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网球》2006,(6)
终于,吉尔伯特要点评阿加西了,这可是他职业教练生涯的第一个弟子,一个让他声名雀起的弟子,一个注定要踏入"网球名人堂"的得意弟子。他们合作八年之久。现在,吉尔伯特要为你从他最熟悉的阿加西身上提炼三点——最值得你学习的三点。  相似文献   

2.
《网球》2006,(5)
三天,这次是活的,我跟了吉尔伯特共计三天。也就三天,之前吉尔伯特在我心目中的全部定义都失去了意义,其实最贴近吉尔伯特灵魂深处的叙述只有两个字——网球。深黑色墨镜的背后,吉尔伯特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网球著作,甚至重复 N 次。网球的历史、场上鲜为人知的插曲、网球的技术、战术,以及赢球的邪招,当然还有与大牌球星共事的技巧……只要你问,他就能答。  相似文献   

3.
4月4日,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吉尔伯特指导青年球员陈卅完成了一堂标准的网球训练课,全部训练项目均为吉尔伯特的高徒阿加西、罗迪克和格洛文平日训练的必修内容……  相似文献   

4.
4月5日下午,北京市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吉尔伯特和中国教练员们一同探讨了运动心理这一重要课题。作为尽人皆知的网球心理大师,吉尔伯特的见解的确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相似文献   

5.
穆雷在吉尔伯特眼中到底是个什么样?他打算把穆雷培养成下一个阿加西吗?他们2007年的目标是什么?第一问题,吉尔伯特自己也经历了由漠不关心到惊其潜质、由成熟好学到经验不足的转变:而第二问题,吉尔伯特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让穆雷多向阿加西学习;至于第三个问题,吉尔伯特希望能与穆雷一起出现在上海大师杯的赛场。  相似文献   

6.
大震 《当代体育》2010,(17):34-35
“他们对阿里纳斯再了解不过了,他们显然该将他送走。毋庸置疑,沃尔是奇才的未来,但沃尔还是个孩子,奇和应该尽量排除除那些对他成长不利的因素。而问题是,吉尔伯特身上有太多的负面新闻。所以,我认为奇才应该尽早和吉尔伯特说再见,让奇才彻底成为沃尔的球队。事实上,我很喜欢阿里纳斯,我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好球员。但必须考虑的是,沃尔是奇才的未来领袖,他不该受到那些不良作风的影响。基于此,我认为奇才应该交易吉尔伯特,如果他们问我的看法,我就会这么跟他们回答。”  相似文献   

7.
友善的教父     
《网球》2006,(5)
他不加思索地就可以回答你关于网球的任何问题,只要给他几分钟,他就可以告诉你怎么也找不到的技术毛病在哪里,再给他几分钟吧,他可以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这听起来像神话,像不可能,但这是真实,因为他就是吉尔伯特,在中国的短短三天耐克名人堂训练营,他给了所有中国教练这样的印象。也许你在电影《教父》里得来的印象是那句著名的台词:尊敬我,爱我。但这无法套用在吉尔伯特身上,他友善地对待每一个人,耐心回答你甚至是很粗浅的问题,他努力微笑,打消所有人的羞涩和紧张,他会在课堂上大喊,为了让上课的人打起精神,他甚至用刚学来的中文大喊:"太高!"……这几乎是疯狂的三天,吉尔伯特的  相似文献   

8.
《网球》2007,(4)
网球拍对于网球明星来说,是延长的手臂。在一名职业选手长达15年至20年的网球生涯中,他们使用过的球拍可能不计其数。但他们中的多数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使用过的第一把网球拍,因为就是它点亮了他们的美丽人生。  相似文献   

9.
《网球》2006,(7)
在四大满贯中,温布顿的历史是最悠久的,这个始于1877年的赛事迄今已经有129年历史,但令人尴尬的是,英国是所有四大满贯东道主离冠军最远的。自韦德赢得1977年女单冠军以来,英国人就未能染指温网决赛半步,英国被普遍认为是现代网球和足球的鼻祖,但令人遗憾的是,英国至今还没有网球场上的贝克汉姆或者鲁尼。谈论英国距离温布顿的距离,这已经是英国人的日常幽默。他们有足球,有橄榄球,但深厚的上层传统,让他们无法割舍网球,英国网球现状的尴尬和未来的模糊,却让他们无法为温布顿疯狂。也许英国人永远不能赢得温布顿,永远又是多远?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06,(4)
在合作了8年之后,吉尔伯特和阿加西友好地分手了。在适当的时候分手,这就是保住朋友之间关系的最好办法。不久之后,另外一个天才走进了吉尔伯特的视线,他就是安迪·罗迪克,罗迪克在一开始总让吉尔伯特看不顺眼,橙色太阳镜,八字步,响指,丢三落四……和这样一个大男孩合作,吉尔伯特显然是在自找麻烦,他和罗迪克争吵,打赌,输的总是他,最后吉尔伯特不得不和罗迪克心惊胆战地玩了一次跳伞,因为罗迪克赢得了他第一个大师赛冠军……  相似文献   

