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的党报改革中 ,人们一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头版加强新闻信息量、经济版如何为当前的经济改革服务、文化版如何提高思想性和趣味性等方面 ,最被人忽略是党报的理论版。而现在党报的各个版中 ,最为枯燥的可能就是理论版了。党的机关报设有理论版 ,这是自 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以来的传统 ,不能摈弃 ,但是要适应现在读者的信息接受习惯。若还是老一套 ,一块版二三篇大文章填满了就算完成任务 ,是没人看的。特别是那些围绕某个当前流行政治术语的“学习”文章 ,几个诸如它是“指南”、是“旗帜”、是“方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关于党报理论版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党报理论版只有四个人看:作者、编辑、校对、报社老总。因为理论版刊登的文章一般都篇幅很长,内容很严肃、单调,版式缺少变化和花样。确实,理论版的可读性差是现在党报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求理论版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地市党报要不要办理论版?能不能办好理论版?怎样办好理论版?是当前地市党报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聊城日报社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对于“要不要办理论版”的  相似文献   

4.
理论宣传是党报的重要优势之一,通过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树立党报的权威性,强化党报的主体功能,不仅是发挥党报主阵地作用的需要,而且也是增强党报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在“夹缝”中生存的地市党报,纷纷在其新闻版上大做文章,并因  相似文献   

5.
在党报专版的改革和定位中,理论版是最难办的一块专版,难就难在作为党报的正统理论版,怎样才能打破呆板的、说教式的旧模式,使理论能够论到广大读者的心里。《农垦日报》在实践中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魏伟 《新闻知识》2006,(9):32-35
理论界的人,似乎有个印象,就是党报理论版的文章属于“内循环”,是圈内人的“自娱自乐”,表现为写文章的、看文章的都是“圈内人”。必定如此吗?或者说,理论版有没有改进的必要?理论文章有没有贴近普通读者的必要?当然有必要。之所以出现内循环、两张皮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理论版在选题上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关注不够,在形式上总是板着面孔,所以理论版才成了“两张皮”。  相似文献   

7.
2001年初,我发表过一篇关于改进党报理论版的文章《党报理论版要有创新的形式和内容》,当时分别研究了中央、省、地市级的几家党报的理论版,谈了一些改进工作的意见,但是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样板。当我看到北京日报的“理论周刊”时,感到很兴奋,因为这几乎就是我设想中的理论版的改进样式。 这里首先要明确党报的理论版的任务是什么。理论版的文章绝不是仅仅为了填充版面、只让领导和作者满意,也不是当地党政机关的公关版面,它是党向广大读者进行党的政策教育和提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园地。理论版是党报宣传的一个非常重…  相似文献   

8.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政治优势。这个政治优势体现在党报的理论宣传中,就是要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思想教育这一环节,通过科学的理论、生动的事实、真挚的情感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努力扩大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的工作的舆论覆盖面和传播有效性。在党报历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始终发挥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理论,党报的理论版及言论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的“主阵地”。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在“主阵地”…  相似文献   

9.
做好地方党报理论版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规律性。把握了规律性,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理论宣传,将理论宣传做深、做透、做出特色。《蚌埠日报》理论版做了些探索,归纳起来是强化“三种意识”,突出“三性”。  相似文献   

10.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1.
一 有什么样的视野,往往意味着有什么样的境界、什么样的力量,并进而影响到某项工作的成败。进一步办好党报理论版,必须有宽阔的视野。 据了解,国外纸质媒体没有或很少有理论版。因此,说党报理论版富有中国特色,毫不为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报理论版在思想的启蒙与教化、观念的更新与转换、理论的滋养与升华方面,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其“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2.
赵娜 《新闻前哨》2006,(2):10-11
党报的理论版应该有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实话”专栏很好地体现了两的结合,从内容上找贴近感,抓住“贴近性”做章,体现自己的特色。可以说,作为省级党报推出“实话”专栏,抓住贴近性做章,从报纸自身省级党报的特点而言,可以体现出“实话”栏目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这里说的理论传播,具体点说,就.是都市报的“时评版”与党报的“理论版”。理论传播对“政治”意味着什么 政治,孙中山先生说:“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这个解释,在当今和平建设时期,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党报尤其是地市党报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弱化或者取消理论宣传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理论阵地萎缩,反应迟钝麻木。一些地市党报往往以地市报理论宣传搞不出什么名堂、读者不喜欢、广告缺少版面为由,或是取消理论版,或是压缩理论版;党报的理论宣传也是报纸新闻宣传的组成部分,理论稿件的刊发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有较强的时效性,而一些党报的理论宣传往往慢三拍;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在新闻改革的大趋势下,虽然地方党报在改革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却往往忽视了理论文章和理论专版的改革创新,导致理论文章、理论专版成为党报改革中力度相对薄弱、可读性相对枯燥、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一个群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宣传的需要。因此,地方党报的理论宣传工作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真正使理论宣传"接地气"、"聚人气"、"提士气",切实增强宣传的实际效果。在这方面,《济源日报》经过多  相似文献   

16.
地市报理论版,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是理论宣传的园地和载体。地市党报办好理论版,关键在于把握方向,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就引导舆论的直接胜来讲,理论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和新闻版比较起来,理论版的稿件阐述问题更加全面,表达观点更加鲜明。但现在理论版版式呆板,  相似文献   

17.
党报理论版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与社科理论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解疑释惑、建言献策的功能,也是一些智库机构发布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理应在智库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今年以来,河南日报理论版围绕经济新常态、河南与"一带一路"建设、四个全面等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刊发了一系列富于建设性的理论文章,引起较大反响,扩大了理论宣传的影响力,充分发挥了智库建设的重要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8.
理论宣传历来是党报的优势之一,纵观当前一些党报的理论版,一般在导向性、指导性、权威性、思想性上做得较好,而在新闻性、可读性、群众性、时效性方面相对较弱。理论宣传如何在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又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吸引更多的读者,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这是一个有待被解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童钟呜 《新闻前哨》2002,(11):31-31
地市党报的理论版现状如何?主要表现为:一“远”:即所研究和探讨的理论问题离百姓生活、当地实际、具体工作太远。二“空”:图解当前上级的方针政策,言之无物,空泛无味,甚至无病呻吟。三“硬”:有的文章架子大、口气硬,板着面孔生硬说教,让人畏而远之。如何提高地市党报理论宣传质量?就是要创新、求活、实用,发挥“释疑解惑,明辨是非,统一思想,提高素质,倡导文明,鼓劲助威”的功能和作用,开动脑筋花大力气,在“近”、“实”、“软”三字上做活做好文章。舍“远”求“近”,让理论宣传离读者更近点离生活越近,越能引起人…  相似文献   

20.
理论版作为理论宣传的主阵地,理应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理论的帮手、各级领导做好工作的参谋和理论普及的园地.但时下,一些党报的理论版呆滞僵化、死气沉沉,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教育和推动工作的作用.一是以“教师爷”自居,通篇充斥着“必须怎样”、“不能怎样”的话语,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二是“一二三四乱开中药铺”,像做总结,面面俱到,但究竟想说个什么事,让人一头雾水;三是引经据典,不看对象,往往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学术气息浓厚,实践性不强.还有其他表现形式,不再列举.这样的文章不贴近生活、不贴近实际、不贴近群众,吸引力不强、影响力下降、引导力差就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