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寄生兽     
正班上风靡《寄生兽》,甘月亮自然也不甘落后。写完作业,她点开视频,看起《寄生兽》来。萤火虫趴在她的肩上,陪着她。"寄生兽这种动物,动物界真的有哎。"甘月亮惊讶了:"动物界有寄生兽?""当然了。"萤火虫对着甘月亮轻轻吹了一口气,甘月亮变成了一只小小的豆娘,随萤火虫飞出了窗外。"你要带我到哪里去?""你知道‘螟蛉之子'这个成语吗?""我知道,螟蛉之子是养子、义子的意思。《诗  相似文献   

2.
正妈妈出差回来,给甘月亮带了一份蝴蝶标本。甘月亮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炫耀的机会,将蝴蝶标本拿给了萤火虫看。"这蝴蝶是霾灰蝶属的,温带地区很常见的。"萤火虫瞥了一眼,继续卧在唾莲的花瓣上,明明灭灭。甘月亮有点不开心,想要把蝴蝶标本收起来,萤火虫却突然从睡莲上飞了起来:"甘月亮,你知道吗?这种蝴蝶是被蚂蚁养大的。""蚂蚁养大的?"甘月亮觉得大脑转不过  相似文献   

3.
<正>甘月亮在小花园里荡着秋千。荡着,荡着,不知不觉天黑了,甘月亮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可走到巷口时,甘月亮发现路灯坏了。甘月亮对趴在她肩膀上的萤火虫说:"你的光只是好看,一点儿也不管用。"萤火虫生气了:"你怎么不埋怨你的皮肤不能当眼睛使呢?""我当然不能,难道你们动物能啊?"萤火虫笑了:"你还别说,还真有皮肤上长‘眼  相似文献   

4.
正"轰隆隆……"一阵阵雷声由远及近,甘月亮不由自主地说:"要下雨啦,真好!"萤火虫飞到了甘月亮的耳边,问:"下雨为什么好呢?""这还用说吗?动植物能活得滋润,可是雨水的功劳呢!"甘月亮想了想,又说,"干旱地区很少下雨,动植物怎么生存呢?""这可不需要你担心。它们既然能在干旱地区生活,必定拥有生存的必杀技。"  相似文献   

5.
正图库里存着各种各样的照片,都是甘月亮和萤火虫出去玩耍的时候拍下来的。这里面,甘月亮最喜欢的就是蜜獾这张。这个背着灰色毛发的家伙,有着愣愣的小眼睛,厚敦敦的模样儿,体形也就和大一点的兔子差不多。甘月亮指着蜜獾的照片,对萤火虫说:"这家伙看着萌,竟然敢吃毒蛇,还敢与狮子、花豹、鳄鱼打架,人送外号:平头哥。""甘月亮,你知道吗?萌物凶猛的可不只  相似文献   

6.
正《疯狂动物城》看完了,甘月亮对影片中的树懒痴迷得不行。不管什么时候,甘月亮心里想的都是树懒。"好想去看看树懒啊。"甘月亮自言自语道。"我正好想去南美雨林呢。"忽然,甘月亮听到了一个微小的声音。是谁在说话?甘月亮将卧室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左看右看还是见不到人。"怎么没见人呢?""你把灯都开着,怎么能见着?"声音悠悠地传来,甘月亮一下子明白了,赶  相似文献   

7.
长脚的草     
<正>桌上放着一团干草。"妈妈,你不乖,垃圾不扔到垃圾桶里。"甘月亮冲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喊。妈妈笑了:"月亮,那不是垃圾,那是九死还魂草,你把它放在水里看看。"甘月亮半信半疑,赶忙接了一鱼缸的水,然后将九死还魂草放进了鱼缸。"妈妈,它还是干草。"可妈妈一边接电话,一边开门要出去逛街了,没有时间搭理自己了,甘月亮坐在鱼缸边发呆。"你怎么还是干草呢?不是说遇水就会活过  相似文献   

8.
正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甘月亮坐在爷爷家院子里,借着月光看绘本。绘本里,一只狗熊在偷蜂蜜。工蜂们生气极了,凶猛反击,狠狠地叮咬着狗熊。可狗熊身上的毛又密又厚,咬不透,急得工蜂们"嗡嗡"地飞来飞去。突然,它们惊喜地发现,狗熊的脸是最薄弱的地方。于是,它们都向狗熊的脸蛰去。狗熊很无奈,又舍不得离开,只好抡起熊掌打自己的脸。  相似文献   

9.
正地理课上,老师说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是珠穆朗玛峰,足足有8848米高,是世界最高峰。甘月亮和同学们都讶异极了。"珠穆朗玛峰那么高,月亮你说,上面会有鸟儿飞过吗?"同桌问。"那么高,鸟儿肯定飞不上去。"甘月亮摇摇头,"不过,我一定能上去。""你说梦话吧?"同桌不禁被逗乐了。甘月亮心里暗笑:我可有一个不一般的好朋友呢!  相似文献   

10.
幽默数则     
《知识窗》2010,(1):31-31
忘交电费了 一群萤火虫在空中飞,其中有一只不发光!另 一只很好奇地问他:“哥们儿,你怎么不发光啊?” 不发光的萤火虫回答道:“哎,哥们儿上月忘交电费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一)"我找到了,林锐,找到了!"戚熙云疾风一般地冲进教室,中气十足地高吼道。同桌林锐疑惑地盯着她,旋即将他摁在座位上,小声地问,"你究竟找到什么了?那么激动!""还能有什么呀!我找到月亮了。"戚熙云得意洋洋地眨了眨眼。"真的吗?。""那还有假。""可是月亮发在空间里的照片就只露了眼  相似文献   

