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当前一些大学生消费呈现非理性化,主要表现为:过度消费、畸形消费、情绪化消费、炫耀消费和享乐主义消费,这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有关.因此,高校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引导大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提高大学生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2.
浅析当前我国高校的消费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道德现象.目前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消费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消费道德教育必须以传统节俭消费伦理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注重理论教育,提高认知能力;注重实践教育,强化情感体验;充分发挥社会与家庭教育及引导作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南京市高校女生生活用品消费的问卷调查,针对女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观念进行探索性研究,了解女大学生消费结构,分析大学生消费行为特征,并针对其消费特点提出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其消费观念的引导,这对南京市高校女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消费观起着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炫耀性消费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消费现象,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体发展和社会和谐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高校应综合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消费知识的教育和审美教育、营造健康的校园消费文化、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等,培养大学生理性消费、科学理财的能力,引导他们摒弃炫耀性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力量,其网络消费道德影响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通过调查发现,网络消费成了大学生的主流消费形式,但存在着消费结构失衡、消费金额偏高、消费认识不清等道德失范问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可以从转变家庭观念、强化学校教育、加强社会引导、提升学生德行四条途径予以教育和规范.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消费观念渐呈多元化倾向、两极分化加剧、非理性消费突出。加强高校消费道德教育,树立大学生合理消费观念刘不容缓,同时也是推进节约型社会进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校消费道德教育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赵志毅  王淳 《江苏高教》2004,46(1):69-71
大学生消费观念渐呈多元化倾向,同学之间消费差距急剧加大。大学生不良消费现象有蔓延趋势,非理性消费日见抬头引发校园道德问题。高校乃至社会应高度关注大学生消费问题,将消费教育纳入高校道德教育范畴,重视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首都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包括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理财能力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乡生源大学生在消费目的、超额消费、月平均花费、某些日常消费项目、看待自我理财能力及超前消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大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城市生源大学生则表现得更为明显。高校必须加强消费教育和理财教育,家庭要注重培育孩子正确的消费观,社会要净化大众传媒的消费宣传等。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消费的认知与行动间存在矛盾,消费倾向于网络化和高科技化,消费层次不高且浪费严重。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的措施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规范文化消费行为,提高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0.
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李小丽消费情况的个案调查和分析中可以看到大学生中存在着理性消费,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消费的主体是大学生,当前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现状不容乐观,表现为:消费的认知与行动间存在矛盾,消费倾向于网络化和高科技化,消费层次不高且浪费严重。改进大学生校园文化消费的措施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产品质量以及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引导校园文化消费,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消费环境;引导大学生规范文化消费行为,提高文化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完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李小丽消费情况的个案调查和分析中可以看到大学生中存在着理性消费,并提出了如何加强对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绿色消费已成为绿色营销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市某本科高校的300名大学生为样本,调查大学生绿色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绿色消费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大学生绿色消费意向已形成但水平较低;大学生绿色消费行为水平较低但前景广阔。基于调查结果文章指出,应从加强绿色消费教育、提升绿色消费认知、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并降低价格等方面推动大学生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4.
宇业力 《高教论坛》2007,(2):14-16,44
当前,大学生消费问题已是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消费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加强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消费引导和消费道德教育更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在消费文化已深入影响大学生生活方式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应主动关注大学生消费文化存在的问题,了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探寻产生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消费文化进行导向,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培养理智的消费行为,使他们的生活走向良性轨道,实现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导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的来源、水平、特点、结构、方式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了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地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心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和培养的思路,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进行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学生消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消费的来源、水平、特点、结构、方式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了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地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心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和培养的思路,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进行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9.
左晓民  路远 《商洛学院学报》2009,23(5):46-48,65
社会转型背景下,大学生的消费形成了多样化消费模式,要重视多样化消费模式形成的因素,引导大学生构建务实消费模式,要重视大学生科学消费和理财能力的培养;学校和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倡导理性消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着"非生态"消费现象,这既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也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消费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生态消费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为探索高校大学生生态消费教育路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