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历史上的7月     
《围棋天地》2005,(13):23-23
模仿棋 6月20日的第18届名人战八强赛中,王雷四段与俞斌九段弈出模仿棋,在近年的职业棋战中极为少见。执白的王雷从一开始模仿,直到第86手白棋开始变着,最后俞斌九段执黑以十子胜出。  相似文献   

2.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5,(19):95-95
不能这样下 拜读今年第14期“天地”中的《我想这样下》一文,很有感触。王雷四段自战解说了名人战八强战中对俞斌的模仿棋,虽盘上硝烟早散,但我还是想说一句:不能这样下!  相似文献   

3.
江湖一秘笈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05,(14):35-37
长久以来,模仿棋一直被认为是棋盘边缘的趣向,加之对其创造性以及棋手“道德”的质疑,故一直游离于人们视野之外。棋界也鲜有能在理论与实战中的游刃有余者。但是,它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战术,每隔几十年,总会重现棋界,惊扰江湖。第18届中国围棋名人战8强赛,王雷四段与俞斌九段的一盘棋,再次勾起人们对模仿棋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围棋天地》2006,(13):21-21
6月12日,是吴清源先生92岁的生日。 吴清源的天才震古烁今,他少年时期东渡扶桑,凭一己之力,在等级森严的异国棋界树起新的标尺,创立“新布局”,雄霸十番棋,将同时代的强豪通通降级。吴清源的著作《黑布局》、《白布局》等在业余棋手中流传极广。  相似文献   

5.
柳大华赞     
2002年4月6日,蓝天白云,阳光灿烂,象棋排局高手朱鹤洲忙里偷闲到上海书城了解一下棋书出版的信息。他来到上海书城四楼的棋书角,看到自己编著的棋书已经销售一空,只有最近由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百局象棋谱》(朱鹤洲诠订)尚剩二本,心里有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相似文献   

6.
羽根直树七段是日本中部棋院棋士羽根泰正九段的儿子,正可谓虎父无犬子。近来直树七段风头强劲,请看他在日本25期名人战中执黑对王立诚的一局棋片段。这局棋最终黑中盘胜。  相似文献   

7.
三重死活     
《发阳论》、《棋经众妙》、《官子谱》等书都是棋界闻名的死活著作,其中《发阳论》以变化复杂繁多而著称,许多题让职业棋手都颇为头疼,而以下这道由三个复杂局部交织而成的实战大型发阳论则出自名人战三十二强对决中的柁嘉熹与孙腾宇之手。  相似文献   

8.
《夷坚志》中的《秀州棋僧》讲了一个下棋不可懒的道理,《范端智棋战》讲了一个下棋不可贪的道理。那么是不是下棋就只能永远清心寡欲,槁木枯井一般地活着呢?《夷坚志》中另有一篇《蔡州小道人》,描述了完全相反的一番光景——棋中自有黄金屋,棋中自有颜如玉。先看原文:  相似文献   

9.
彭荃 《围棋天地》2006,(24):50-55
棋迷朋友大家好,第8届农心杯我有幸走得较远,下了六局棋。在第一阶段时《围棋天地》的编辑就希望我做一下回顾,当时,毕竟比赛还没有结束,现在,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回忆一下这次幸运又激昂的农心之路了,这六盘棋给了我很多经验和回忆。下面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第19届名人战决赛五番棋已于2007年1月8日在河南永城结束,卫冕冠军古力九段直落三局,3比0战胜挑战者周睿羊四段,实现名人三连霸。自2004年在名人战决赛中挑战邱峻八段以来,古力在名人战决赛中三次零封对手,先后击退了邱峻八段、俞斌九段和周睿羊四段的入侵,在决赛中取得了9连胜的惊人战绩。古力是2006年国内棋界最为抢眼的棋手,外战他获得了LG杯世界冠军,打进了春兰杯决赛;内战他保有  相似文献   

