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学后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生是主体"这个现代教育理念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优点甚多,它在教学过程中,摆正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科学地确立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了一种融洽、和谐的教学环境,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学校教育也不断对其进行引进。将传统机电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进行整合,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在现代教育技术中,"自主、互动、协作"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就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机电教学经验的整合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苑》2008,(10):265
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任务,它承载着教育教学的思想和观念,体现了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水平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发展需求,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让教师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方式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目标上体现一个"效"字,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变革。教育教学模式结合了互联网技术,提高了教学效率,给现代教育带来了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化应用和推广,尤其是"互联网+教育"战略目标定位,其将现代教育改革推向了新的高度,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需求,而高职数学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紧跟新的变革趋势,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以实现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以信息化条件下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为切入点,并根据现有教学新要求,分析高职数据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以此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孔姗姗  孔翠翠 《今日科苑》2010,(11):183-183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给高等数学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它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只有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三"的应用是摆在广大农村初中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从分析"模式三"环境下教学的特征入手,论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控制策略以及对"模式三"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概念:远程教育模式三课型是以网络课件的形式,综合远程教育资源、网络资源,以互动、交流、讨论、探索等形式为基础,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的积极性的新型课堂教育形式,它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辅助教学的一种模式,是现代教学广为推崇的一种方式,它既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也改变了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需求等主动从多渠道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在互动交流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微时代"是新时代的发展产物,其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传统教学方法,实现了更加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构建。本文立足"微时代"的研究,阐述了"微时代"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机遇,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等方面,阐述了"微时代"职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朴京姬 《科协论坛》2007,(6):482-48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传统的"粉笔 黑板"的会计教学模式,尽管有着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断加快,正面临着巨大挑战.研究多媒体技术与传统会计教学的优点与缺点,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教学中应用,对保证现代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必然有着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 《中国科技信息》2008,(5):189-189,191
信息时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为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采取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而且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做好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希望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有所帮助,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各种教学模式、手段的改革提供了契机 ,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 ,而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受到多媒体教学或者网络教学的强烈冲击。事实证明 ,传统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明显优势 ,任何现代教育手段绝对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 ,而是应该将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提高教育质量。 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 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依靠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实施教学活动 ,大家已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更为专业化、全面化与系统化。其一个重要转向与亮点,即从过往之"传统教育技术"衍变为今日之"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理念与模式也应当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互联网+技术才应当是课堂上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所以,教师应采取哪些策略将"以教师为主导"引导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的观念从"传统课堂"转变为"现代课堂"呢?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8)
文化是民族发展的精髓,然而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不够,导致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少之又少。要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就要从传统文化入手,文章从中学古诗文教学出发,力求发现并解决现代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古诗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要地位","古诗教学发展现状","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发展古诗文教学的措施"这三方面谈谈自己对古诗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一种范畴,在现代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对传统教学方法有着辅助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藏文教学中的使用现状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并阐述了传统的藏文教学与现代教育信息应相结合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双创"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社会培育素质高、技能强的"双创"专业人才是其重要任务之一。"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在提升人才培育实效方面有显著作用。因此,研究"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教学内容融合很有必要。该文首先梳理了"现代学徒制"与"双创"人才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共性关系。其次,对目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与"双创"人才教育的融合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以项目性质的教学为例,从课题导向、教学内容、教学知识架构、课程设置、教学阶段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两种教育教学内容融合的具体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现代化媒体的推广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已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交互性的学习,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师生获取信息以及传递信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传播的途径更加广泛。现代教育技术使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它引领教育的重大变革。主要比较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积极作用,为学校体育与健身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推崇,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立足办学传统和发展趋势,结合区域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从"德"字原初内涵出发,不断挖掘和丰富"德"内涵,链接传统与现代,提出"尚德"教育理念,建构"尚德"文化体系,形成"尚德课堂"范式。两年多来,开展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教学研讨,教师关于"尚德课堂"研究论文的发表,大大提升了教师对"尚德"理念的认识。"尚德课堂"在校内外已形成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必要、恰当和科学的运用,其基本特征是科学技术与教学内容、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高等职业教学打破传统的师生之间单一的“传授→接受”模式,实现了师生互动、开放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图、文、声、像并茂,生动直观,使学生能多方感知,系统认识。这是教育技术给现代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所带来的革命性改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尚缺乏明显的突破。这些改革只注重教学内容的改革,忽视了为内容服务的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的理论、手段和方法。信息技术对体育教学已经产生了全面影响,它的影响不仅包含现代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成果,更重要的是对传统体育教学念的冲击。信息技术能否在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果,这是体育工作者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