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蓉蓉 《科技风》2011,(12):202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世界读者日"指出: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不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这里充分肯定了书籍在人改变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要读书,人们就离不开图书馆。本文将从全民阅读活动、公益讲座推广、社区阅读活动等几个方面简述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改变着社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然也改变着人的大脑。相对于网络促进大脑的正向发展,如提高智力和认知能力而言,网络从负面改变大脑更能引起人们的警觉。因此,谈及网络改变大脑,需要从负与正的层面来看待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英国曾有个叫阿克顿的“学者”,平生嗜好读书,家中藏书18万册,终身攻读,不少书都能背诵出来,可算是个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之人。但直到68岁生命结束时,也没提出任何有价值的见解,这不能不说是阿克顿的悲剧。阿克顿悲剧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屡见不鲜。我们教出了那么多的所谓“优秀学生”,他们熟知书本中的每一个细节,也常因自己的脑子里装满了书本和老师的标准答案而沾沾自喜。可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中又有多少是自己思考而得来的呢?他们只会用嘴说出别人的思想,先一字不漏地将教师的“标准答案”“录”下来,接着拼死拼活地储存于大脑中,最…  相似文献   

4.
真实的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老人问小孩子:"孩子!在哪儿念书呢?念什么书呀?"在他们的观念中,上学等同于念书或读书。但是今天,我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书本中的内容绝不再是知识的全部,还有许多的知识没有甚至不可能写进书本。原因很简单,就像一道美食,不论你用多少语言或文字来描述,也无法使读者体会到其中的味道。要想知道美食的味道,只有品尝。学习何尝不是如此!有些知识可以从书本中获得,可以从教师的讲课中获得,但有些知识,确切地说,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社会的认知,以及在此  相似文献   

5.
勤思考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越用越发达,越用越灵活,并有益于健康长寿。有人曾挑选了16世纪以来欧美最爱读书的伟人加以研究,发现其中寿命最长的人是发明家,平均年龄79岁。勤学习学习不仅可以延缓心理老化同时还能开阔眼界,推迟大脑衰老。尤其老年人掌握了保健知识,还能指导自己的生活,对一些身心疾病进行自我预防与自我治疗。勤交谈老年人应常和他人交谈,通过和朋友交谈,可排除孤独苦闷感,心情愉快则利于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张超 《科教文汇》2008,(27):245-245
读书,就要读好书。优秀读物,不仅能开拓读者的知识面,还能增强读者的审美能力,对提高读者素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人生观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对读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借阅管理制度中图书借阅超期的多种原因,并提出了图书馆对超期还书的读者应采取的措施,既不损伤读者读书的积极性,又能督促读者按时还书,达到文献的流通及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师每天都在鼓励学生参与到读书中来,但大部分学生对读书不感兴趣,根本坐不住,是什么原因使孩子不想拿起书本,原因是来自孩子自身,来自书本的无趣、来自父母的干涉等。通过实践,让学生明白读课外书的意义,为孩子营造阅读氛围,固定的阅读时间,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自主选择阅读书目等等,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9.
蝌蚪互答     
2013年第3期沈唐敏读者问:人在睡觉时,是否会产生多重梦境?如果会,在多重梦境中,人是否能支配自己的意识?多重梦境是有可能出现的。比如,睡觉前把手放在胸口上、会压迫跟阻碍心脏血脉的运送,导致大脑轻微缺氧、出现幻觉,即所谓的梦象,而引起多重梦境。这时大脑正处在睡眠的状态,是很难支配自己意识的,就像一个梦游的人,你不能说那是他自己的意识,只有当大脑清醒过来了才行。  相似文献   

10.
书是人类的朋友,读书能让人明智,使人学习到知识,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本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从真读书、精读书、锲而不舍读书三方面论述了读书的方法,希望对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缺乏读书的人们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1.
能发声的读书狗 这种读书狗的狗眼是 摄像机,可以录下面前书本 的内容并在其胸前小屏幕 播出。其体内置有识字系统 及发声仪器,只需几秒钟就 能用亲切的声音把全部内容逐一读出,有了读书狗, 合上双眼也可读完整本书。 会自行熄灭的香烟 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法律草案,责成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发现,成年人大脑的可塑性远比预计的强。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周边环境,都能引起大脑神经回路的重新连接、功能重组和位置的改变。有些人甚至认为,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足以重塑大脑。  相似文献   

13.
正想象一下,在大脑中植入一个芯片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比如把装有各科课本的芯片储存在大脑,考试就能顺利通过。激活瘫痪的身体,帮助有行动障碍的人重获独立生活的能力。当然也可能会像电影《黑客帝国》那样,思维和行动都可以被电脑网络所控制。在人类大脑中植入芯片是不少科幻电影中为观众所熟悉的桥段,而这一  相似文献   

14.
读书,开宗明义应是指读有文字的书,古来素为人们看重,故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价值观支配。另外,读书与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读书以书本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则具有广义多极的特征。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本文就读书的特定意义尝试个人谈谈的一些看法,聊以三益与三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楹联艺术中,不乏吟咏养生之道的佳对妙联,这些谈论养生与长寿的名联,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人们养生益寿的良方。明代民族英雄郑成功为自己题写一副自勉联是:"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此联阐述了寡欲养性、为善施德、读书静心、读书求乐的养生之道。一般人只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广泛的知识,增长智慧与才干。殊不知,读书也是一种乐趣,读书是大脑的有益运动。常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员要不断地加强自学,在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与储备中,提高完善自己.从而引导读者“爱读书、读好书”,以自身的博学多才为读者更好地服务.这种既能提高自身素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加读者对服务工作满意度的学习行为,正是遵循“读者满意就是图书馆员的追求”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7.
问读者     
正2016年第6期跳跳鱼读者问:如果一项技术能使一个人变得完全透明,那么这个人能不能看见东西?为什么?我认为应该看不到东西。如果一个人变得完全透明,那他的眼睛的所有结构也会变透明,光线照射时会直接穿过身体,不会反射,眼睛无法接收到信息,更不可能将信息传到大脑,所以这个完全透明的人不可能看得见东西。大科技读者李宇  相似文献   

18.
读书,开宗明义应是指读有文字的书,古来素为人们看重,故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价值观支配。另外,读书与学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读书以书本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则具有广义多极的特征。读书只是学习的一种。本文就读书的特定意义尝试个人谈谈的一些看法,聊以"三益"与"三忌"。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聪明与否不仅是天生的,我们后天的行为也会对大脑产生深刻的影响。"用进废退"的生物科学原则,同样适用于人脑。大脑神经细胞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越用越能保持其充沛的活力。总不用的话,神经细胞的减少速度就会加快。神经元再生可重塑大脑关于我们的大脑,人们一直有个假设,认为我们在出生前后的几年间,大脑便具备了一生所需要的神经细胞,也称为神经元。一旦大脑内的组织结构已经形成,日后就很难有改变和塑造的余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  相似文献   

20.
<正>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很多人恋爱结婚、为人父为人母后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科学家已经找到了这些变化的原因:原来恋爱、做父母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发生改变。恋爱会改变大脑爱情真的会改变人吗?真的可能!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邹枝玲副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西奈山医学院(美国)学者联合撰写的论文《爱情引起的大脑的改变——一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于2015年2月在国际学术期刊《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上刊出。这是科学界首次发现爱情对大脑的具体影响。这项研究表明,浪漫爱情真的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