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许多动物被写得特别有灵性,这是作者悉心观察与描绘的结果。作为初学者,却常常是“蜻蜓点水”,写不出贯穿全文的诗情画意,这正是平时缺乏观察或不甚观察的表现。怎样才能更好地写出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呢?一、善于观察。1.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特点。在观察中,首先要根据观察的目的来选择观察对象。确定了对象后,就要认真观察其外部特征。我们写常见的动物,首先就要抓住它们的外形特点,写出动物的头、躯体、四肢,写出它们的鲜明特点来。2.了解动物的习性特点。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它们的生活习性也是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2.
骏马、猛虎、狼群,猫咪、信鸽、燕子……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世界因为有了这些精灵,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世界,观察一番。一、观察外形,抓住特征若想使某种动物活灵活现,个性特征鲜明,写作之前就必须仔细观察,善于比较。尤其是注意观察动物的毛色、头形、耳朵、眼睛、嘴巴、鼻子、胡须、四肢等,找出每个局部的特点,并且将这种动物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一些区别,这样就能准确而生动地介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的习作中,要是描写一种动物,首先要介绍一下它的外形,也就是这个动物长什么样子。一般情况下,我们要重点描写它头部的特点,然后是四肢、尾巴、毛色,等等,要从颜色、形状、特点等方面把动物的外形写清楚。要写好动物的外形,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在描写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动物各部分的特点来写。  相似文献   

4.
[习作要求]写好一种动物要抓住其外形和动作的特点,并恰当地使用过渡句,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名师导写]这是一次学写动物特点的练习。要表现动物的特点,少不了对它的外形、动作进行观察和描写,所以应从以下三点入手:一、留心观察。认真仔细地观察,把事物真切的形象印入自己的脑海中。观察时要注意:1郾分解。就是把一种动物分解成几个部分。比如观察一只小白兔,就不能只看到它是只兔子,还要分别观察它的耳朵、眼睛、嘴、皮毛、尾巴等各个部分,并且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如:由总到分,由上到下等。2郾抓住特征。就是要观察清楚各部分是怎…  相似文献   

5.
鲸的自述     
<正>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四单元:抓住特点介绍动物一、各种动物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同学们在写作时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争取给读者留下鲜明的、与众不同的印象。二、要准确、生动地介绍动物的特点,就必须对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仔细观察,深入研究。同学们可以回顾学过的课文,想一想,哪些文章是写动物的,你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写作方法。三、在写作时,同学们要仔细观察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用明白、生动的语言,介绍给别人。即使是狗、猫、鸡这些最常见的动物,也  相似文献   

6.
《写一种动物》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二的习作话题。本次习作要求是:请你认真观察一种动物。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有时要反复观察。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为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适当地打比方。  相似文献   

7.
大家喜欢逛动物园吗?你眼中的动物园是什么样的? 或许有"可可豆"会说,动物园是让大家近距离地观察动物、接触动物、了解动物的地方,我们能在这里获得与动物有关的知识.一颗热爱动物的种子,往往就是通过动物园悄悄埋进我们心里的. 在动物园里工作的叔叔阿姨则告诉我们,动物园还有更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设计理念习作指导以观察和体验为突破口,让学生走进小动物,在交流观察发现、引导言语表达、再现精彩画面等系列学习活动中,全方位、多角度地体验小动物的特点,达到眼中动物可亲可爱,笔下动物活灵活现的目的。习作讲评以展示和交流为契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修改自己的习作,享受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一、亲近小动物,交流观察发现1.谈话导入。同学们,动物与我们人类共同构建了我们这个和谐的大家庭,它们是我们的朋友。近来学习“作者笔下的动物”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生动精彩的画面,大家不约而同分别到田间地边、公园草地或“动物世界”与动物…  相似文献   

