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今大学课堂存在的"课堂冷漠"现象,本文分析了学校教育、学生学习和社会方面存在的诱因以及"课堂冷漠"现象对教师,学生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从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给出了改善和缓解这种现象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困惑,笔者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住学生;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2.展现给学生一个睿智的我。3.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爱心的我。4.展现给学生一个乐于助人的我。二,依托生活,打造零距离的历史课堂;三,转化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师生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历史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3.
张誉 《科教文汇》2009,(21):F0003-F0003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是课堂环境的营造者。学生在什么样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因为这样的课堂环境轻松和谐,能吸引学生,学生身在其中,对学习乐此不疲,对学习效果起着同化作用。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这样充满“磁性”的课堂环境呢?  相似文献   

4.
"六步导学法"的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首先必须从课堂导入着手,因为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能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节课活泼,生动,充满激情。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5.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而在技工学校,有许多学生在经历初中升学不如意后饱受来自父母亲友的抱怨甚至斥责,他们中出现了自卑、冷漠、仇视等负面情绪状态。这就需要班主任强化心理疏导,积极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6.
课堂是否有效,不是看老师讲的好与坏,而是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课堂,真实有效的课堂是"能否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口张起来,手动起来,大脑用起来"。  相似文献   

7.
孙建华 《科教文汇》2013,(4):146+151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学生的辅导者。作为老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课能上得更好,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们对学习积极、主动,且热情高涨。所以,语文教师应善于营造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如何营造课堂氛围呢?本文就此问题阐述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应是"轻松、愉悦的"、"充满感情的"且"多维互动的",旨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孙淑芹 《科教文汇》2010,(32):78-78,80
作为一位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努力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在你的语文课上迸发思想、撞击观念、无拘无束、自由呼吸.理解、信任、安全是和谐课堂的前提;认同、赏识是和谐课堂的要素;无拘无束、自由呼吸是和谐课堂的标志.怎样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给课堂一个互动探究的平台;尊重学生需求,激发自主学习的渴望;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课堂充满诗意与活力.教学相长,师生均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静 《科教文汇》2014,(33):209-210
通过准实验法,采用任务分层策略,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考察其对课堂冷漠的不同影响情况。研究结论如下:有目的性的课前预习任务可以有效降低课堂冷漠行为、情绪、认知及意志,并且其实验效果显著;课后学习反思任务可以降低学生课堂冷漠行为、情绪和认知,但实验效果不显著;未被干预的学生课堂冷漠行为未降反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准实验法,采用任务分层策略,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考察其对课堂冷漠的不同影响情况。研究结论如下:有目的性的课前预习任务可以有效降低课堂冷漠行为、情绪、认知及意志,并且其实验效果显著;课后学习反思任务可以降低学生课堂冷漠行为、情绪和认知,但实验效果不显著;未被干预的学生课堂冷漠行为未降反升。  相似文献   

11.
魏霞 《中国科技信息》2009,(18):251-252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是由学生学的心理环境,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构成的.课堂心理环境融洽还是冷漠,活跃还是沉闷,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积极或者消极影响.化学课堂是一个科学含量非常高的课堂,高度而又严谨的科学性决定了在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否会遭到挫败,甚而会影响到学生的上课情绪,更严重的会导致学生对化学课产生恐惧厌恶的情绪,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课堂产生恐惧或厌恶心理,那何谈兴趣呢?所以,在化学课堂上我总是试图营造一种健康舒适的心理环境,来帮助学生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爱化学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主张"知行合一",他认为:"生活是一个大课堂,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得数学课堂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13.
学生很随意地把扑克游戏带到课堂上来,老师没有采取强制停止或没收扑克牌的办法来解决这种纪律问题,而是与学生谈论扑克牌的有关英语知识,解决了意外事件,也很好地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面对课堂上学生的这些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充满创造的教育机智,去捕捉那充满智慧的"灵光一现",使意外成为课堂里的一道彩虹,引发我们心灵的异样光芒。  相似文献   

14.
"活力"是学生思维力、能动力、创造力等学习能力的集中表现,是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活力",他们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在数学课堂上充满了学习的"活力",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的"活力"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最大限度地挖掘小学英语学科本身潜在的魅力,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充满激情的课堂",开展"融情的教学活动",搭建"精彩的对话舞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角色,有效对话,交流情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新课程呼唤绿色的生态课堂、和谐教学.课程改革以来,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构建充满智慧的生态语文课堂一直是很多语文老师所关注和追求的.“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是我们创设和谐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充满智慧的生态语文课堂的主导思想,因此只有构建和谐的、鲜活而有个性的、充满生命活力和智慧的生态语文课堂,才能满足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的需求. 一、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的生态语文课堂生态语文课堂是学生天性鲜活呈现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是人文滋养和语言发展交融的课堂;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和谐统一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商小咏 《知识窗》2011,(9X):4-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反思。实现政治课堂的生态化已成为广大政治教师努力的方向和实践的目标。要让政治课堂生态化,就应该真正把学生当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努力构建充满"爱意""情意""创意"和"诗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近课堂、喜欢课堂,使课堂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实现一堂课的有效性或许容易,但若给学生一堂充满趣味与灵性的课,是需要智慧的。我们追求的"趣"味课堂,"趣"之基石是"人本","趣"之外在是动力,"趣"之内化是养成,"趣"之灵魂是高雅。"趣"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带来活力,带来思考,带来奋进,我们力求给学生带来"趣味"盎然的幸福课堂。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下的劳动与技术教学提倡不能把学生封在教室里、锁在教材中,用一套教材、一种教学模式把学生搞定、套牢。我们必须学会树立"生活即课堂"的教育观点,将学生从封闭状态中解放出来,冲破"教室的四壁",冲破"教材的束缚",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延伸,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充满实效,充满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要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不仅在于学生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更重要的使教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现有资源来大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在一个轻松愉悦,和谐民主,充满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感受英语乐趣。只有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把被动地"要我学",变为主动地"我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