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比水辫人物: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阮小七,绰号“活阎罗”,是梁山英雄中第三十一条好汉。阮小七在阮氏三雄中年纪最小.跟随两个哥哥行走江湖,干下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黄泥冈和晁盖等用药酒麻倒青面兽杨志,劫了生辰纲。浔阳江上救宋江,打败官军.梁山泊里驾舟踏浪,先打败何涛,再打败高俅,水中的功夫,令梁山好汉们刮目相看。卡洛斯虽没阮小七性情刚烈,但在场上也是风风火火,凭借自己的特长取得了众多荣誉。  相似文献   

2.
对比水浒人物: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阮小五,阮小二之胞弟,为人精明强悍、爽快利落。粱山入伙后为四寨水军八头领之一。“短命”一说,并不是指西马克在哪场事故中一命呜呼了,只是当初风光一时的西马克转到勒沃库森后,却很少有首发出场的机套,着实让人不爽.故将其与短命二郎阮小五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3.
对比水浒人物:地魔星云里金刚宋万 宋万,梁山泊的元老,早先和王伦、杜迁占梁山为王,武艺平常。王伦被林冲杀后,宋万仍留在梁山,被封为步军将校第十名,是梁山第八十二条好汉。随宋江征讨方腊时,宋万战死。扬·科勒,站在足球运动员中间出类拔萃,魁梧的身材犹如金刚一般。  相似文献   

4.
对比水浒人物:地佐星小温候吕方 潭州人,因贩生药折了本钱,流落山东.占据无影山打家劫舍。因被花荣的武艺震慑,归顺了宋江,上梁山后为守护中军马军二骁将之一。后随军征讨方腊时,被滚石砸死。吕方神勇堪比吕布,而小罗纳尔多的神勇大有二者之风。他是巴西最有潜质的年轻选手。19岁时在美洲杯上一鸣惊人,被看作未来最有前途的球星。  相似文献   

5.
武艺是古人对武术的总称《三国志·刘封传》中有“武艺气力过人”的记载,说明“武艺”一词出现很早。《续文献通考》中有“练胆、练艺”之语,其中“练艺”即指练武。《古今图书集成》中有“精诸家武艺”一说,其中“诸家”之词说明武艺的发展是多元的,如军事武艺、民间武艺,细分起来还有南北各派、内家外家等。到我国唐代,由于武举的创立,武艺出现了全面发展的势头。 武举始于唐朝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废止,历时1201年。武举分内堂考策论(即理论考试)和外堂考武艺。我国唐、宋、金、明…  相似文献   

6.
对比水浒人物:天慧星拼命三郎后秀 金陵建康人,随叔父到蓟州贩卖羊马,叔父死于途中折了本钱,流落蓟州卖柴为生。后与杨雄同上梁山入伙,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脾气暴躁、铲断凶狠的维埃拉往往一上场就拉开“舍我其谁”的架势,即使受伤也要坚持比赛,他高强的武艺和拼命的精神不仅鼓舞着队友的势气,同时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对比水浒人物:天牢星病关索杨杨雄,梁山十员步军头领中排行第七,是梁山第三十二条好汉。杨雄原来是蓟州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病关索”、后杨雄在征讨方腊的途中病死。杨雄是一表人才,巴乔是意大利美男,而且巴乔诸多的坎坷经历,使他有着挥之不去的忧郁气质。  相似文献   

8.
对比水浒人物:地僻星打虎将李忠 李忠原来是江湖上使枪弄棒卖药的,是教史进武艺的开手师父。李忠路过桃花山时,被周通拦截,李忠打败了周通,上桃花山坐了第一把交椅。呼延灼攻打桃花山,李忠同周通请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相助,后一起归顺了梁山,做了步军将校第八名,是梁山第八十六条好汉。艾尔顿所在的不莱梅虽然没有取得德甲冠军,但这个身材矮胖的巴西射手却是强敌的克星。  相似文献   

9.
对比水浒人物:天暴两头蛇 解珍 登州人,猎户出身.手使钢叉.武艺惊人,因被毛太公陷害押在登州牢里,后为孙新等人所救。上梁山入伙后.为山寨步军十头领之一.奥坎和埃姆雷虽然不是亲兄弟,但他们却关系密切。人们也常常将两人联系在一起,他俩在土耳其国家队都是主力中场.并且共同效力国际米兰,在足坛的矮脚虎里他们是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对比水浒人物:地短星出林龙邹渊 邹渊是邹润的叔叔,自小喜欢赌钱,闲汉出身,性气高强,不肯容人,有一身好武艺,江湖上人唤“出林龙”,和侄子年岁一般,在登云山落草为寇,聚众打劫。被孙新请去营救解珍、解宝,后来入了梁山,被封为步军将校第十二名,是梁山第九十条好汉。从造星工场阿贾克斯投奔豪门国际米兰,范德梅德终于走进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这条出林龙将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骄人身姿。  相似文献   

