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以推特、脸书等为代表的海外社交媒体逐渐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在提升对外网络传播能力建设过程中,我国一些主流媒体、政府部门和学术机构积极通过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新闻、澄清事实、引导舆论、传播文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网民听到了中国声音、读到了中国故事。不过,由于国外网民对中国官方机构和主流媒体存在长期偏见,以及西方受众也已对政府部门和专业媒体持较低信任态度,使得官方背景的对外传播能力依然受限。  相似文献   

2.
<正>发生在中国的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为了避开我国政府对外国媒体在华从事新闻传播业务的管理,外媒借助各种渠道和平台开展面向中国及海外华人的传播活动,要么借助中国已有的社交媒体设立公共账号,要么直接创办中文网站甚至中文客户端,面向中国公众和全球华人传播。这些由外媒创办的中文新媒体,不仅逐渐影响中国舆论,而且传播西方价值观,对中文国际传播构成了重大挑战,甚至形成了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反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在全球与地方、传统与现代的多维碰撞中成为问题域,涉及主体性建设、话语策略、价值传播、现代性等议题。我国政府、跨国公司、民间组织等在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方面着力颇多,但仍未完全实现中国形象、中国文化由他塑向自塑转化,尤其社交媒体这一重要渠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①而社交媒体是当下全球沟通的重要平台与途径。中国节日文化的社交媒体传播,其独特逻辑是以社交逻辑带动文化逻辑,以人际交往导向文化的全球融入。春节文化在中国节日文化对外传播中具有典型性。总的来讲,春节文化在海外有勃兴之势。究其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国际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展空间和传播优势受到严峻挑战,社交媒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际传播平台,对社交媒体的利用和掌控能力直接关系到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在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开展传播活动,抢占舆论阵地。在我国,《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也在三大社交媒体平台开设了账号,积极传播中国新闻。以新华社为例,  相似文献   

5.
性别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西方现代性发生时所面对的文化传统、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可整合的思想资源不同,尊重女性主体性观念在东西方文化现代性追求中所占据的地位也不同从中国现代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出发,性别意识状况必须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考察的范围。在创作实际层面上,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一直呈现出现代性的正面价值前现代性价值、现代性追求的异化状态并存的复杂局面。本文对此展开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在对外传播领域,中国涉藏外宣媒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短平快的特点,编译制作符合外宣"三贴近"原则和社交媒体传播规律的内容,积极打开涉藏对外传播的思路,有效拓展我国在境外社交媒体上的国际涉藏话语权,具有现实基础,也是非常必要的。境外社交媒体对西藏的关注度很高,推送的涉藏内容易于引起西方年轻人的兴趣。基于此,开设涉藏境外社交媒体账户,吸引粉丝,做大做强涉藏专题账户,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也是服务于国家涉藏外宣大局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春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和接受。每年春节都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让更多海外受众了解、参与春节活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机遇。每年中外媒体都会围绕春节开展大量报道,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在年年重复的主题下出新、在海量报道中出彩。2019年春节,新华社国际部海外社交媒体(海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步入近代之前呈现出较明显的稳定性。但到了近代,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西方文化冲突加剧,中国传统文化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本文主要对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方式和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演变的历程,并概括出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形式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越加频繁,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际舞台,但西方文化也传入到了中国,不同文化的碰撞下,导致西风东渐,对年青一代的价值观以及艺术追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受众群体不断缩小,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生态面临着不小的现实挑战.为此...  相似文献   

10.
<正>社交媒体传播的简洁、快速与交互功能吸引了大批用户,Twitter、Facebook和You Tube等社交媒体在西方主流国家网民中有着较高的覆盖率,此类社交媒体上集聚了数量巨大的用户生产的内容,这些海量、即时、动态与开放的数据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与潜力,引发学者关注。作为社交媒体舆情研究的一个分支,国内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研究正在积极探索中。本文通过研读国内外社交媒体舆情研究的相关文献,尝试对社交媒体涉华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1,(6):111-111
薛彦华、张翠芳、张静在《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一期撰文指出,传统女性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大多数女性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产生重大导向作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传统女性文化主要由女性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所构成。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女性文化发生了诸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从四德”、“男尊女卑”价值观的逐渐淡化,贤妻良母新含义的赋予;  相似文献   