12.
萤火虫只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它们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在中国昆虫文化中,萤火虫与蝴蝶、蟋蟀齐名。古时文人吟诗作对常以萤火虫为题材,现代都市人则将萤火虫视为浪漫、爱情的象征。曾几何时,每到夏夜,在河边、池边和农田,都会出现这些打着"灯笼"的小精灵。但现如今,城市里几乎难觅萤火虫的踪影,即使在农村,也很难看到流萤飞舞的壮观景象了。"萤火虫的生活处境非常糟糕!"付新华,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专门研究萤火虫的博士。年仅29岁的他,已被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聘为副教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付新华对于萤火虫的生存现状表现出了极大的担忧。  相似文献   

13.
浩瀚宇宙,无论你如何探寻,月亮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它不同于太阳的霸气,热情。它安静,淡雅。它与太阳只一暮之隔,同时遥望人间,但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世俗,月亮与人类就有了更靠近的渊源,使得万世千秋对月亮的歌颂和崇拜也不在太阳之下。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即开始了对"月亮女神"的膜拜。月亮是人类早期的神话对象。不论是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柔美幽怨还是吴刚折桂的锲而不舍,不论是诗人笔下"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豪气万千,还是中秋赏月,拜月祭祀等民间风俗的渊源流传,人类对"月亮女神"的爱慕已是流传千古的文化了。但是,梦想总是离现实很远,这种停留在梦幻般的追求直到1961年4月12日,被27岁的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打破。他乘坐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1号"在离地面181000米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一周,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自此结束了人类对"月亮女神"只限于精神层面的上的遐想,由此开始了人类探寻月球奥妙的征程,也揭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篇章,真正实现了从幻想到科学的旅程。人类航天史,是一本厚重且耐人寻味的书从原始的羡月幻想,到如今的登月成功,已千年,又岂能用三言两语将其说清,遂将选题分为上下两期。本期焦点将着重介绍"人类太空行走十六个第一次","载人飞船篇","宇航服篇"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在地球上看"海上生明月"或"月落星稀天欲明"都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在月球上看"地出"或"地落"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呢?月亮"眼"中的地球在月亮上如果能看到"地出"或"地落",应该是很壮观的,因为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轮又大又亮的"月亮",直径大约是在地球上看月亮的4倍。但遗憾的是,在月球上很难每天看到"地出"或"地落"。由于月球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因而月球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正>"这只猫咪在上楼。"在下楼!""在上楼!""在下楼!"小诺和小璐看着这张照片争执不下。一个觉得照片上的家猫在上楼梯,另一个人觉得猫咪在下楼梯。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说着各自的理由。小诺说:"你看,猫身后面的光亮,一定是从楼梯的底层照上来的,说明这只猫是在上楼。"然而小璐却说:"你看,猫咪的尾巴竖得老高,猫咪只有在下楼时才会这样竖起尾  相似文献   

16.
月亮高悬在天空,有时圆圆的像一只大光盘,有时又弯弯的像一把没有柄的镰刀,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看到的自然现象。月亮对中国人的祖先太重要了,他们抓住了月亮有圆有缺的特点,造出的“月”字就像一弯新月。金文的“月”字中间多加了一竖,古人用它来表示月中的桂树。也许,那就是嫦娥的身影呢。经过不断地演变,我们现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海浮沉久了,感觉就是一个字——累。这时候,换一换用脑的方式便是最好的休息。而在众多"换脑"活动中,我最乐意的是做饭。几天前爷爷从乡下送来的一只公鸡于是成了我炮制美食的物质基础。家人"千年等一回"才能享受我奉献的这顿"稀"餐,自然不能只靠一只鸡来敷衍。所以那天我起得比往日都早,为的是到家门  相似文献   

18.
故乡的微光     
《故乡的微光》是中国萤火虫研究第一人付新华教授十三年来的研究结晶。一本独一无二的萤火虫读本,有故事,有情怀,有诗意,带你走进梦幻般的萤火虫世界。作者回忆了自己初见萤火虫的悸动,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风景优美的地方寻找、考察萤火虫的美好经历,以及十三年来不减丝毫热情的萤火虫研究之旅。同时,书中还有国内种类最全的萤火虫科普资料、实用的萤火虫摄影指南,各种美轮美奂的萤火虫大片。  相似文献   

19.
正流言:今年1月31日所发生的月全食被公认为是一次精彩天象—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三合一"。有人称,这种"超级蓝月亮"的出现十分罕见,上一次还是在152年前的1866年3月31日。真相:事实上,"超级蓝  相似文献   

20.
杨红珍 《百科知识》2021,(10):40-46
夏夜里的闪闪流萤,忽明忽暗,亦真亦幻.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就像是夜空里的繁星,令人震撼.大自然竟是如此的神奇.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借用它来表达各种不同的人生情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写道:"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借萤火虫来哀叹战乱带来的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军人回家时,看到家园已经很久没有住人了,屋子里有土鳖乱爬,门窗上结满了蜘蛛网,院子里有很多萤火虫发出鬼火一样的闪光,心情极其低落,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李白的《咏萤火》"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若飞天上去,定作月边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杜牧的《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则抒发了一种哀婉悲悯的苦闷心情.当然也有励志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年轻的时候曾经说过:"我们都是小虫,但我是一只会发光的小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