11.
《武艺诸谱翻译续集》是《武艺诸谱》之后,朝鲜王朝编撰的第二部汉文武籍,蕴含着丰富的武艺史信息。因发现较晚,朝鲜史料鲜有提及,韩国学界大多浅尝辄止,我国学界亦无从所知。通过对《武艺诸谱翻译续集》原本及中朝史料的文献学分析和历史考证可知,《武艺诸谱翻译续集》是万历援朝战争结束后,朝鲜为防倭御胡,以《练兵实纪》《纪效新书》《万宝全书》等中国武术古籍为参考,收录青龙偃月刀、夹刀棍、钩枪、拳法、倭刀5技的武艺教材。与《武艺诸谱》辑录的武艺势法完全出于《纪效新书》不同,《武艺诸谱翻译续集》所辑武艺势法来源更为丰富,体现了朝鲜武艺从“模仿”到“创新”的转化历程。《武艺诸谱翻译续集》是传播中华武艺的重要载体和中朝武艺交流的历史见证,亦是观照中国武术文化海外流播的异域之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逻辑、综合、归纳等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古代马背武艺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将古代马背武艺主要划分为:马射武艺;马背长兵武艺;马背短兵武艺。这三种马背武艺在用途、功能和武技方面各有特色,并在不同的朝代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武当拳是以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为主的,内含武艺与道艺。练道艺,必须先练武艺。武艺以技击搏斗取胜为输赢,道艺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为本。武艺必  相似文献   

14.
先父马凤图先生(1888——1973),一生潜心于中国古典武艺的继承、挖掘和整理,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心血。在所有的古典武艺中,他最看重的是六合大枪,对之用心最多,用力最勤,成就也最突出。他认为,我国古代的武艺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古代武艺往往因时因地消长起落,从而形成种类繁多、民族与地域差别很大的多元结构。又经过近代以来武艺性质的剧烈变化,以致后代的人们已经很难了解古代武艺的庐山面貌。进人现代,在品流庞杂的武术兵器群体中,许多亲兵及其演练形成,其实只是徒具外观的武术器械运动…  相似文献   

15.
武术古籍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东传朝鲜半岛的重要载体,在中朝武艺交流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为探明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传播的时间、路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在归纳中国武术古籍代表书目的基础上,对古代中朝史料展开文献学分析和历史考证,并通过韩国相关数据库以及朝鲜《武艺图谱通志》所列参考书目,检索朝鲜正史与经籍所涉中国武术古籍的信息。研究表明,壬辰倭乱爆发后,朝鲜为改变武备废弛、兵力羸弱的不利局面,通过赐书、赠书、购书等途径慕求中国武术书籍,购书是中国武术古籍东传朝鲜半岛的主要渠道。绝大多数中国武术书籍于16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东传朝鲜半岛,对朝鲜武艺发展影响深远,促进了明清武艺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奠定了朝鲜武艺发展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朝两国的武艺交流。中国武术古籍在朝鲜半岛的传播,是在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武艺圈内发生的文化转移现象,亦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泽被四方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6.
精彩回放 半个月内夺三金王天凌的外号叫“阿盖”,是“天灵盖”的简称。队友当初发明这个称号一是谐其“天凌”之音,二是褒其心慧身灵,如同天造。这回,“阿盖”真是“盖”了,半个月内参加了两场  相似文献   

17.
国弈会 潘帕斯雄鹰(先胜)梁山好汉 智多星吴用 (2003年7月20日弈于弈天网) 五七炮不挺兵对屏风马左炮封车 “大利昌杯”团体邀请赛已进行到了第六轮(共七轮),现在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有夺冠可能的队伍有国弈会、梁山好汉、广东东湖棋院、流星堂、华工联队、加拿大多伦多,共六支之多!这一轮,这几支实力强劲的队伍将不可避免地捉对厮杀。排名暂居首位的国弈会与作风硬朗的“梁山好汉”相碰一场激战即将打响…… 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马2进3 4、马八进九 卒7进1  相似文献   

18.
两宋史称弱宋,建国的三百三十年间,北方民族的入侵连年不断。终宋一代,可说边患不绝,战争频繁,民族矛盾异常尖锐。为抵御辽、夏、金、蒙古的侵犯,适应战争的需要,两宋朝廷对于军队的武艺训练十分重视,督促也非常严格。 宋朝对军士的武艺训练,制订过多种标准。北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诏颁河北诸军教阅法:凡弓分三等,九斗为第一,八斗为第二,七斗为第三;弩分三等,二石七斗为第一,二石四斗为第二,二石一斗为第三”(《枫窗小牍》)。南宋孝  相似文献   

19.
应积极恢复长兵比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武艺重兵械,而现代武艺重拳法,这是古今武艺最大的不同之处。古代兵械形制繁复,有时代上的不同,也有民族和地域间的差别,因此至迟到南宋时,便有了“十八般武艺”之说。当然,这是极言其式样繁多而武艺结构复杂而已,并不是一个有严格意义的概念。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地考察古代兵器,就不难看出,虽然确实存在式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居民物质生活的充裕,必然刺激人们进行精神产品消费和精神境界提高的现实需要,必然催生新的艺术形式如套子武艺的诞生。不断增加的市民成员,对于精神产品消费种类的增加和精神产品呈现形式的更新有了新的要求,武术也出现了娱人耳目的套子武艺。内敛含蓄的套子武艺迎合了宋人审美趣味的变迁,同时也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套子武艺借助技击想象的成套动作展示艺人的搏击激情,在艺术类型上属于表现艺术。套子武艺极其重视武术技术的整体感悟,重视艺人的道德品质,认为身心修炼首重磨炼心性,在情感方式上属于内蕴文化。宋代的套子武艺,从其审美阶层上来看,它是一种城市平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学者普遍认同武术套路形成于宋代的观点,而至于宋代武术套路的历史成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鉴于此,本研究在探讨宋代武术套路历史成因的基础上,进而试图对宋代武术套路进行文化定位,为行家学者研究宋代武术套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