11.
袁江 《围棋天地》2013,(8):109-110
吴清源先生的夫人去世的消息,促使我不由自主找出,并漫无目的地翻开了吴先生的一本著作《人生十八局》。对于我来说,吴先生的大名在学棋伊始就早已知晓,但有关于他的书籍,却一向比较缘悭。不过又有两次特殊的记忆,至今印象深刻。一次是我在地摊上无意间发现了两本吴先生的著作:《黑布局》和《白布局》。  相似文献   

12.
我其实有两局棋终身难忘:一局关乎个人,一局关乎集体——往小了说,关乎北京新闻界;大了说,关乎中日新闻界围棋孰强孰弱。既然《围棋天地》征稿征的是“一局棋”,只好“舍小就大”。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国内的赛场上小将周睿羊所向披靡,连续打进NEC杯本赛和名人战八强,似乎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挡他前进的脚步。到目前为止他总共才输了两盘棋,胜率惊人。而且他战胜的对手多为名将。用睿羊晋级NEC杯本赛和名人战八强的两局棋都是执白。显示了日渐强大的实力。为此。特请刘世振六段讲解这位左右开弓小将的精彩棋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象棋研究》2010,(2):42-42
惊悉著名象棋活动家、象棋大师金启昌因病于11月18日18时在京病逝,终年68岁。金启昌历任《象棋研究》总编、香港《象棋世界》特约主编。他先后为《北京晚报》、《羊城晚报》、《体育报》等撰写棋评文章近500篇。编著有《梦入神机新编》、《棋坛争雄录》等七十多部专著。  相似文献   

15.
《围棋天地》2006,(2):37-37
模仿棋惊现江湖,双征子逶迤聚首。 名人战是中国棋界历史悠久的赛事,随着各类世界大赛相继创立,18年过去,其影响力用前名人马晓春九段的话说:“十三连霸时影响力就在减弱,离开名人位后,其影响更淡了。”  相似文献   

16.
佐藤直男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08,(23):77-79
简历:(1924.2.15—2004.7.8),关西棋院九段棋士,崎玉县人,细川干仞九段门下。1939年5月入段、1963年4月九段。第8届快棋名人,第1届专业十杰战第6位,名人战及本因坊战循环圈在籍各一次,第1、8、25届关西棋院第一位。门下弟子有结城聪九段、坂井秀至七段等。诘棋名家。主要诘棋作品:《诘棋新撰》、《佐藤诘棋120题》、《爽快·诘棋》、《柔和·诘棋》  相似文献   

17.
形之味     
日本的三大头衔赛,即棋圣战、名人战、本因‘坊战,其七番棋决赛的用时,均为每方8小时,这就是所谓的“两日制”棋赛。一局棋,下两天,在如此富余的时限里,高手们究竟都在想些什么,究竟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8.
启事     
吕游 《围棋天地》2006,(18):74-74
我第一次接触围棋是从与我老公谈恋爱时开始的,现在算来已经有十六年了。十六年来,打谱声、棋子碰撞声成了我们家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读《围棋天地》上的棋闻棋事,也成了我每月的必修课。在我们家,围棋就是一瓶酿造发酵多年的美酒,猛喝一口还有一些辛辣,细细品尝却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9.
3月观战指南     
张大勇 《围棋天地》2010,(5):M0002-M0002
本期的超级棋评.读者可以好好磨练自己的杀力了。在临近春节的时候,古力讲评了他与王雷和邬光亚的天元战对局.这两局棋场面激烈、变化复杂,对杀、劫争、转换层出不穷,棋友们能欣赏到精彩棋局.应感谢古力。对于笔者来说.在爆竹声中写棋评也是一种别有趣味的体验.而且这已经是多次了——2006年的罗洗河对丁伟,2008年的周鹤洋对周睿羊.都是如此.而且这些还都是天元战的棋评,内容一局比一局精彩。  相似文献   

20.
回天的妙招     
正值棋界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天下的围棋爱好者在热切盼望中迎来第14届名人战(旧)之际,在此回顾十四年前第1届名人战的一局。局面图的形势正如各位读者所见,如果相安无事地平淡进行下去,白毫无胜望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