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以来,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开始传入中国,国内学者竞相传播,并视之为解决学校领导困境的良药。但是,道德领导理论的文化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无契合性,而且中国的道德困境使道德领导理论无法扎根立足,最重要的是,道德领导理论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国教育管理实践需要。基于以上认识,萨氏的道德领导理论在中国没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萨乔万尼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之中国适应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传入我国后,国内学者竞相传播,并视之为解决学校领导困境的良药。但是,道德领导理论的文化内核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核并无契合性,而且中国的道德困境使道德领导理论无法扎根立足,最重要的是,道德领导理论不能满足和适应中国教育管理实践的需要。因此,萨氏的道德领导理论在中国没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萨乔万尼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建立在领导者权威基础之上的"道德领导"这一管理理念。强调通过建立信任,赋予权威和情感以同样价值,建立一种基于道德权威的领导。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对校长角色的重新定位、对培育共享价值观的关注都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教育领导理论,对学校道德领导的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萨乔万尼最早提出了学校道德领导理论,其理论核心是构建学校的共同愿景,形成学校共同体。本文从阐述道德领导理论的核心理念出发,对道德领导理论在学校管理的实践进行反思,进而提出践行学校道德领导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5.
萨乔万尼论学校道德领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托马斯·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是美国教育管理非主流派的重要代表。擅以教育管理的批判范型研究教育管理现象及问题。他最早提出了学校道德领导理论。其核心是学校领导要建构学校共同愿景与理念,强调责任与义务。他的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不只是停留在观念层面,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实施措施。尽管这一理论是基于荚国的社会背景提出的,但它仍可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曾认为是不可动摇的学校领导观念和或许正在孜孜以求的学校领导实践,而转向思考学校领导的道德维度,形成学校领导和“以德治校”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教育管理学界,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是一种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思想,而现代西方人文哲学思潮是道德领导思想最主要的理论根源之一.现代西方人文哲学思潮的反理性主义立场是道德领导思想的认识论基础.道德领导主张"以价值为核心",这具有人文哲学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倾向,反理性主义的方法论激发了萨乔万尼建立"邋遢派"的研究观,反理性主义的直觉观也在道德领导那里得到延续.道德领导秉承了现代西方人文哲学思潮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7.
萨乔万尼从价值观和感性视角提出道德领导理论,认为道德领导是达到学校改进的核心",领导之心"塑造了"领导之脑",驱动了"领导之手";对决策和行动的反思又肯定或重塑了"领导之心"和"领导之脑"。该理论强调愿景领导和价值引领,强调通过培养下属的自主管理能力,把下属打造成信奉者,通过塑造领导替身强化学校的道德共同体构建。萨乔万尼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道德领导力是校长引领教师从能力学校走向卓越学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道德领导理论源于西方教育管理学界,最早提出"学校道德领导"概念并对道德领导理论作了系统阐述的是美国教育学者托马斯·J·萨乔万尼。二战后的美国,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但是其效果却不显著,学生的成绩并没有预想提高得快,并且在学校中还存在着体罚学生、学生压力过大等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缺少热情,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教育管理学界,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是一种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思想,而现代西方人文哲学思潮是道德领导思想最主要的理论根源之一.现代西方人文哲学思潮的反理性主义立场是道德领导思想的认识论基础.道德领导主张"以价值为核心",这具有人文哲学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倾向,反理性主义的方法论激发了萨乔万尼建立"邋遢派"的研究观,反理性主义的直觉观也在道德领导那里得到延续.道德领导秉承了现代西方人文哲学思潮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自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将其视为我国教育管理的"解毒药"。道德领导成为人们心中理想的领导模式,它对于提升校长领导力具有极大的作用。但是,因其本身的理想色彩,在当前社会道德正处于转型过渡时期的中国,它只能成为我国校长领导的补充,而不可能成为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学校道德领导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乔万尼提出的,其核心是学校领导要建构学校共同愿景,强调责任与义务。它为我国学校管理带来了若干可借鉴的领导理念。本文试从学校道德领导的意义和内涵分析入手,谈谈它在建构民办高校管理模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对这一理论的讨论就未停止过.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的内涵之于当前学校文化管理实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近来,讨论道德领导的文章较多。查阅后发现,持支持意见的研究者占多数,支持者对此问题的探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对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的全面介绍和内涵挖掘;二是对成功校长的领导实践的评述和总结。反对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现实的道德困境与道德领导理论的文化内核和现实基础无契合性,所以,道德领导理论在中国没有可行性。经进一  相似文献   

14.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对这一理论的讨论就未停止过。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的内涵之于当前学校文化管理实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萨乔万尼教授的道德领导理论被引入中国以来,中国对这一理论的讨论就未停止过。本文从文化管理的视角出发,分析道德领导的内涵之于当前学校文化管理实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应当承认并积极倡导班主任工作的道德意义.结合萨乔万尼道德领导理论的内涵与意义,文章阐述了以下观点:班主任领导的基础--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班主任领导的条件--先信奉,后领导;班主任领导的手段--创造性的激励;班主任领导的目标--培育领导的替身.  相似文献   

17.
道德领导思想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其代表著作是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低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书,道德领导思想的出现,引起了西方学者大量的探讨、评论及反复引证,  相似文献   

18.
道德领导是美国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提出来的。道德领导提出的权威来源新说法及“领导替代”理念是颇具价值的原生性观点,建立在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基础之上的道德领导模式能够为和谐学校的构建提供前提条件,缔造“领导替身”四大思路更是彰显和谐学校的核心内涵,通过学校共同体内部的利益和谐、人际和谐、文化和谐将和谐学校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萨乔万尼在《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书中指出,过去的领导理论过于重视领导者的特质和行为,忽略了与道德相关的层面,如信念、价值观等,进而明确界定“道德领导,系指以道德权威为基础的领导……就是领导者基于正义与善的责任感和义务心来领导部属,部属亦因领导者的正义与善而勇于任事,进而发挥领导的效能”。道德领导的旨趣在于学校领导者与追随者共同展现生命智慧,共享伦理世界,共创有德行的学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通过对萨乔万尼“学校道德领导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的界定与观点的阐释,进而分析其在中国学校管理中的可行性。本文的结论是道德领导虽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但作为学校领导领域一种向善的理想,道德领导恰好针对着我们当前学校领导实践的时弊,提供反思与前进的方向。应当指出的是,我们在借鉴这一思想时,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