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霉菌是一种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进行繁殖的微生物,是档案库房内的主要污染菌之一.它不仅损害档案和图书资料,还会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气候高温多湿,特别是春夏两季雨量充足,相对湿度大,适宜于微生物的繁殖,各种霉菌也大量滋长。大气中飘浮着各种霉菌的孢子,当它散落在精装图书表面时,得到了漆封面的某些涂料作营养物质,又遇高温多湿的气候,孢子即萌发成菌丝,菌丝与孢子梗聚集成菌落,呈绒毛状或棉絮状蔓延在图书封面上,致使大量精装书发霉起斑点。  相似文献   

3.
<正>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霉菌的防治是一个非常重要又比较难办的工作。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菌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有生存的环境,菌就会繁殖生长。霉菌有很多种类,常见的霉菌有毛霉、青霉、黑霉等.这些霉菌和菌丝体平时可悬浮在空气中,当档案库房中湿度和温度适宜时,菌丝体一旦降落在适合生长条件的档案上,  相似文献   

4.
档案和古籍善本制成材料本身含有霉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其上的霉菌孢子就会生长繁殖,对档案和古籍善本的长久保存造成危害,严重影响其价值。  相似文献   

5.
档案和古籍善本制成材料本身含有霉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附着其上的霉菌孢子就会生长繁殖,对档案和古籍善本的长久保存造成危害,严重影响其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国纸质档案霉菌种类与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国纸质档案霉菌种类与分布调查陶琴,徐同根,冯惠芬,荆秀昆,刘毅锋霉菌是危害档案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长期以来档案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霉菌分布广泛、繁殖迅速、代谢旺盛,当温湿度等环境条件适宜时,就会在纸张等材料上生长繁殖。受霉菌危害的档案,会产生大小...  相似文献   

7.
空气中的灰尘往往吸附有大量的霉菌孢子,一旦进入库房,就会以底片上的明胶为营养物,在底片上滋生繁殖。灰尘与底片接触,与底片之间摩擦,使得底片表面划伤产生划痕,同时灰尘吸附在底片表面,使胶片影像模糊不清。所以,库房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外,应定期对库房进行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档案、图书等文献的保护技术工作中,文献载体的去酸、防霉等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也是投入大、效果差的工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关键是在文献载体的生产过程中去除或添加抑制对文献载体的耐久保护产生作用的物质.如在纸张生产过程中添加一种物质,抑制纸张中的酸性物质;在胶片生产中更换胶片中容易产生霉变的明胶等.如果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自然界找出一种替代物质,这种物质既应具有抗氧性、抗辐射的作用,又具有抑制和杀灭真菌、细菌、霉菌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朱兰英 《兰台世界》2004,(12):18-19
霉菌属于真菌,是危害档案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档案长霉是一个自然现象,对档案的寿命威胁很大,它不仅破坏档案制成材料,影响阅读,而且有些霉菌可以产生有害的毒素,是档案保管工作的大敌。随着进馆档案库存的时间逐渐增长,数量日益增多,档案霉菌的防治与研究是档案保护技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微波对霉菌的作用效果。笔者进行了微波对霉菌孢子、霉菌菌丝以及胶片上霉菌的杀灭效果实验,模拟不同环境下微波对不同生长阶段霉菌的作用情况,运用拍照等表征手段记录实验结果。依据实验现象,从生物、化学等角度研究、分析微波对霉菌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微波对霉菌的作用效果.笔者进行了微波对霉菌孢子、霉菌菌丝以及胶片上霉菌的杀灭效果实验,模拟不同环境下微波对不同生长阶段霉菌的作用情况,运用拍照等表征手段记录实验结果.依据实验现象,从生物、化学等角度研究、分析微波对霉菌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2.
《兰台世界》2014,(Z3):85-86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档案害虫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害虫繁育和危害的条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达到无公害治理目的。一、微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档案有害微生物主要依附于空气中的尘埃进行传播。他们随着空气飘动,漂浮到档案库房内,一旦落到档案上,如周围环境适宜便迅速生长、繁殖。霉菌是危害档案最普遍的微生物,档案制成材料是霉菌寄生基质,这只能说明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任何物质运动的能量转换和时空变化都有一个周期性的循环发展过程。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这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循环。超循环是指一种较高等级的循环,这种循环把各个催化循环联系在一起,使循环的每一个要素既能自我选择、自我复制,又能对下一个新要素的产生起助催化作用,从而引起自然界物质运动能量  相似文献   

