了受众,以一个外宣对象的身份对比欧洲国家与我们的外宣工作,让我深有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