9.
<正> 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家燕筑巢……这些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但要在生物课堂上恰巧观察到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实为不易。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菜青虫和家蚕在课堂上观察动物的"先天性行为"。1菜青虫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它们生来只吃十字花科的植物,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观察从未摄食的幼虫如何本能地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千奇百怪,那如何把自己喜爱的动物介绍给别人呢?一、善于观察,抓住重点。从整体到部分,首先我们要观察动物的整体模样,然后再从头到尾认真细致地观察它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头部、尾部、四肢的形状、特点、颜色,这样才有可能对动物有一个完整而正确的印象。从静态到动态,动物千姿百态,有的飞,有的跑,有的跳,有...  相似文献   

11.
去动物园春游后,孩子们萌生出"在幼儿园造个动物园"的想法.经历了班级讨论、初步尝试、与大师对话、交响乐团之旅和再创作后,一场名为"疯狂动物城"的艺术作品展诞生了. 难忘的春游 今年的春游是去动物园.在动物园,孩子们好奇地观察各种动物,热情高涨地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发现.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讨论话题依旧离不开动物.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都很喜欢动物,有的还亲自饲养动物,可是,有的同学写起动物来却一点儿也不生动。那么,怎样才能让动物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把动物写“活”呢? 一、仔细观察  相似文献   

13.
动物行为即动物的动作或者是动作的变化 ,是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动物对环境的反应 ,是对环境条件改变的适应活动。动物为了生存 ,必须不断地行动。比如 ,取食、饮水、逃避、繁殖等等。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行为的观察方法 ,以加强对动物行为的理解和认识 ,建立动物行为都是动物适应环境以利于自身存在的行动的概念。1 草履虫动性行为动性行为是动物最普通的一种适应行为 ,它是由某一特定环境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无方向性运动。动物通过没有方向性的随机运动 ,最后找到适合于它们活动的环境。动性是较低等动物调整自己空间位置的最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起动物,学生总是兴奋不已,灵巧活泼的小猴、会唱歌的小鸟、能看家的小狗、捉鼠能手小猫……都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动物园里最多的游客也是小朋友,有很多人还喂养过小动物,动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动物呢?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描写得具体。观察的时候一般可以从外形特点、生活习性、自己的感受这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儿童天生就是画家,他们喜欢任意涂鸦,是那样的稚拙可爱。怎样让儿童的这一天性在习作中发挥作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呢?一、画中观察“新课标”在习作要求中强调,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教材也相应做了大量安排,如苏教版第九册习作5“写一种动物”,要求抓住动物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复观察。当以习作要求学生时,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视为负担,能完成任务的很少。于是,我利用儿童天性喜爱画画的特点,提前半个月要求学生跟踪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用简笔画画出这种动物的形…  相似文献   

16.
[引导文]我们写看图作文经常遇到画面是动物的看图作文。怎样写好画面是动物的看图作文呢?一、观察图画,抓住特征。我们知道,图画是看图作文的主要内容。写画面是动物的看图作文,要认真观察图画,看清画上有什么动物,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抓住动物的具体特征。因为动物的  相似文献   

17.
正习作要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习作2":请你认真观察一种动物。先观察它的外形,看看每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再观察它的动作。观察动作要仔细,要有耐心,有时要反复观察。比如小鸡吃食、公鸡打鸣、鹅鸭凫水、猴子嬉戏、鸟儿飞翔等。然后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适当地打比方。当然也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拓展思路大家都见过动物,但是见过不等于观察过。动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走的爬  相似文献   

18.
细菌是植物还是动物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菌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神气活现地运动着,而且它们缺乏叶绿"素.大多数不能像高等植物那样自己制造食物,因此有人认为细菌是动物.那么,细菌到底是植物还是动物呢?实际上细菌是植物而不是动物。因为细菌和一些已被大家公认为植...  相似文献   

19.
一、指导观察、引发兴趣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也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我们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春天带着孩子走出校园,去寻找春天对景物进行观察;风雨中对人物进行观察;观看电视片<人与自然>或<动物世界>时,对动物进行动态和静态下的观察等,都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观察的基础,写下来并非难事,所以,写作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满天真童趣地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20.
陆虹 《小学语文》2010,(1):89-91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动物,能抓住特点来介绍动物的样子,并能说说和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2.能把自己熟悉的动物的样子文通句顺地写一写。 3.对观察动物感兴趣,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友好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