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大成”、“成家”、“成”公孙述据蜀而自建之国号 ,史中所记早有歧异 :《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 :“建武元年四月 ,遂自立为天子 ,号‘成家’”。《华阳国志·公孙述刘二牧志》 :“会夏四月 ,龙出府殿前 ,以为瑞应 ,述遂称皇帝 ,号‘大成’”。《三国志注·魏志》 :“孙盛曰 :‘昔公孙述自以起成都 ,号曰成。’”①后人未加分辨 ,或择一而述 ,或兼而有之 :《秦汉史》 :“建武元年 ,四月 ,遂自立为天子 ,号‘成家’” ;②《稿本后汉书疏证》 :“《华阳国志》 :‘号大成’ ;又曰 :‘公孙述僭号’” ;③《天府蜀都》 :“公孙述在成都…  相似文献   

2.
正《江湖切要》是迄今继《永乐大典·净发须知》而外记述中国古代江湖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典籍。今所见版本,主要是清署名"卓亭子"的增广本《新刻江湖切要》和翟灏《通俗编·识余》的部分引述。关于是书的成书年代,历来众说分歧。清翟灏《通俗编》卷三十八《识余·市语》云:"江湖人市语尤多。坊间有《江湖切要》一刻,事事物物,悉有隐称,诚所谓惑乱听闻,无足采也。其间有通行市井者,如官曰孤司,店曰朝阳,夫曰盖老,妻曰底老,家人曰  相似文献   

3.
说“馂”     
我们先看一段《左传·庄公六年》中的文字:三甥曰:“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曰:“人将不食吾馀。”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不血食,而君焉取馀。”其中“不食吾馀”,杜预注:“言自害其甥,必为人所贱。”孔...  相似文献   

4.
“思无邪”辨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诗经》曾有一个总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思无邪”可说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标准,但也是长期以来一直争讼不已的论题,以至有“世儒解释终不了”之说(张戒《岁寒堂诗话》)。不过稍加留意就会发...  相似文献   

5.
艾珺 《文化学刊》2013,(5):182-186
"风流"者,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合作"风流儒雅"之语,则谓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既为文品,亦为人品。殷仲庾信风流久在汉语史上,合用为"风流儒雅",初见于北周文学家庾信(513—581)《枯树赋》:"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清倪璠注谓,殷仲文"东晋人,很有文采,相貌英俊"。可以说,这是古人对"风流儒雅"的最基本理解。后乃见于唐卢照邻《五悲·悲才难》:"杲之为人也,风流儒雅,为一代  相似文献   

6.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但这两个范畴不是同时产生的。从“意象”到“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发展史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对这条线索进行深入的考察,能使我们获得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的新的启示。 (一) 意象说很早就提出来了,但“意象”最初主要是作为哲学认识论的范畴,只含有淡薄的美学意味。《周易》中关于意与象的言论,可以说是意象理论之滥觞。《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系辞》属《周易》中《传》的部分,《易传》为战国后期的作品,兼蓄了儒道两家的许多思想。上引《系辞》中的那段话同庄子学派所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的精神是一致的,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意”与“象”的问题,认为“意”是“言”所不能完全表达清楚的,而这“言”所不尽之“意”却可以通过“象”完全地明白地表达出来。其实,言所未尽之意,象也未必能尽之,《周易》的看法应该说有很大偏颇。但  相似文献   

7.
"‘言’能否把握‘道’"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言"是无法用来把握"道"的。首先,因为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局限,作为主体的人很难完全认识到作为客体的"道",那么人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也总是狭隘的;其次,人的语言往往带有目的性,这与"道"的自然性相违背,出于这种目的性而表达出的语言也总是歪曲的。  相似文献   

8.
正《文汇报》2013年9月11日头版"文汇深呼吸"专栏刊登了"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系列报道之七《"抠字眼"的翻译理念该更新了》。文章表示,"莫言热"带给翻译界的启示应该是"好的翻译可‘连译带改’",并强调"一部作品的最终译文不仅取决于原文,还取决于它的‘服务对象’,以及译作接受地人们的语言习惯、审美口味、公众心理等非语言层面的因素。或许,只有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途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理雅各在《中国经典》第一卷《绪论》中这样评述孔子的政治观:"孔子教导的统治是改良后的专制主义。他不允许任何一位‘神授王权’(jus divinum)者免除个人美德和仁政的约束。孔子虽未明确谈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何在’,但其实我们可以假设:他认同《书经》‘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之说。一旦君不再推行天命之善、维系养民之政,他就丢弃了自己的头衔与王位,(民)在压迫中形成的坚忍不拔必将他的统治推翻。孟子每每勇于教诲这一昭然之理。孔子虽不喜欢谈论此类话题,但他依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作为前言或书序,似例当首先解题。所谓"石韵",显即汉语言文字独有的金石篆刻艺术及其印文意蕴、韵味。至于"巵言"者,自然随意之言。一说为支离破碎之言。语出《庄子·寓言》:"巵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所云"即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巵言耳",实乃杂议漫谈者也。而这些"卮言"篇章,又不免习惯性地常常"掉书袋",引点  相似文献   