11.
突破在即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强中自有强中手"。在网球运动中,更能体现这一点:即便是排名世界第一的球王,也会时常免不了吃败仗。网球就是这么有意思,总有些人会赢你,但赢你的人依然要输给其他人,没有谁能够永远保持不败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职业网球是一项生意,需要用心去经营。奥斯汀、张德培和吉尔伯特现身说法,向大家讲述自己是如何在“生意场”上打拼的。本期介绍翠西·奥斯汀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十年共度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网球有着执著的爱,他们把这 份热情爱屋及乌至关于网球的一切,这种近乎偏执的爱着 实让人感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全明星猜想》做了一期节目叫做《网球嘉年华》,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些网球收藏家。其中 有一位嘉宾不得不让人惊奇,他在家中建立了一个网球资料馆,这里不但有录相带和移动硬盘记录的上千场比赛,还有我们创刊 10年以来的所有期刊,整整100期。 他就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网球教师孙卫星,作为国内知名的网球裁判,从事网球20余年的经历让他有太多的故事来讲述。脚 印是一步步踩出来的,他对网球也经历了从懵懂到深入的过程。1981年,北京体育大学建成了第一片网球场,这惟一的一片红土 场却成了这些刚刚接触网球的人们的乐土,孙老师把这种单纯的爱好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了10年。90年代初,北京建成了许多  相似文献   

14.
本届美网期间,纽约法拉盛中心不仅是一个大赛场,也是一个超级书市,在美国网协专门开设的书店里能找到很多网坛业内人士的最新力作,像吉尔伯特所著的《丑陋地赢球》这种经典之作也不会缺少。据统计,威廉姆斯姐妹合著的《如何打网球》一书在美网期间最为畅销,由著名记者、网球史学家巴德·科林斯所著的《网球大全》排名次席,吉尔伯特的新书《I've Got Your Back》销量位居第三。下面来看看“美网书市”有哪些精品。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6,(5)
当他们出现在中国网球风云榜颁奖典礼上时,网球就已经他们是共同的语言。也许他们是广告商,或者制造商,或者官员,或者明星,或者仅仅是一个网球的发烧友,但此刻,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戴上网球的面具激情跳舞。用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视角来谈网球,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更有趣的是结果,他们的话语指向一个同一个方向,那就是中国的网球,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好时光。  相似文献   

16.
贫穷的网球     
Peter Bodo  serra 《网球》2008,(11):22-22
大约在两年以前,我和安迪·穆雷还有吉尔伯特打算一起完成一个故事,我们在佛州的布兰登顿共进晚餐,吉尔伯特告诉我他认为网球选手报酬偏低,当然公众们并不喜欢这样谈论职业选手,他们会对此反应激烈的。  相似文献   

17.
本刊编辑部 《网球》2012,(10):132-135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摄影师都钟爱拍摄网球?因为它的舒展,自然,大气,优雅,有那么多的运动是不适合摄入镜头的,你在里面看到的是扭曲的人,蜷缩的人,狰狞的人——恭喜你,你选择了网球,你就选择了美的可能。由此说来,任何一个走进网球场的人,他也将获得这美感的体验,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一个规范的网球形象会由很多细节构成,而你会在长时间的锻炼中体验这些细节的重要性,他们成为你形象的一部分。当然,很多好朋友都不会直言不讳地指出你的毛病,他们小心翼翼地维护着你的面子,你根本不知道有的习惯是那么地丑陋。我们在这里装了一面小小的镜子,你可以拿来对照一下自己。当然,网球场上的恶习会远远不只这些,我们的认识也避免不了偏颇,是否能够改正取决于你的个性,很多问题其实是符合规则的,但规则不能替代镜头,也不能替代观众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serra 《网球》2008,(6):58-62
在奥运会的宏大舞台上,网球巨星们站起来的是少数,倒下去的永远是多数。你很难说清这是为什么,有的人说他们受伤了,因此在奥运会上发挥不好,还有人抱怨奥运会的赛制,奥运会的天气,也有人认为他们必须提前结束奥运之旅,好去备战美网……萨芬甚至说出他参加奥运会根本不是为了金牌这样的话,那是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场边絮语     
阿加西、吉尔伯特难逃“分手” 老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网坛,这同样是一再被验证的“真理”。赛季交替之际,成了职业球员和他们的教练说“拜拜”的最佳时机。继桑普拉斯、休伊特等名将和教练一拍两散之后,前球王阿加西也于1月3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宣布:他与合作8年的教练吉尔伯特正式分道扬镳。他说:  相似文献   

20.
"太太团"一直是足球赛场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不久前欧洲杯法国"太太团"的坐席中,新添了一个靓丽的身影,虽然她的男友纳斯里只是作为替补出场,却丝毫不能掩盖她的光芒,因为在法国,她的名气比男友大得多。她就是法国著名的网坛美女戈勒文。1988年出生的甜美娇俏的美少女戈勒文是俄罗斯后裔,在她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戈勒文全家移民法国。从7岁开始,戈勒文便离开法国,前往美国著名的尼克·波力泰尼网球学校学习网球。在这所全球闻名的网球学校中,诞生了无数的网球超级明星。戈勒文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她具有一切网球明星所应该具有的天赋—这不仅仅体现在她的网球技术上,还体现在她特立独行的性格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