12.
美国驻华使馆自2009年3月起开通了以中文为主要传播语言的博客和微博平台,成为各外国驻华使馆中利用社交媒体践行公共外交的最早行动者之一。我们对美国驻华使馆微博博客的分析发现:让中国公众更加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尤其是核心价值观是美国使馆微博外交的重要使命;从中国公众的关注点出发整合美国文化资源、利用重大事件所吸引的注意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受众需求比媒体需求更直接地影响传播效果。在融合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受众对于跨文化的符号不再被动接收媒介赋予其的文化意义,而更多从自我出发完成对符号的使用。在中国对外传播中,中国符号从主要承担认知功能,到主要承担标签认同与价值观认同功能。梳理并重建原有符号体系,可在新环境下增强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全球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外宣提供了打破固有传播秩序的难得机遇,充分认识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战略中的重要功用,加强相关体系、业务和能力建设,正当其时。在西方的社交媒体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和优兔(YouT ube)。研究者对比研究了国内外主流媒体在这三家社交网站上的传播情况,并结合国际一流媒体社交账号的运营经验,为国内媒体运用社交平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社交平台应用的发展,在过去五年中,国内主要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积极拓展,国外主要媒体社交平台账号都加强了对中国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话题的关注。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高铁技术、量子通信、太空探索、网络经济等发展新成就越发频繁地成为海外社交平台上的焦点与热点。同时,社交平台兼具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功能,覆盖以青年为主的各个年龄段、各地区、各行业人群,是国际传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联通海外  相似文献   

16.
电影作品所表达的文化价值观会因题材、类型、主题、时代的不同而在精神旨向上各异,新时期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构筑中国梦的形势下,从文化价值观角度,对西方经典电影《音乐之声》的文化价值进行现代重构,挖掘其生命价值观、生态教育观和民族爱国观中自爱、他爱和国爱的主题和心灵呼唤,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最早起源于西方社会,这也是西方作家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对女性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思想启蒙,促使女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作者劳伦斯表达了他对女性的看法和思维变化。基于此,笔者简要说明女性主义,说明现代女性所处的困境,并就现代女性的未来之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同西方新闻媒体报道中的北京国际形象相比,在推特这一社交媒体平台上,北京虽然仍是代表中国/中国政府的政治标识,但其文化形象更为丰富、立体、多元。从传播模式看,推特平台上的北京信息传播网络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双向传播模式,整体结构较为零散、节点间联系不够紧密,中国对外媒体和西方媒体构成了生产和传播有关北京信息的两大"圈层",但是后者更能够起到连接不同节点、不同群体的桥梁作用;游北京(@Visit Beijing)等北京本地账号尚未成为有关北京热点议题传播的关键节点,而小米公司(@Xiaomi)等企业账号及中外社会精英人士、专业人士则成为关键节点。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共在"的"流动空间"中,加强中国及北京相关账号的"破圈化"传播能力,借力传播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或能提升信息传播成效,推动北京国际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2023年2月,“流浪气球”事件在海外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引发双方外交互动及舆论交锋。推特成为双方舆论交锋的主要场合,中美主流媒体均在此发布大量观点性推文。作为政治意味较为浓厚的海外社交媒体,推特具有“西强我弱”与“众说纷纭”两个基本特点。基于对该事件的分析,中国媒体应重视在海外社交媒体发声,澄清事实真相;内容为王图文并茂,打破西方媒体母语优势;正视美国社会问题,避免敌对心态。未来,应从内容扩展和平台扩展两个方向发力,继续利用好海外社交平台,拓展对美舆论发声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20.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对构建中国特色传播体系和提升国际影响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为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和感召力提供了技术基础。本文探讨新兴媒介技术对增强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的三种潜在应用策略:利用生成式AI生产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传播素材,助力传统文化影视剧的海外传播;利用平台化媒介优势,吸引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海外受众;通过游戏建构虚拟社区,在设计和叙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视觉要素及文化价值观。同时,也应警惕技术背后的西方价值观和话语霸权,避免过度追求技术创意导致内容猎奇、同质化,影响传统文化内涵传达。对此,应回归对受众的文化关怀,在利用技术丰富文化表现的同时,激发不同文化背景受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