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我国关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面、受益面在不断扩大,很多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缓解了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这种经济资助实质的资助模式弊端凸显,对贫困生更为突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引领不够,为此,笔者提出"经济资助——精神引领——能力提升"的"铁三角"优化模式,从减轻贫困大学生最直接的经济困难问题到减轻对贫困大学生影响更深、更久远的心理问题,最终过渡到提升贫困大学生社会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婉 《科教文汇》2013,(27):172-173
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但国家及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仍然比较单一。要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确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建立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习帮助、素质拓展和人文关怀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婉 《科教文汇》2013,(9):172-173
目前,高校贫困生问题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但国家及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仍然比较单一。要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确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建立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习帮助、素质拓展和人文关怀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对于缓解贫困生在校学习的经济压力有明显的成效。但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偏向物质资助、无偿资助,容易忽略贫困生的心理精神需求、成长成才需求以及自助能力的培养。加强人文思考,构建多元、人性化的资助体系,充分发挥济困助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陈瑜 《科教文汇》2014,(34):180-181
当前,我国关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面、受益面在不断扩大,很多贫困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缓解了读书期间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然而,这种经济资助实质的资助模式弊端凸显,对贫困生更为突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引领不够,为此,笔者提出“经济资助———精神引领———能力提升”的“铁三角”优化模式,从减轻贫困大学生最直接的经济困难问题到减轻对贫困大学生影响更深、更久远的心理问题,最终过渡到提升贫困大学生社会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倾向于经济救助,往往忽略对贫困生精神情感、素质能力等需求的积极回应。人文关怀的欠缺窄化了资助育人功能发挥。资助育人工作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真正关怀贫困生的切实需求、促进其立志成才。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倾向于经济救助,往往忽略对贫困生精神情感、素质能力等需求的积极回应。人文关怀的欠缺窄化了资助育人功能发挥。资助育人工作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真正关怀贫困生的切实需求、促进其立志成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省市、各高校出台了各种对贫困生的资助政策,贫困生不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如何让贫困生在大学期间,摆脱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树立合理的求职目标,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促进贫困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强调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要将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袁雨茜 《科教文汇》2013,(30):165-166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不断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高校助困模式的不断发展显示出国家和社会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重视。但是,我国目前以高曝光率为特征的助困方式,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助困力度的加强.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带来新的问题:有的贫困生增加了精神或心理压力、有的贫困生养成了依赖习惯等等。如何在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健康成长的同时,保护好贫困学生的个人生活和隐私受到尊重,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经济条件贫困引发的诸多精神上的贫困,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完善。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是高等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通过对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表现特点与成因的分析,尝试对贫困生的“精神解困”工作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更加全面地做好贫困生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校贫困生资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求学的权利能否实现,高校稳定能否持续。而贫困生的认定又是资助工作的基础。通过审视学生的"贫困生认定申请书"可以发现导致大学生经济困难的原因,也可以发现名不符实的情况及其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精准化资助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受资助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就有许多问题涌现,如高校贫困生评定困难、贫困资助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贫困生出现心理困境,等等。为了更精准化地资助,我们提出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贫困生群体,建立信息化动态贫困生数据库,构建网络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平台等方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张亚丽 《科教文汇》2010,(16):172-173
目前,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的一线工作者,应该发挥自己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提高自身素质建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开展“朋辈教育”,加强贫困生心理指导,使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健康地完成学业,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5.
高校贫困生一般存在着经济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贫”问题。目前高校的资助方式基本上只着重解决经济贫困,而对精神贫困没有给予足够高的重视。本文分析了中国肯德基曙光基金的资助模式,认为这种资助新模式不仅通过提供助学金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而且还通过为受助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由肯德基公司与学校合作共同致力于改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资助新模式可在高校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在对贫困生进行生活上关心和经济上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并寻求对策.本文首先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其次剖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成因,最后提出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实施,使得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的人数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他们在学业、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政府和高校的重视。高校如何在做好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自强自立的品性、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各高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东北大学贫困生资助现状,在给予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困难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贫困生加强精神关怀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当今高校贫困生现状的分析,从物质资助和精神关怀的关系出发,指出单纯物质资助的缺陷、提出精神关怀的必要性、分析了加强精神关怀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对高校贫困生加强精神关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目前也建立了一系列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政策,与美国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相比,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侧重于"不以经济需要为本的资助",很多资助政策都是以学生的学业优异程度作为资助标准,使一些高校贫困生很难得到应有的资助。而我国助学贷款的风险由政府、银行、学校承担,再加上我国高校贫困生诚信欠缺,因此也出现了银行惜贷现象,我国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缺乏法律制约,政府目前还没有能力完全承担风险,由于把部分  相似文献   

20.
孙雷 《科教文汇》2009,(7):67-68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大学校园内的特殊群体,一直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高度关注。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既要从物质上帮扶.又要注意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即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从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征、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缝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策。目的在于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脱贫”,促使其全面发展、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