14.
晓清 《现代声像档案》2007,9(1):I0041-I0041
随着春夏季节的到来,雨水开始增多,天气也变得潮湿和闷热,湿润的空气对数码相机等摄影摄像器材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因为DC主要是由光学器件和电子元件组成的,当DC长期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下使用和保存时,镜头等光学部件就容易滋生霉菌,而由于镜片的表面都有镀膜,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霉菌在镜头的表面分解膜的成分,产生点状或丝状的霉斑,  相似文献   

15.
档案入库前的杀虫消毒是确保档案安全和延长档案寿命的一项重要工作。众所周知,入库档案如果未经杀虫消毒处理,那么某些被害虫、霉菌侵染的档案就会将害虫或其虫卵、霉菌带入库房。一旦条件适宜,害虫、霉菌将在库房内大量繁殖,甚至通过管道蔓延至其它库房,造成极大的危害。轻则档案孔洞丛生,残缺不全,霉迹斑斑,重则档案霉烂,甚至被蛀成碎片、纸屑。档案入库前的杀虫消毒办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药剂跟害虫、霉菌有机体进行接触,造成其内部组织的破坏,产生病理变化,进而引起生理机能的变化,直至死亡。化学方法能够…  相似文献   

16.
霉菌具有分布广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适宜的环境温湿度条件下,容易在纸张等材料上生长繁殖并加速材料的老化,严重时导致纸张粘连。因此,研究霉菌对档案的危害和防治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论述了常见霉菌种类对纸张材料的危害和霉菌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图书资料消毒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因为,图书资料被有害或致病微生物污染后,不仅图书资料受损,而且还会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笔者从部分发霉的图书资料(包括档案材料)上,初步分离的霉菌种类,已有10多个属,60余种。其中,有些霉菌,能产生霉素或致癌物质。例如,黄曲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构巢曲霉会产生杂色曲霉素;桔青霉会产生桔青霉素;黄绿青霉会产生黄绿青霉素;园弧青霉会产生环并偶氮酸;黑葡萄穗霉会产生葡萄穗霉毒素;绿色木霉会产生木霉毒素等。以上毒素都可能会引起肝脏、肾脏、神经以及造血组织的病变。此外,曲霉属、青霉属中的某些菌种,亦可侵犯人体引起湿疹性皮肤病。因此,图书消毒,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臭氧对档案灭菌效果及对纸张物理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微生物检测常规方法 ,对室内空气中霉菌、孢子进行臭氧处理 ,验证臭氧的作用 ,并观察臭氧对档案表面和内部霉菌的灭菌效果 ,同时测定了臭氧对纸张抗张强度、耐折度和字迹色差的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照相底片背涂层极易滋生霉菌,严重影响底片记载影像的完整性与清晰度.运用次氯酸钠溶液去除霉变底片背涂层霉斑,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分光光度计对霉变背涂层去除前后的底片表面形貌、粗糙度和反射率进行表征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去除底片背涂层因霉菌繁殖形成的粗糙界面,消除霉变底片粗糙界面对光的反射导致洗印照片产生的白斑,且不会对底片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产生影响.该方法可有效恢复底片记载影像信息的清晰度与完整性,同时消除霉菌对底片的长期危害.  相似文献   

20.
霉菌对唱片危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对唱片的危害包括 :外观污染、唱片材料老化、音质变坏、噪音增大等。生霉唱片要经灭菌、去污处理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超声波清洗去污效果较好。唱片防霉措施以控制好唱片库房的温湿度较为方便有效 ,将唱片库房的温度保持在20℃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60 %以下可防止霉菌的繁殖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