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从发生学上考察,殷商时期三星堆青铜面具的铸造与历史传说有某种渊源关系。就构成模式看,青铜面具与有关传说都起源于仪式化的再生模式;其设计铸造,本于祖先崇拜时期以神祖为中心的历史传说。三星堆千里眼造型,与蚕丛目纵的历史传说相互印证,彰显了三星堆艺术文化的人性与神性。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北京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图书馆、公共艺术博物馆和公共艺术区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北京公共文化空间软实力的对策:其一是以社区文化空间建设为基础夯实层级文化空间体系;其二是着力提升北京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其三是平衡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引导公共艺术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杨茵 《文化学刊》2024,(3):112-115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随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动画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媒介,将非遗文化融入其中,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拓展动画的艺术内涵和商业价值。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与动画IP设计有机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是当前动画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艺术是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该文通过对红色文化艺术形式的演变历程、当代表达方式、挑战与对策、案例分析及影响力进行研究,探讨了红色文化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影响力。红色文化艺术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起源与发展、代表性作品、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在当代,红色文化艺术通过传统形式的传承、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与科技手段的结合,以及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等方式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5.
翻译研究进入后结构主义阶段后,翻译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主体性成为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译者的主体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翻译过程中,其身份有主客体动态转化的过程。人类学家在使用民族志方法书写他族文化的过程中,同样实现了主客体身份的转化。二者的行为互为映射。本文将以此为主客体转化为角度,研究译者与人类学家在翻译过程中主客体身份的变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及其文化符号的关系,从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与保育的角度,研究乡村发展与乡村旅游。首先阐述了乡村文化旅游的意义,然后转向乡村文化旅游的内容,随后提出乡村文旅资源的保育方案。文旅融合是乡村发展的新趋势,旅游资源集文化、历史、艺术和建筑于一体,在怀旧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中,旅游不仅具有传承社会文化的功能,而且具有特殊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7.
优秀的包装设计为企业产品增值。他不仅体现了产品的商业价值、促进产品的销售,还传达了企业文化,表现了民族文化,使产品拥有了审美价值。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是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城市更新大势之下,具备大量历史遗存、受到政策支持的典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备受瞩目、发展迅猛,但与之相对的非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常常被忽视。众多案例表明,一定条件下,非典型历史文化街区可能通过积极保护与更新,成为典型历史文化街区,也可能因消极管理转向商业化或熵增化发展。但这些转化路径存在名不副实、过度商业化、过度熵增化的困境。从更新理念、制度体系、评估体系、发展模式角度对此类现象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优化非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转化与发展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二者在相互融合中共同促进。该文针对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零散、融入形式单一和配套保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开发特色资源,增强文化认同力;用活技术手段,提高知识转化力;优化教学体系,推进实践创新力;完善保障机制,提高育人协同力等。以期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广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融合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当今艺术、文化产业中的"网红"分支,文创衍生品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博物馆零售业和"博物馆商品"(museum store product)的出现和兴起。博物馆作为汇集、典藏、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科学技术、艺术杰作之地,其相关的衍生品不仅仅具有将原本昂贵乃至遥不可及的馆藏艺术,以亲民的形式让大众带回家、为博物馆盈利的基本商业价值,更应具备传播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文化的广告营销功能,和最终吸引人们真正踏进博物馆、把"艺术带进生活"、提升公众审美和认知能力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宗芬 《职业圈》2008,(31):59-61
中小学校园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既有社会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有学校鲜明的个性特征。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对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欠发达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本刊特推出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阁西街小学通过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百年精品校园的成功案例,引导大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景明 《文化学刊》2009,(1):127-132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项长久的文化工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当代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成为文化工作者应该引起注意的主要问题。本文以安徽黟县西递村明清民居为个案,探讨民居的艺术特征和文化象征意义,并就现代化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了具体的分析,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现代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赵光远 《职业圈》2010,(35):28-29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国内企业界在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的同时,也迫切希望有更多的符合具体国情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作为参考和借鉴。煤矿开采大多是井下作业,水、火、瓦斯、煤尘、项板五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煤矿工人的安全与健康。近年来国家对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再加上矿井服务年限、采场条件的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大多注重城市形象塑造,在城市形象传播上也进行了不少积极的尝试。虽然不乏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其实我也没什么文化,我只是个初中才上了三个月的人。我是个搞艺术的,所以今天来讲文化,我就直出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要有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魅力,这个魅力就是文化,就是艺术。因此,在今天,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具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具有独特的历史发展脉络,历代名人资源丰富,别具特色。就分类而言,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具体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外延层,涵盖5种不同类别的历史名人文化,彼此和谐统一,又相互渗透。核心层和紧密层多以人物为中心,而延伸到事与物;外延层多以事件为中心,而落实到个人或群体。创新传承发展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时代背景下,可以通过系统构建、多层次挖掘、多环节联动、多区域合作4个方面对海南历史名人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7.
艺术与科学是两门独立却不可分割的学科,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们以人类创造力为基础,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为目标,二者具有高度关联性。艺术与科学也是人类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的灿烂篇章。从毕达哥拉斯到埃舍尔,从开普勒到埃利亚松,人们看到了艺术与科学之间迸发出的无限可能。研究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能够有效促进二者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职业圈》2006,(10):12-15
市场经济时代,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人们文化消费需求上升后,销售文化的产业就随之兴盛起来.售卖文化不同于传统出售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销售的是文化的载体.无论是直接的图书、音像制品,还是带有文化色彩的普通商品,其根本都在于其中所承载的文化是不是能带给人们某种精神享受,带来视觉的、听觉的或者其他感官的刺激.使人得到休息或者激发想象是卖点所在.文化商品的特殊性决定销售文化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本文特别选择了几个成功的案例,希望管中窥豹,对文化销售的成功规律有所探析.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民族文化多元性的纽带和保持创造性的源泉。在当今信息与科技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借助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呈现出了丰富的非遗数字化转化案例。该文以全息影像与日本“歌舞伎”再造、视频直播与苏州织罗技艺、微信小程序与上海豫园灯会为观察分析对象,探讨已有案例在整合多元化实践主体,科技、叙事与场景的融合,提升非遗体验感和参与感等方面的经验启示,推进科技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0.
八仙戏是山东省鲁中地区独有的曲牌体戏曲艺术,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在新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它已成为推动五路口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八仙戏为研究对象,用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探讨八仙戏在"新农文化"视野下传承模式的重构方式,为"非遗"的传承创新找到一个良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