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出汗     
夏天的早晨,到野外走走,可以看到很多植物叶子的尖端或边缘,有一滴滴水珠淌下来。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亮晶晶的水珠慢慢地从植物叶片尖端冒出来,逐渐增大,最后滑落下来;接着,叶尖又重新冒出水珠……一滴一滴连续不断。显然,这不是人们说的露水——露水应该布满叶面。那这些水就是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是它们出的“汗”。原来,在植物叶片的尖端和边缘有一种小孔,叫“水孔”。和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相通,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水孔排出体外。平常,当外界温度升高,气候比较干燥的时候,从水孔排出的水分很快就蒸发掉了,所以我们看…  相似文献   

2.
好玩的汉字     
歪:不正,不就是“歪”了吗?卡:中间的那一横“上”字和“下”字共用,结果扯不清楚了:横给了“上”,“下”就没有了;给了“下”,“上”就没有了。这不上不下的,麻烦来了,“卡”住了!尖:一头大另一头小,那才够“尖”!尘:小小的土粒儿,小到能飞得起来,这就是“尘”。掰(bāi):左右手一使劲儿,中间分开了,这叫“掰”。左边的“手”是变形写法。搿(ɡé);两个手臂一合,就是“用力抱”的意思,双手合力嘛。忐忑(tǎntè):心里不踏实,叫做“忐忑不安”。你想想,心里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能安心吗?籴(dí):入就是进,入米,就是买进粮…  相似文献   

3.
水珠的旅行     
我是一滴小小的水珠,一滴晶莹透亮的水珠。自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我从小立志要做一个旅行家。一天晚上,我跟着水珠大哥大姐的环球旅行团,趴在风大姐的背上,出发了。风大姐把我们带到一条河边,然后我们边跟风大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的理欲合一思想是人所熟知的,但对它的评价却各不相同。我认为,在理欲关系上,王船山既是程朱“灭人欲,存天理”的反对者,又是李卓吾“虽大圣人不能无势利心”的猛烈攻击者。他在肯定的基础上否定了程朱的禁欲主义;在否定的基础上肯定了李卓吾倡人欲之说。王船山的  相似文献   

5.
吴振中 《物理教师》2004,25(7):3-43
新版高中物理第三册“全反射”一节提到:“全反射现象是自然界里常见的现象.例如,水中或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就是因为光线从水或玻璃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不再提:“露水珠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明亮,也是因为射进水珠的光在水珠内发生全反射.”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水珠格外明亮”与全反射无关.  相似文献   

6.
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近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噢,什么事啊?”“我们同属于水珠,可是来源出身各异,请问哪颗水珠更珍贵呢?”女神指着其中的一颗水珠说:“那你就先自我介绍一下吧!”雨珠听到要她先说,十分得意地晃了晃身子说:“我呀,来自高空的云层,是大海的女儿,象征波涛汹涌的海洋。”“我是黎明之前凝成的露珠。”另一个颗急不可待地抢着说,“人们称赞我为五彩朝霞的伴娘,奇花异草…  相似文献   

7.
“不,小凡卡不能走,他得信守自己的诺言!”“不,小凡卡必须走。太晚了,再不走,爸爸妈妈要着急的,再说公园也要关门了。”“不对,如果小凡卡走开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诚信的孩子了!”“不对,小凡卡已经做到了诚信。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在等待大哥哥们的回来,是那些大哥哥不守信用!”“小凡卡太老实了,怎么那么傻啊?要是我早走了,游戏本来就是玩玩的啊!”“老师,我觉得小凡卡应该走了。他可以让门卫转告那些大哥哥们,也可以直接去找大哥哥,告诉他们说我一直在等你们,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8.
读一读“成”与“功”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成”与“功”两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功到自然成”。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一滴水从屋檐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须奋斗就能达到…  相似文献   

9.
强词夺理     
老师:“古人造字是有道理的。例如‘卡’字,不能“上”,不能“下”,不就‘卡’在那里了吗?再如“忐忑”两字,“心上心下”,多形象啊!  相似文献   