11.
《庄子·天下》篇述庄子学行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庄子》他篇叙述庄子行迹所显示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原因多端。庄子在精神、人格上追求道通为一、至人无己、自然无为、虚己顺人,在践行叙事中却睥睨天下、傲视王侯,具有突出的自我意识和傲然个性。笔者从文献、生存论根源等各个维度对这种不一致性予以新的诠释:一是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理想本身即表明他具有非常突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二是这种理想若要影响社会,必须在践行中具有坚强独特个性;三是文献所述庄子思想与行迹均各自有自己的历程,需细致辨析才能适当把握。这提示读者必须整体、辩证、多维、过程、超越地解读《庄子》文本,才能准确地领悟庄子人格理想及其践行。  相似文献   

12.
哲学史著作中 ,有一派观点称孔子是“奴隶社会的保守派” ,并举证《论语·八佾》篇中的“子曰 :‘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说孔子“认为周朝的制度、文化是夏、殷以来文化发展的高峰” ,所以“一生致力于维护正在崩溃中的奴隶制度(周礼 )”①。但若考察孔子全部关于“周礼”的谈话来分析 ,这个结论恐怕有些失之片面。《论语》全书中“礼”字共 75出 ,其中大多数都是泛论“礼”的问题 ,而专指“周礼”而言的有如下几处 :在《为政》篇中 ,孔子明白地说 :“殷因于夏礼 ,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 ,所损益 ,可知也。其或继周者 ,…  相似文献   

13.
艾珺 《文化学刊》2014,(5):185-187
<正>明代有林霔的篆刻,清代有伊秉绶的隶书书法,其集句联语"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语自何来,何意?且试做两点解读。"多古意"与"赋新诗":继承与创新常常见于明清集句楹联的"从来多古意"与"可以赋新诗",分别出自杜甫的两首诗。"从来多古意",语出杜子美15岁时去探望时任兖州司马的父亲所作五律《登兖州城楼》,也是今存杜甫最早的一首诗作。诗云:"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千年之后,有评曰,"此等诗在集  相似文献   

14.
《文化学刊》2010,(2):8-8
<正>陈文苑在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发表题为《池田大作"人间革命"论析》的文章,他指出:"革命的历程从‘小我’始发,而后升华至‘大我’,追求共同的幸福。‘革命’的基石和核心是自我追求完美的修善与变革,但‘人间革命’的目的是要实现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齐、梁时期,产生了一部"体大而虑周"①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距今已有1500多年了。作者刘勰,据《梁书·刘勰传》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他是"东莞莒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莒县。传中说:"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他虽然也做过记室、东宫通事舍人等类小官,最后还是"奉敕"到定林寺参加编纂佛典精研佛学,最终出家,未几而卒。可见他的一生主要是从事读  相似文献   

16.
“物相杂,故曰文”—《易·系辞》“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管子·七法》。,‘、·,·.‘、·仁‘。。1一,,。免,,.~.‘,‘,.、吃浦,卜、‘。卜勺‘、‘,电。~屯,二‘一矛‘r护。,、‘,气小扮丫‘奋‘,岔号份‘李,色“二竺;烧佗,  相似文献   

17.
正《世说新语》里有一段关于吃的有趣对话,说是晋武帝司马炎的驸马王济曾经傲慢地问出生于江南的大才子陆机:"你们江南有什么东西,能和我这儿的羊酪相比?"这位王济,可是当时都城洛阳鼎鼎有名的大吃货。有一次,他宴请皇帝司马炎,派人上了一道"乳猪",司马炎品尝后赞不绝口。《晋书》记载,"蒸肫甚美,帝问其故,答曰:‘以人乳蒸之。’"好家伙,用人的乳汁做菜,王济在吃法上的奢侈和讲究可见一斑。不过,就算面对的是知名贵族美食家,出仕中原的江南人陆机丝毫没有退却,他淡淡地回答:千里莼羹。  相似文献   

18.
正不知不觉猴年到。猴是人们熟悉的动物,歇后语猴子戴草帽——充人,猴子生性机灵聪明。《白虎通》云:猴,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猴,候的意思,原义为"伺望,观察",当猴子发现食物时并不轻易去取,而是观望周围的动静,看看是不是猎人设下的诱饵?《诗经》中有:"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小雅·角弓》)意思是:猴子本来会爬树,不用教,就像污泥之上又加污泥。君子有美德,小人要来依附。这是最早涉及猴的诗句。宋代陈允平的咏猴诗《观猿》:"挂石攀云曰半斜,乱山深处绝烟霞。香林月满僧归去,啼落春风几  相似文献   

19.
歌唱是人类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古曰:“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歌唱的动机源于由感而发,曲源于心,歌随于情。《汉书、艺文志》载“书曰‘诗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歌唱起于先秦的猎歌,随后出现的宫  相似文献   

20.
正引言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在《论译书》一文中明确提出:"故今日而言译书,当首立三义:一曰,择当译之本;二曰,定公译之例;三曰,养能译之才。"(1)其中,"择当译之本"被列为首义,可见先生对文本选择的高度重视。这对今天的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依旧有着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在探讨这一课题时,多数研究者将译者置于研究中心,而对译本选择问题研究不足。在此方面,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