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均 《四川教育》2009,(12):40-40
【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片段:师: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生1: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我深有感触。文章记叙了巴迪在童年时写的一首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诗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说诗“精彩极了”,而父亲说诗“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巴迪产生了巨大影响,并且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相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每  相似文献   

3.
语文书刚发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其中第16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深深地吸引了我。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巴迪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认为这首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说这首诗“糟糕透了”争论中,巴迪的爸爸坚持己见。“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  相似文献   

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了对巴迪幼年时第一次写的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父母的评价不同,但其中却隐藏着共同的情感——爱。怎么让十来岁的孩子体会父母不同的爱呢?思考再三,我决定采用辩论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写的是:作者八九岁时第一次写诗,母亲给这首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和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最终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  相似文献   

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主要写了对巴迪幼年时第一次写的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父母的评价不同,但其中却隐藏着共同的情感——爱。怎么让十来岁的孩子体会父母不同的爱呢?思考再三,我决定采用辩论的方式。师:同学们,巴迪七岁时写了第一首诗,父母给予了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你认为哪种评价更好?支持母亲的评价的同学请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哪些同学支持父亲的评价(?只有十来个学生举手)因为同学们支持的评价者不…  相似文献   

7.
我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一篇文章,令我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给母亲看后,母亲说:“精彩极了!”并不断地鼓励他。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给父亲看后,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并说了许多伤他小小的自尊  相似文献   

8.
李霞 《湖南教育》2003,(5):50-51
教学片断师: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学习、讨论。(生小组学习、讨论)师:明白了吗?你是怎样理解的?生:妈妈的评价———“精彩极了”,这是对孩子的赞扬与鼓励,爸爸的评价———“糟糕透了”是对孩子的批评。生:我觉得正像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那样:“‘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生:作者为什么要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是爱?生:我有时候虽然考试考…  相似文献   

9.
陈小宜 《教师》2010,(1):50-51
[案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写的第一首诗,得到了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虽然作者当时并不理解父母的心,但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他取得了成功。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父母不同形式的爱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爱心如何让孩子们真正地体会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读教材。课文主要讲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后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这同时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1.
又听《“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我想起了以前曾听过的这一课,同样的内容,却有不同的感受。案例一(片段摘录)师: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生:从母亲的评价中,巴迪肯定得到了一种鼓励,感受到一种爱。生:父亲的评价实话实说,体现的是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生:我不这样认为,严格要求不等于苛求。七八岁能写诗已经很了不起了,用“糟糕透了”评价,实在太残酷了,让人无法接受。生:我看母亲的评价也太夸张了,很可能让巴迪产生误会,以为自己的诗真的“精彩极了”。师:文中两种“评…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曾经对他的第一首诗作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作者从这两种不同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的爱,同时还阐明了这两种评价对作者一生产生的巨大影响。采取以读为本,自学自悟的方式教学本课效果较好。设计如下:一、精读自悟,自主析疑1郾指导学习第一段(1—14小节),解决第一个核心问题: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1)自由朗读第一段。(2)分小组讨论交流:□面对作者的第一首诗,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划出表…  相似文献   

13.
丘素玲 《广西教育》2005,(7A):34-34
教材简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妈妈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作者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人生的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十分贴近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美文,孩子们非常喜欢。作者巴德·舒尔伯格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以细腻而朴实的语言写了自己童年时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的评价则是“糟糕透了”。几年后作者才感觉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成年后也越来越感受到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母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那也是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真正的爱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爱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刚看了这句话,我只是似懂非懂。当我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才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刚看到文章题目,我感觉有些好奇,读了课文才知道,“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作者巴迪的母亲和父亲对巴迪所写的诗的截然不同的评价。在作者的少年时代,交织在耳际的都是母亲的“精彩极了”和父亲的“糟糕透了”,在母亲的鼓励下和父亲的批评下,作者经过努力,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发行了多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生活中,爱有…  相似文献   

16.
精彩与糟糕     
赞美和批评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也是如此。它讲了主人公巴迪在八岁时写了一首诗 ,母亲说它精彩极了 ,而父亲则说它糟糕透了 ,就是这两句对立的评价浓缩了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的爱 ,也极好地帮助了巴迪的成长。“精彩极了”也好 ,“糟糕透了”也好 ,这些语言都来自于爱 ,当它们交织在一起时 ,就是爱的最终体现了吧 !尽管它们有不同的意义 ,但它们表达的感情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伟大的爱 ,既包括伟大的母爱 ,也包括可敬的父爱。这也就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记得八岁时 ,突然心血来潮要…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写出诗,既激动又高兴,通过表扬使作者获得成功的喜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课件出示2: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励。”从母亲对父亲的指责声中你读懂了什么?(母亲深深知道评价中饱含着的爱。巴迪需要鼓励,将这种爱及时给予巴迪,希望给他力量,让…  相似文献   

18.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巴迪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一首诗作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父亲对他的诗不满意,皱着眉头评价:"这个糟糕透了!"可母亲却骄傲地说:"这个精彩极了!"为什么同一首诗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呢?我疑惑不解。经过一番认真阅读,细心体会,我终于解开了谜团:母亲觉得巴迪还小,能写出这样一首诗,已经很不错了,需要鼓励,所以母亲对他大加赞赏。而父亲  相似文献   

19.
一篇文章深深地在我脑海中扎根,也不知何时读过,只觉得心已触动,泪已动容,泪光之中闪出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父母对这首诗的观点截然不同,爸爸严厉地批判这首诗“糟糕透了!”“我”还小,只懂得一味地哭泣,面对妈妈,觉得只有妈妈才爱“我”。长大后,再次翻开那幼稚而无趣的,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时,泪花溢满眼眶,父亲极端的断语都是对“我”的爱,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20.
张鑫正 《师道》2008,(5):26-2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讲述了作者初学写诗时父亲和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离不开严格的要求和热情的鼓励。同一首诗,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为此。我抓住分歧点。引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辩论,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在批评中深含着鼓励和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