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存在与时间》要"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但海德格尔所说的意义绝非语词的含义。在《存在与时间》中,意义具有一种完全确切的含义,它被明确地规定为所据。作为所据的意义是使我们对存在的理解得以可能的生存论结构,也是一切对象得以被给予的条件。海德格尔在此书后半部分将此在的存在学意义阐释为作为境遇的时间性,这种阐释只是对此书前半部分对意义所作的规定的进一步探究。海德格尔后来的"存在的真理"与"存在的拓扑",就都意味着存在的敞开而言,与《存在与时间》中的存在的意义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王丹 《科协论坛》2007,(10):169-170
科技作为当代人的存在方式在其负面效应不断凸现和扩大的现实中,让我们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困境,生态危机与社会危机是困境主要表现。科技是人类实践的中介,而危机则是实践的一种结果,科技发展到今天已是人的存在方式、在世方式,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人被"座架"其中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论述了在海德格尔看来康德的先验哲学中想象力与时间的重要意义.先验想象力要有存在意义必须与时间同一,同时也要与时间视域的构建和敞开有关.这样的时间构成了先验自我的本质,使自我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性的有限自我.这样的自我其实就是此在的变式.由此,康德的先验哲学动机就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关联了起来.  相似文献   

4.
正相传,在偏远的喜马拉雅山区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它们有着棕红色或灰白色的毛发,身形高大,头颅尖耸,四肢强健,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甚至在雪地丛林中健步如飞。这种神秘的生物就是喜马拉雅雪人,又被称作"大脚怪"或者"夜帝"。它真的存在吗?不管怎么样,我们先了解一下,要是不小心和它打了个照面,就不会害怕得直打哆嗦了。  相似文献   

5.
理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民心特点,并找到有效的合作交往模式,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实施的重大问题。但是,由于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且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如原苏联影响、欧美国家殖民、宗教传统等)异常复杂,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奏效。该研究结合文化心理学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社交媒体Twitter数据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自我表征特点(独立性或个人主义),并建立自我表征与社会信任(普遍信任、特殊信任)的预测模型,以探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合作交往的行为模式,即:自我表征是独立,还是互依;人际关系偏好是陌生人之间的普遍信任,还是熟人间的特殊信任。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在自我独立性这一个人主义文化指标上存在较大的变异,且主要受欧美国家殖民历史和当地宗教传统的影响;此外,针对陌生人、外国人的普遍信任与针对家人、熟人的特殊信任,可以通过个人主义指标来预测。总之,"一带一路"沿线的文化是多样的,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产生的海量语料库快速计算其个人主义指标,并以此来建立自我表征与社会信任的预测模型。该研究为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区域的"民心"特点、探索当地合作交往的行为模式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决定了一些物质具有的质量,人们在大型粒子对撞机中似乎发现了它的踪迹;但还有一类粒子也很重要,它们是帮我们解开"暗物质之谜"和"物质存在之谜"的一把钥匙,科学家甚至认为,正是这种粒子可以回答——神秘的人,神秘的粒子要解答谁创造了宇宙这个问题,恐怕不得不提到一位古怪的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学而为己"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学者应以自我德性和人格养成为基点,做真我,成君子;以"内圣外王",实现社会中的自我价值作为价值取向和追求。从现实来看,这种价值导向与现今社会崇尚物质和权力的价值取向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对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学而为己"并不反对人们追求现实的物质和权力,因为这只是人达成实现自我价值,完善自身这一最终目的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罗天强  殷正坤 《科学学研究》2016,34(9):1287-1293
自然规律是随着宇宙的演化而自然生成的,而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新规律的人工生成。科学实验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人们能够通过纯化简化实验发现自然界原本存在的自然规律,也能够通过强化激化及特殊实验和技术科学实验人工生成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规律。人工生成新规律,改变了人与规律关系的传统认识,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设定新技术目标、加强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研制、加强稀有资源的研究开发与保护、加强技术科学研究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的本质作出了生存论的现象学解释。他认为,各种现代科学都是此在(人)筹划、控制和统治存在者整体领域的生存方式;然而,正是人类的这种生存方式使人类自身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0.
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自拍是指用相机或拍照手机在一臂的距离内或对着镜子拍照,使自己(或自己与他人一起)入镜,并通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行为. 在心理学上,这种行为可以被看作一种自我呈现.自我呈现是指试图向他人传达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或自我形象的行为,它指向人类行为中的一类动机.这些自我呈现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稳定的特质,但是它们也依赖于情境因素的诱发.一般来说,当他人在场且会对当事人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当事人的自我呈现动机就容易被诱发.社交媒体是一个可以诱发自我呈现行为的场所.社交媒体科技的发展—从静态的图片到动态的图片,再到视频,为人类的自我呈现行为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法伦理思想的特征是精神与效用的特殊存在,在理论与实践上表现为自我与其对象之间的自我否定。黑格尔通过所有权、契约、不法三个纬度在其思辨逻辑中处理法律理性所不能左右的意志自由性。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是出于伦理实体的三个环节,其中家庭是精神的直接实体性,国家是伦理性的实体,市民社会是以普遍的现实为基础的,三者完成了作为精神与效用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将舍勒的"死亡直观"与海德格尔的"死亡之思"加以比较。在舍勒完全直观到死亡的本体论存在之后,海德格尔构建了死亡的生存论境遇,所以,找出两者在"死亡"问题上的前后勾连处及有所区别处对海德格尔和舍勒各自领域的研究或共同领域的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酒,是一种古老又神秘的饮料,它能让饮者体会到自由无拘束、放纵自我的状态。俄罗斯幅员辽阔,俄罗斯人性格奔放豪爽,更是喜欢烈性酒。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巨大的社会变革使俄罗斯人感到诸多不适,于是他们才选择了在酒精中寻求慰藉。俄罗斯的酒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很多方面对俄罗斯的社会和生活都产生了影响。通过对俄罗斯酒文化的探析,可以帮助俄语爱好者更多地了解俄罗斯,提高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相伴而来的压力让很多人走向崩溃的边缘。这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为何要在自己痛不欲生时才求助于外界,甚至以死来逃避内心的痛苦,而不是在问题初始就寻求化解?这种把自己逼到死角的行为很可能源于我们对"心理治疗"概  相似文献   

