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界对于特价库存图书的关注,似乎都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却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图书中,除了大量的生活类、消遣类图书之外,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学术类图书,这一类图书也最能吸引消费者(这一点从各地的特价书店纷纷打出"特价学术书店"的招牌就可窥得一斑).而以笔者浅见,随着读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成熟,真正影响读者消费心理乃至图书市场总体销售的恰恰也正是学术类的特价图书.  相似文献   

2.
’94北京书市将于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行,届时将为读者开办一个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示改革开放成果,集交易、交流、广告、服务、娱乐于一体的大文化图书市场。由北京新华书店系统、北京地区出版社、社会办书店参加的新版图书及音像制品销售,共准备全国出版社新近出版物6万余种。此外,还设有图书文化礼品展销、文化用品和报刊销售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活跃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今年北京将举办五个书市,为首都的读书人送去丰富的精神食粮。这五个书市是: 是4月6日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开幕的“98北京春季书市”,北京地区各出版社、各郊区县新华书店、社会办书店参加,到4月19日结束。 二是“98春季双休日特价书市,将于4月29日至5月11日举办,北京地区的出版单位和书店将降价售书。 三是金秋9月举行的“98北京秋季书市”,由北京市新华书店承办。 四是“第二届京郊农村书布”,售书品种将达万余种,包括科学、文学、计算机以及有助于农民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等方面的图书。 五是今年10月由北京市青少年服务中心举办的“北京秋季双休日特价书市。”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对图书降价发行应持慎重态度 《图书发行》453期刊登了一则图书市场信息,题目是《读书人的好去处——第九届特价书市随笔》,文中列举特价书市上销售的热门降价书是那些具有保存价值、百看不厌的中外文学名著、古典著作精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安娜卡列尼娜》、《史记》、《太平广记》、《百子全书》等)和目前图书市场十分抢手的少儿读物、字辞典、生活、科普、美术等类的畅销书,文中并提到,名人传记、纪实文学在降价书市上已开始降温。由此可见,读者对降价书的需求也提高了口味,这对图书市场的前景是喜或是忧,就值得出版发行界同仁们深思与关注了。  相似文献   

5.
“再销售制度”用日本语的汉字表示,就是“再贩制”。从字面上看,“再”即“二次”之意,“贩”即“销售、零售”之意。出版社通过图书批发公司把图书(出版物)批发给书店,是“第一次销售”;书店把图书卖给读者,是“第二次销售”。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图书零售制度相比,日本图书再销售制度的特点在于,图书的价格由出版社指定;出版社通过批发公司监督书店执行;  相似文献   

6.
被“非典”搁浅的第十四届全国书市,终于2004年5月22日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顺利落幕,时跨两年的本届书市,又以1 206个展位的规模和10.43亿元的订货成交额、2 133万元的零售额超越上届,再创历史新高。订货码洋比上届书市增长2.84%,销售比上届书市增长14%。规模更加盛大,场面更加热烈,市场也更加商业化。 尽管业界都喜欢把书市称作政府行为,但它毕竟是书业界的一次盛会,全国的出版社和书店欢聚一堂,无疑是出版成果的一次大展示,业内信息的一次大交流; 书店和出版社以10余万种图书集中展销,对桂林的读者来说,确是一次精神盛餐。徜徉国际会展中…  相似文献   

7.
由湖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湖北省图书发行集团、湖北省外文书店、武汉市新华书店、省内14家出版社承办,湖北省书刊发行业协会协办的’95湖北科技书市,历时4天,于1995年10月28日落下帷幕。据统计,共销售科技图书140万元,接待读者10多万人次,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湖北科技书市是继1994年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书市后,湖北省举办的又一次规模较大的专门性图书展销活动。书市设立了三个主会场、四个分会场,并从省内14家出版社和省外200多家出版社组织了12000余种图书,其中科技图书8000多种。使用场地1900余平方米。书市采取零售、批发一体化方式进行。在各展销店为读者提供了“购书指南”和重点科技图书导购服务,对新版科技图书一律实行九折优惠等。书市开幕以后,每天参观、购书的  相似文献   

8.
书店“创造读者”是现代社会图书经营谋略的一个新命题,是对市场经济机制下发行观念和销售方式的重要革新。为更有效地拥有读者、掌握读者,更主动地驾驭图书市场,研究和实行“创造读者”的发行战略是新形势下新华书店生存和发展的全新举措。 (一) 图书发行工作是直接面向读者的工作。书店销售图书决不能离开一定的读者对象,一旦失去读者,书店便失去了生命。这是因为,首先图书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如果书店的书籍推销不出去,书到不了读者手中,也就没有读者的读书行为,  相似文献   

