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胡人形象是唐人小说人物类型之一。唐人小说具有传奇美学特征,胡人形象虽然在唐人小说中并不占重要篇幅,但同样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通过对胡人形象的外貌特征、身世背景、方术技能的考察,认为胡人形象具有奇幻色彩,与唐人小说的传奇美学正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狐是中国文学中常见的一种文学形象。在唐代小说中,有关狐的故事众多,狐的形象也比较复杂。唐代小说继承了六朝志怪的特点,塑造了一批媚人、害人的妖狐形象,但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新,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塑造了一些助人、帮人的人性化的狐形象,这对《聊斋志异》等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狐形象的演变过程中,唐代小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宋文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身份、性格、行为模式上都与前代的文言小说不同。但无论是市井女性形象、守礼女性形象、情欲女性形象,或是复仇女性形象,都是小说作者在对现实中的人进行道德上的教化,而这一创作动机是受了南宋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虽然是一部以男性形象为主的小说,但也塑造了七十多个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在小说叙事结构、情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她们是围绕男性人物展开的故事里的一个个叙事因子,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5.
解读才子佳人小说的男权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子佳人小说以“才子”“佳人”为主人公,演绎他们的婚恋故事。虽然才子佳人小说中描写了一群光彩夺目的“佳人”形象,呈现出女强男弱的两性格局,但它仍然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可从小说中对“佳人”形象的描写和婚姻状况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小说中的女性叙事往往会塑造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拼搏成功的女性形象,借此唤醒女性的性别意识和主体自觉。然而,女性叙事也会陷入一种困境,主要体现为在男性权力场域中,女性试图挣脱男性权力的束缚,但途径是“矮化”部分男性形象,结果是获得男性共识中的权力。本文以《后翼弃兵》为例,分析小说中成为“女王”的女性形象以及被牺牲的母亲形象,讨论小说中女性叙事呈现的困境,并探索小说以国际象棋为媒介反映女性性别困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表面上看,《沉静的美国人》是格林"第三世界"小说的继续,但实际上是一部以美国为"他者"的小说,不同于传统欧洲文学中由于缺乏知识和教养而无知的美国人形象,小说塑造了一个由于意识形态狂热而无知的新派美国人的形象。通过这一形象,小说对战后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试图揭示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交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中贾政形象的生活原型是清代江宁织造曹寅,但贾政形象与曹寅的满腹韬略、文采风流相去甚远.其原因就在于小说原作者是曹寅过继的儿子曹颜,他未能接任江宁织造,故对曹寅多有不满,因而塑造了平庸的贾政形象,而曹雪芹只是小说的修订、评点者.  相似文献   

9.
郑海凤 《学语文》2014,(6):49-50
魏晋志怪小说以丰富多彩的神仙鬼怪以及神奇的传说异闻开中国小说之先河,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开端,影响深远。而《搜神记》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以其众多的蛇类形象为我们展示了魏晋人对于时事、世态和人情的观念和对于生命、道德和伦理的深刻思考。《搜神记》中关于蛇形象的故事共有三十篇,其中蛇形象以本相出现的故事较多,以幻象出现的仅有五篇,但每篇都为后世小说中蛇形象描写开创了范式,具有典型意义。《搜神记》中的蛇形象描写具有丰富的时代特色,根据出现的频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阐释。  相似文献   

10.
女性是严英秀小说中着力刻画的一类人物,而母亲又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类。严英秀小说中较为典型的母亲形象可以分为任劳任怨的慈爱的母亲、饱经沧桑的孱弱的母亲、奋不顾身的悲怆的母亲三类,她们都有美丽的外貌,为家庭为儿女付出一切。但这些母亲们延续着母亲的传统形象,缺乏对母亲形象更为深入的刻画。  相似文献   

