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节目之一,莫过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模型闪亮登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太空空间站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该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随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驾驶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我国将会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2,(15):20-21
正中国于6月16日成功发射了"神舟九号"飞船,并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对接。这次任务的一大看点是,中国女宇航员首次进入太空。49年前的这一天,前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单独乘坐"东方6号"宇宙飞船升空,成为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继她之后,又有很多女宇航员进入太空。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女性在太空探索史上创造的一个个"第一"吧!  相似文献   

3.
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累计有11名航天员圆梦太空。如今,中国朝着空间建站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宇航员景海鹏、陈冬安全返航。这标志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33天前的早晨,一声惊雷响彻戈壁,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舟十一号飞船,挣脱大地  相似文献   

4.
正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交会对接,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两名男航天员在太空要工作和生活一个月的时间。在天宫二号上,他们过得怎样?在微重力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地面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宜居的环境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  相似文献   

5.
国内速递     
正神舟十一号拟于10月中旬发射8月13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从北京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按计划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10月中旬发射,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进入太空后,它将与天宫二号形成组合体,完成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30天载人飞行。中国版海事卫星天通一号发射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的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空间站“天宫”又迎来了新访客!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送入太空。新“太空出差三人组”正式开启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7.
魏庆 《百科知识》2011,(21):16-17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45秒,随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揭开了“天宫一号”/“神舟8号”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序幕,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活动已有近40年的辉煌历史,自从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首次在太空度过了108分钟,至今已有300多人完成了宇宙飞行。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度过438个昼夜,成为人类在宇宙中持续停留时间最长的人。香农·露西德在太空持续停留188天,是女航天员中世界纪录保持者。77岁老翁航天员格伦重返太空,使普通人到太空旅游由梦想变成现实。 1999年11月21日,中国“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国人,大长了民族志气。中国航天员何时能上天?谁当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当航天员需要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9.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节目之一,莫过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模型闪亮登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太空空间站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该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随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驾驶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我国将会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9日,在巡游太空1000多天后,天宫二号返回地球家园。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证实,这个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空间实验室于19日晚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圆满完成,我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在太空遨游了近7年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举世瞩目下平安"回家",坠入了南太平洋,实现永久性安息。当"天宫一号"结束使命时,代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的大型空间站工程将豪华启航。整个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完成建造,届时或成为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无控再入",如美丽流星返回地球2016年3月16日,已步入老迈之年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已经在轨运行一个月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景海鹏和陈冬入驻天宫,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移民太空的多种理想神舟十一号在广袤的太空追寻天宫二号并与之会合、对接又一次让国人和地球人关注一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二者"牵手"形成的组合体将供航天员生活30天。那么,神舟十一号本次飞行有哪些特点?飞得更高:轨道高度393公里神舟十一号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的技术状态,同时为了适应本次任务要求而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为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使神舟十一号飞船能适应本次任务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由343公里提高到393公里的要求。"中国载  相似文献   

14.
科技信息     
<正>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再访天宫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长二F火箭完成全面"体检"近日,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神舟十号飞船发射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发射试验队,顺利  相似文献   

15.
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意味着人类乘宇宙飞机到太空旅游为期不远.我国航天事业起步晚,基础弱,但从1999年11月20日起,我国也接连发射了神舟一、二、三号飞船,今年还将发射神舟四号飞船.两年之内,我国神舟飞船将载着三位中国宇航员飞上太空.  相似文献   

16.
正"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于9月15日成功发射。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T2火箭。"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搭载设备创载人航天器纪录"天宫二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来说,不仅装备更优、装载量更高、内部环境更好,搭载的设备也更先进。它搭载的全新配套的空间应用系统的科学设备,无论数量还是安装复杂程度,都创造了历次载人航天器任务之最。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22,(23):44-44
从神舟十号对接天宫一号,从中国首位航天员进入太空到中国人首次太空漫步,从神舟十四号开启新的“问天”之旅到梦天实验舱成功会合空间站,神舟十五号蓄势待发……“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航天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宫”遨游、“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发展道路,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展现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风采。  相似文献   

18.
《今日科苑》2012,(8):20-21
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半年前的浪漫一吻仍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2012年6月至8月,神舟九号将择机发射。它将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由此为中国航天事业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向着"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的太空筑巢之梦迈出关键的一步。作为中国第一个宇宙实验室项目"921-2计划"的一部分,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期待,也让我们好奇:航天员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等各方面面临的挑战都克服了吗?  相似文献   

19.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2,(5):1-6
"神九"今日将与天宫一号实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新网6月18日电据权威专家介绍,神舟九号飞船预计将在今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将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一、交会对接过程详解神舟九号飞船于16日傍晚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根据既定的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天宫二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正式入驻太空。这一重要讯息自然让全国人民高兴。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我国还有无其他探测器在深空中存活?答案是,有。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些久居"深宫"的"太空探险家"。早于"嫦娥三号"升空的,是"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被赋予的任务是进一步完成"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使命,同时肩负着为"嫦娥三号"探路的"担子"。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