9.
在近几年的图书市场中,电脑图书从以前仅仅是科技类图书的一个分支,一跃成为书林宠儿,从林林总总的各类图书组成的书海中浮出水面,出现在几乎民有出版社,书店的图书展台最为抢眼的位置上,成为书市中最为火爆的卖点之一,为出版社带来了较为丰富的经济效益,更因为其拥有的广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庞大的作者,读者队伍,成为众多出版社争夺的一个制高点。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图书市场总的情况是:销售略增,库存剧增,竞争激烈,问题不少。主要原因是:社会集团购买力下降、书价调整幅度过大,超过社会购买力增长幅度;随着经商热的兴起,读书无用论又有新的抬头,流生现象严重,部分文教类图书销售大幅度下降。图书市场也有了新的变化,出版社与书店之间、发货店与销售店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我国涌现出大量的网上书店.网上书店正在成为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本文对当前我国网上图书市场概况、主要网上书店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专业出版社如何建设专业化、精品化、有特色的网上书店,促进图书销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出版社的经营过程中以及图书市场的诸多因素中,都可以找到二八法则的影子,例如:书店20%品种的图书销量占所有品种图书销量的80%;出版社20%的图书创造80%的利润;出版社80%的利润又来自于20%的书店;20%的员工可以创造出版社80%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书业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销量一般在10万册以上,有的甚至上百万。目前,整个书业对畅销书青睐有加,各出版社千方百计打造畅销书,经销商、书店抢先定购畅销书,读者追捧畅销书。现在,随着每本书的利润越摊越薄,大量图书成为不赢利的包袱,导致庞大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畅销书以品种少、利润大、销得快,使出版社得以从品种战中抽身出来。另外,畅销书带来的品牌效应,也成了出版社其他书籍进入书店的通行证。从而形成出版社对书店渠道的供应优势,使出版社有机会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整体书籍的销售。  相似文献   

14.
网上书店在台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台湾网上书店的特点 1.类型多、初具规模台湾网上书店主要有四种类型(1)大出版公司的网上书店。目前台湾的网上书店大都是出版社为了推销自己出版社的书籍而设立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远流出版社的“远流博识网”和天下文化出版社的“天下网上书店”。这些出版社依托已有业务网络资源进行网上发行与零售,对图书的发行和读者的心态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分析预测图书销售的走向,并且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保证。(2)虚拟网上书店。这是一种纯粹的网上书店,主要特征是没有物理库存管理,通过与出版社或书店进行物流合作来实现图书销售。严格来说,这种书店只有“博客来网上书店”和“台湾亚马逊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不断开放的图书市场,积极参与图书市场竞争,及时收集图书市场信息,近年来许多出版社纷纷开办了自己的书店。如今社办书店已成为出版社联接读者的一座桥梁,宣传图书发行的一个窗口,已成为全国图书发行队伍中的一支有生力量。然而,由于社办书店的经营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6.
出路在于“经销+寄销”王汀江1.经销加寄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图书的发行都采取“单行线式”的经销制,即不允许销售环节向出版社退书。这样,由于书店必须负担图书库存积压的风险,图书订数每况愈下,图书市场萎缩。另一方面,由于书店备货少,许多图书不能上架销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图书的零售、批发业务逐步对外资开放,在国外具有一定成本优势的折扣书店、专业书店、连锁店以及读者俱乐部等,必将进入中国图书市场,加剧图书市场的竞争,对中国传统的图书营销渠道形成重大冲击。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出版社的经营更加深入、细致,以提高对图书市场资源的可控程度。而图书的营销工作,尤其是销售渠道,作为出版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出版社的经营效益、竞争力和经营安全形成的影响日益重要。一、图书营销渠道的管理图书营销渠道管理是对渠道成员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抓。1.选择图书批发…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不少基层书店大幅度压减图书征订数,甚至已经征订了的图书也要求退订。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任其发展,明年将会出现图书市场供需脱节,势必加剧“买书难”的状况,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适应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近来,一些发行部门对图书出版工作批评较多,主要是批评出版社“书价暴涨”、“出版脱期”,造成书店“销售下降”、“库存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的图书装帧之我见中山大学出版社方楚娟当今图书市场日见繁荣,除了新华书店外,各式各样个体的、集体的书店、书屋也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连寸土尺金的大型商场也辟出专柜或专门的楼层销售图书。浩如烟海的图书使人目不暇接,五彩纷呈的图书封面给人一种透不过...  相似文献   

20.
图书销售与读者需求的错位及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选题思想及其成品形式都无一例外地要接受市场的检验。一般地说,图书的市场走向反映了读者对图书的选择和认可。但也有例外,像人们经常说的出版社卖不掉书、读者买不到书,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图书市场和读者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再比如,书店出于业务运作的考虑和获得经济效益的需要,愿意进销丛书、套书以求规模效应,相对于几角、几元定价的图书,则愿意进销高码洋的图书以获得较大利润;而读者则只购买自己需要的和价格相对便宜的图书。通常只有在销售排行榜上位列前多少名的图书,书店才主动添货,而一些虽然不见得畅销却可以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