11.
宋代李昉等编辑的<太平广记>是宋以前小说的一个集合,尤其是唐代小说.而历史上宋以前的朝代在对外交流上已经比较频繁,在小说里出现异国形象已经不可避免.<太平广记>里的胡人形象虽然并不算多,但从这些零星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在宋以前中国人眼中的胡人形象,从而探析出现这种形象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2.
明清小说中有众多不同的徽商形象描写,其中以"贪财吝啬"和"乐施助人"两种形象最为典型.通过小说与历史文献的比较,我们发现,小说中的徼商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徽商.但对现实生活中的徽商形象有夸张放大之处.小说中凡是塑造徽商"贪财吝啬"的形象时,往往将徼商作为故事的主角,详细描述其吝啬之态,贪财之形;但是在塑造徽商"乐施助人"的形象时,小说家们便有些吝惜其笔墨了.小说家们使徽商文学形象更趋于负面的原因虽有客观和主观的方面,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却影响了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对孙犁小说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多,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很少对孙犁小说中男性形象进行探讨,关于孙犁小说中男性形象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笔者试图从孙犁短篇小说男性形象这一角度切入,探讨他的小说中正面的男性形象特征。笔者认为,孙犁短篇小说中的这些男性形象有如下特点:平凡中蕴含着崇高,平静中隐含着刚烈,平淡中包含着浓情。  相似文献   

14.
宋代传奇中的“节妓”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妓女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一类人物,在唐传奇中就出现过霍小玉、李娃等深受读者喜爱的形象。在宋代传奇中,妓女生活仍是小说家关注的焦点。宋代小说家塑造的妓女形象不如唐传奇中的形象生动、可爱,但相对而言,这些形象也有优点,那就是更为真实,也更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60年代的合作化小说展现了合作化运动的过程,也写到了农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精神风貌,其中富农形象的描写尤其值得关注。富农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初合作化小说中最重要的反面形象,系统深入地考察这时期合作化小说中的富农形象,探究富农形象塑造的来龙去脉及其政策依据,揭示合作化小说中"富农"形象勃兴的原因,解析富农形象的特征,思考作家与社会时代、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及其富农形象塑造的成败得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的古代小说发展历程当中,由于封建社会制度长期的男权主义的影响,女性角色在小说当中一般都没有特定的"侠"类形象,由于当时女性的地位较低,很多小说都将侧重点放在男性角色上。唐代开始尤其是晚唐,小说中女侠的形象开始作为故事的主线。同时在当时的武侠小说当中,赋予了女性应有的地位。唐代的女侠形象比较突出,她们不仅才貌兼备、智勇双全,还侠肝义胆,情深意长。唐代小说的女侠形象开创了我国古代小说中人物塑造方式的先河,同时也为后世女侠小说中的形象塑造提供了先例。  相似文献   

17.
高鹏 《考试周刊》2010,(13):23-23
中国的小说史上有许多粗人形象.本文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粗人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以及在现当代小说中粗人形象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精怪小说由来已久,数量众多,成为小说中的一大类别.蒲松龄在精怪小说的创作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创新.创造出全新的精怪形象,使《聊斋志异》中的精怪小说达到了艺术上的最高境界。他对精怪小说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巧妙处理精怪形象身上的物性、神异性、人性的关系;赋予精怪形象高于人的品性;增强精怪形象的文化蕴涵;诗化精怪形象的生活环境:用趣笔.增强精怪小说的喜剧性:强化精怪小说的神秘描写,使小说产生强烈的神秘美。从而使精怪小说产生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小说以塑造典型形象为使命 ,优秀的作品大都以独特的人物性格而取胜。《水浒传》故事情节发展是无序状态 ,是由一个个出奇制胜的人物带动故事情节、推动矛盾发展。林冲、武松、鲁智深、宋江等人物形象逼真 ,特征非常鲜明突出。近期现代主义表现方法在小说中应用 ,故事淡化 ,情节错位 ,重感觉 ,凭藉意识流 ,但无论如何在作品中必须凸现人物形象。灵魂 ,是形象最高质点的呈现。小说的形象必须表现得“活”起来 ,活的重心应该是灵魂。生活中的人没有灵魂 ,就成了一个躯体 ,小说中的人物没有灵魂就是一堆文字。无论它是什么主题意义的小说、什么…  相似文献   

20.
唐冬萍 《文教资料》2014,(16):18-20
在当代文坛中,沈从文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独树一帜。沈从文小说中的众多女性形象中,既有清纯稚嫩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甚至沉沦到生活底层的少妇、妓女。这些女性形象用特有的生活经历诠释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本文从沈从文小说中女性的分类、特点及作者所采取的塑造方法等方面入手,论述沈从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