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忠强 《科教文汇》2009,(4):160-160
职业教育是提高全民劳动素质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音乐教育必须在有别于中小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倡教育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决音乐教师对创新观念的更新问题,其次要把握好三大刨新意识,即开展音乐教育的切入点要创新,实施音乐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要创新,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创新。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胆识的培养和学生创新方法的培养。目标是鼓励音乐教师也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助力,在提升中小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中小学音乐教学既可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魅力、艺术感染力,又可让学生在乐感的学习及歌唱技巧与方法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音乐的形式美、节奏美、韵律美、力度美,在培养中小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但以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重要性反观中学音乐教育教学现状,可发现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合理诉求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我国中小音乐教育教学的成效与相关要求、标准、目标并不一致.基于此,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现的《中小学音乐有效学习评价》一书,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强调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思路与路径,力图突破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现有桎梏,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作用或功能的充分发挥贡献微薄之力,为我国素质教育的落实以及中小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力指导.回顾全书,笔者将其具有的特点归纳为以下两个.  相似文献   

3.
张学旗 《科教文汇》2014,(11):43-44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就是为中小学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人才,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程度、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关乎未来这些学生走向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后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而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要根据基础教育的改革动向,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音乐教师。美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农村基础教育中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与农村基础音乐教学实践之间的脱节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音乐师资的培养。如何有效地把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与农村基础音乐教育结合起来,是当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中普遍关注的问题。由尹爱青主编的《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教材重视音乐教育专业学  相似文献   

5.
张锴 《科技风》2013,(12):170+174
德国音乐教育以其专业性、科学性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专职音乐教师专业是我国目前音乐院校里没有开设的专业。培养目的是培养未来在音乐院校从事音乐专业教学或者在社会上专门从事专业私人音乐教育的师资,这种培养模式主要由音乐学院来完成。柏林音乐学院做为德国顶尖的音乐学院,其专职音乐教师专业有悠久的历史。课程设置丰富合理,针对性强,对德国的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传承良好的道德品格,保持心灵的宁静祥和,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有效的音乐教学形式,让音乐教育回归人本,更贴近生活,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音乐方面的才华,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充分发挥出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功能。音乐课程具备轻松性与娱乐性,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并且通过其德育教育功能对学生的耳濡目染,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音乐德育教育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在教授文化课程的同时将德育教育与其并驾齐驱,因此对于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促成者、身心平衡发育的协调者,能够促使学生快乐的接受教育,音乐教育成为深化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我们要利用音乐的感染性进行素质培养,利用音乐设置情境,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利用音乐的艺术性,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  相似文献   

9.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感受音乐之美,并用艺术的形式,通过音乐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因此,小学音乐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的教学理念,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标的要求,从小学音乐教育以音乐的审美教育为出发点,提出了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慧 《知识窗》2013,(24):24-24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音乐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基本素质的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在音乐中与环境产生互动,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体验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党兆曌 《科教文汇》2008,(12):131-13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入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中,音乐教育则成为我国教育在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切入点。音乐教育作为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受到重视。音乐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是一种以音乐作为独特的艺术手段所进行的审美教育,本文论述了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在军校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军校学员的音乐素养,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需要,也是岗位任职的需要。以军队院校音乐教育为基点,着重阐述了军校音乐教育在军校学员教育的重要地位与重要意义;结合史料具体阐述了音乐教育在部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5,(21)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语言,是美的升华。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则是通过多方位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措施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借着音乐这对美的翅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也是音乐教育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杨丽 《科学中国人》2014,(3S):147-147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由此可以看出美感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感教育使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学习当中感受音乐之美,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获得知识与心灵上的双重满足。本文主要在美感教育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美感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5.
祝巍 《中国科技纵横》2011,(10):130-130,129
婴幼儿早期音乐教育是一种贴近自然、源于生活、使幼儿参与其中并进行自由创造的音乐艺术教育。它运用音乐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去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是最适合0至6岁儿童的音乐,通过这种教育形式完成了幼儿早期潜能开发和心智、人格等方面的培养。现在已经有部分家长认识到了早期音乐对幼儿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并在积极配合教学中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有部分家长在学习中存在困惑或者仍在冥茫中徘徊,本文对婴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在早教中的角色等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家长们带来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学法作为一门崭新的边缘科学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逐步被文教界所重视。深入研究和探讨音乐教学的科学方法,对于培养音乐教育师资,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对于我国音乐艺术人才和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卿泽 《内江科技》2006,27(9):159-159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目的是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引导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就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本文通过对音乐教学中的三个要素“听”、“感”、“动”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音乐情感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学时代的音乐教育与德育是中学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培养  相似文献   

19.
通过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说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应用音乐艺术,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学生可以在音乐世界中遨游,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这也是其他教学课程不能与之媲美的。但是对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进行深入调查发现,音乐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课程。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走出教育思想的误区,提升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本文就是对如何更有效地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音乐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能够有所启示,促进我国中职音乐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何洋 《科教文汇》2011,(22):149-150
音乐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音乐教育也是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音乐教育应在培养音乐技能和提高音乐素养方面,实施有效的公共音乐艺术课程教学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进而推进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