15.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08,(1):16-17
蟑螂为啥逃得快? 众所周知,蟑螂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它很容易从人的眼皮底下溜走.其实,它的这种"优越性"解释起来也很简单,蟑螂拥有左右两个相当敏锐的垂体,上面长满许多细小的茸毛,这些茸毛对物体靠近时所引起的空气流动具有极高的敏感性,能在瞬间产生"逃命"的反应.经过精确测定,蟑螂"反应"的时间为11毫秒,比人眨眼的动作快10倍,由此不难理解,当你想用手或脚将这个讨厌的昆虫拍死时,它往往能在瞬间溜进安全的缝隙中.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对现代科学"遗忘症"的生存论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科学仅与存在者打交道而遗忘了存在本身,被现代科学所遗忘的存在即是"无";现代科学的这种"遗忘症"是由决定现代科学的本质的形而上学基础、数学因素和技术本质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孤独症倾向男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他们在普通孩子中显得是那样的"鹤立鸡群"。通过个人沙盘、团体沙盘、亲子沙盘等游戏的介入,让这些孩子在沙子的世界里尽情释放,展现自我,学会融入集体,学会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自我实现,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认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曾经设计过天安门观礼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等建筑的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也提倡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他指出:"设计要以人为本,任何建筑,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当代建筑师设计建筑作品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作品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在很多作品的设计中体现了出来,这使得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思想。下面我将从人的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图书馆设计、医院设计和住宅设计这四个方面阐述建筑设计中是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19.
存在问题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追查海德格尔提出"无"的哲学史背景然后分析"无"在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展开,海德格尔的思想道路应区分为一条道路中的三个阶段,亦即世界性、历史性和语言性,而"无"作为海德格尔思想深层核心,使海德格尔各时期思想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试谈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竞争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程教与学的过程是人类生命存续和生命活动的过程,也是促进个体自我生成、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运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个体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运用体育的手段和功能培养完满的人格,构建人与世界全面、丰富的意义关系,引导个体去体验生活,理解世界,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是社会的组成分子,也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要开发、利用一定的社会生活资源和条件,不断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个体和群体的各种需要,展示生命的力量,实现自我及其与外部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