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逆风成长     
它是一撮在墙角下从不被人关注的野草,它是一撮不起眼而坚强地生存着的野草。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角,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处,但却往往被人们忽略。  相似文献   

2.
鲁晓莉 《家长》2015,(1):46
我知道,那时的父母已经竭力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把我们的生活打理得甜一点,美一点。《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时,每周五晚上我都早早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一道道美食,品读着一个个美食背后的故事。同时,我也不由得回想起自己记忆中的美味。春季里,田里的野草与麦苗一起疯长,父亲领着放学回家的我们姊弟几个到田里拔野草,挖野菜。新鲜的野草给家里的小羊解解馋,新鲜的荠菜则被我们留下,将枯叶择掉,淘洗干净,拌上面粉,放到锅里  相似文献   

3.
农耕之路     
《红领巾》2008,(4):35-39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山野中,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树上的野果、地上的野草、天上的飞禽、山间的野兽都是他们的口粮。  相似文献   

4.
我们不能轻易地相信鲁迅对作品主旨的自我表白,《我的失恋》不同于普通的打油诗,它有严肃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出鲁迅与传统文化诀别的原因,诀别的勇气以及诀别时的心态。作品的风采格调、情感倾向与《野草》中的其他篇目基本一致,它是《野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心灵的真实记录。在创作《野草》的心理机制中,有三个因素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三个因素是早年的生活经历、创作时的心灵苦闷、对宁静生活的渴求。对作家的创作心理机制进行剖析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能轻易地想念鲁迅对作品主旨的自我表白,《我的失恋》不同于普通的打油诗,它有严肃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出鲁迅与传统文化诀别的原因,决别的勇气以及诀别时的心态,作品的风采格情感倾向与《野草》中的其他篇目基本一致,它是《野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关于鲁迅《腊叶》写作心理的探讨张天定《腊叶》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风格独具的优美抒情散文诗,写于1925年12月26日。和《野草》一样充满着诗情和意境,感情深沉,内蕴丰富,尤其是它的写作心理,更值得我们把玩,本文试予探讨之。散文诗集《野草》是...  相似文献   

8.
野草的发展历程和精神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诗集《野草》被鲁迅命名为“野草”绝非偶然。从“野草”来解读《野草》,解读《野草》中的其他篇章,也许能更深刻理解《野草》。倘若抓住了“野草”的发展历程和精神特征,就会更直接地掌握《野草》中鲁迅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青春爆米花     
全班整整56个人,我们这“一撮”算得上火爆,笑得火爆,学得火爆,侃得更火爆。因为咱们这“一撮”的伙计特爆:排头的是像个孩子的child,接着是带着少女纯情的玉婷,然后便是一个天天笑得要死要活的我和我那表面“温文尔雅”的同桌,最后再加上胖得像个秤砣的胖子和他的同桌兼partner,被我们美其名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不能轻易地相信鲁迅对作品主旨的自我表白,<我的失恋>不同于普通的打油诗,它有严肃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中我们可以推测出鲁迅与传统文化诀别的原因,诀别的勇气以及诀别时的心态.作品的风采格调、情感倾向与<野草>中的其他篇目基本一致,它是<野草>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高赣 《初中生之友》2010,(35):44-45
<正>所有人都说它是一株野草,一株不起眼的、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野草,因为它一如所有的野草般,平庸而渺小。可是它不相信,它不相信自己只是一株野草,它清楚地知道自己:我不是野草,我是一株百合!可是没有人相信它的话,也没有人愿意听它诉说。  相似文献   

12.
野草水花生     
水花生是一种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 ,叶对生 ,茎光滑 ,中间还空心。它的学名是什么 ,我没有去查 ,只在一本学生课外读物里看到叫它喜旱莲子草。这名字表明这种野草“喜旱” ,而实际上它却偏偏“喜水” ,不然我们就不叫它“水花生”了。它是一种水陆两栖的野草。这种野草生长迅速 ,藤蔓极易蔓延 ,在地里 ,一不留神 ,它就能把作物掩到在由它织成的“网”下而置其于死地 ;在水中 ,它可以长得不顾一切而让河道拥塞。据说这是一种外来植物 ,竟和日本侵略者有关。老人们说 ,这种野草是日本鬼子打到上海后带过来的 ,是他们专门用来喂军马的 ,所以我们…  相似文献   

13.
张国江是我国散文界中一位后起之秀,他的散文往往取材于细小的生活场景,不显露的山村角落,平实朴素的街头巷尾,却也能够以小见大,给人一种读了之后朵颐愉悦的新鲜感。其散文《寸草心》就有这种特色。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向我们叙述了野草以仅达一寸的区区“身躯”,帮助人们度过难关却又毫不张扬的伟岸事迹。行文描述野草数量多、作用大、不起眼等显著特点,令人读后难以释卷。数量多,给原野装扮出一片美丽作者开门见山向我们描述了自己回到家乡必定要去“看望”那些野草的情景,这不仅仅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很多回忆,更重要的是,它使“辽阔的…  相似文献   

14.
野草,没有枯萎也不会枯萎野草,有常青的记忆它走进了陵园走进了不朽至今,向我们深情地摇曳在高山密林和没有阳光的沼泽在革命饥肠辘辘的年月野草曾养活一支队伍曾和我们的民族共赴艰危  相似文献   

15.
鲁迅曾经说过,他的哲学思想都在《野草》里。因此,要深入了解鲁迅,不能不读他的散文诗《野草》。《野草》写于五四运动的落潮期,它反映了鲁迅思想矛盾的内心炼狱。当年的战士“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自选集自序》)目前,一切是这样沉郁、苍凉。于是,我们的诗人唱出了“寂寞新文苑,平安  相似文献   

16.
3月23日 晴 小时候最喜欢的野草是蒲公英,因为它是离我们最近的玩伴。 乍暖还寒时候,寒假悄然而过。  相似文献   

17.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腊兰,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粒被人遗忘的种子落在田埂上农夫的赤脚一脚将它踏入泥土里它和野草一起萌发它和野蒿一起长高它也受到野花的嘲笑一棵被人遗忘的禾苗每一天它都对着太阳微笑它知道它不是野草它是一棵品种优良的水稻它知道它的稻穗将和夕阳一样金黄一个秋日的黄昏田埂上一大串金黄的稻穗垂向大地如同割稻子的农夫的腰弯得低低田埂上的金黄@张金华$湖北蕲春一中~~  相似文献   

19.
对于植物,只要能够长出绿枝绿叶来,我就喜欢,即使它是一棵被人遗弃的野草。——题记  相似文献   

20.
《野草》浓郁的诗情和深邃的哲思引起了学术界阐释的强烈兴趣,然而由于其文本的朦胧、晦涩及阐释者方法的限制,目前对《野草》的阐释并不尽如人意,有的陷入玄学,有的简单比附。《野草》中有哲学,但那哲思是融在生活的广阔海洋中的盐,有味而无形;《野草》中有象征,但那象征也不单单指向社会批判,而是同时指向深刻的个人解剖。所以,只有从作者的生存体验入手,结合《野草》文本并兼及与之相关的互渗性文本,才能品得《野草》的真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