10.
“不,小凡卡不能走,他得信守自己的诺言!”“不,小凡卡必须走。太晚了,再不走,爸爸妈妈要着急的,再说公园也要关门了。”“不对,如果小凡卡走开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诚信的孩子了!”“不对,小凡卡已经做到了诚信。他信守了自己的诺言,一直在等待大哥哥们的回来,是那些大哥哥不守信用!”“小凡卡太老实了,怎么那么傻啊?要是我早走了,游戏本来就是玩玩的啊!”“老师,我觉得小凡卡应该走了。他可以让门卫转告那些大哥哥们,也可以直接去找大哥哥,告诉他们说我一直在等你们,我遵守了自己的诺言!”……这是《品德与社会》学科中,《诚信真可爱》一课…  相似文献   

11.
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近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相似文献   

12.
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近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有劳大驾,请你为我们当裁判。”  相似文献   

13.
东方破晓,晨光熹微。黎明女神飘然下凡,从娇艳欲滴的红玫瑰近旁走过,看见花瓣上有三滴晶莹的水珠在向她招手,请她留步。“熠熠闪光的水珠,你们有何贵干?”女神驻足问道。  相似文献   

14.
孟子讲心,都是以“本善之心”作为出发点的,不动心就是不动摇其“本善之心”。它以“知言”和“养浩然之气”来使其实现。“知言”在于排斥不正之言,“养浩然之气”靠着由义和道相配合。告子也在讲不动心,但他是强使其心不动,孟子则是通过修养的工夫。多年来由于对这一理论的记载理解不同,颇多歧义,现试就原文予以剖解。  相似文献   

15.
孟子讲心,都是以“本善之心”作为出发点的,不动心就是不动摇其“本善之心”。它以“知言”和“养浩然之气”来使其实现。“知言”在于排斥不正之言,“养浩然之气”靠着由义和道相配合。告子也在讲不动心,但他是强使其心不动,孟子则是通过修养的工夫。多年来由于对这一理论的记载理解不同,颇多歧义,现试就原文予以剖解。  相似文献   

16.
一滴小水珠无忧无虑唱着歌儿来到一片汪洋大海。巨浪正在睡觉,被欢快的歌声吵醒了。他懒洋洋地睁开眼睛一瞧,原来是小水珠,他轻蔑地对小水珠说:“你这个小家伙,怎么搅我的美梦?”小  相似文献   

17.
中师物理第三册181页,谈到“光的全反射现象,在自然界中经常可以看到。露水或喷泉的水珠,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就是光在水珠内发生全反射的缘故”。此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 1.各种形状的水珠都能“格外明亮”吗? 2.一定要在太阳光“直接照射”下,水珠才“格外明亮”吗? 3.能否用光路图进行具体探讨呢? 首先,用球形玻璃和椭球旋转体玻璃进引观察。发现球形玻璃就不显得格外明亮,只有椭球旋转体玻璃才显得“格外明亮”。  相似文献   

18.
力学主要是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而功的概念是对“力和运动”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学习“能及其转化”的基础知识.功的原理是正确理解“机械作用”和解决机械问题的重要理论.本文就“功和功的原理”的相关知识解析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准确理解“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了成效,物理学上就说这个力做了功.理解功的概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物理第一册封面正中有一彩图 ,封底又加以说明 :“水珠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通过水珠可以看到另一侧花朵的像 ,这些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无独有偶 ,课本第六章习题 ,99页第 6题谈到 :“把一张透明塑料纸铺在桌面上 ,用筷子在塑料纸上滴一个水珠 (直径 5mm)双手平拿着塑料纸 ,透过水珠看纸上的字 ,字是放大了还是缩小了 ?看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小水珠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物理教研组教师看着这两道题 ,对小水珠的成像情况产生了异议 ,有说成的是实像 ,有说成虚像 ,各有各的道理 .那么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们对此进…  相似文献   

20.
就明代中晚期文学的整体倾向来说,“以情反理”是其特点。“理”,简单说就是伦理,就是为全社会所承认的某些道德规范。其实每个时代都讲究“理”,唯明代的“理学”,以儒家道德为教条,被一批“讲理”的道学先生为取悦当道而绝对化,就弄得有点不合“理”了。譬如说公款不得贪污挪用,可以看做“天理”,贪污挪用是“人欲”所致,那么“存天理、灭人欲”无可厚非,但如果绝对化到认为凡追求财富即为“人欲”而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