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最富情感的学科,它在各种语言现象的背后,蕴含的是深厚的思想文化。它更多地承载了启人心智、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神圣使命,能更好地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有人说“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同时,语文的希望、语文的出路还是诗意……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厌恶的语文课,是没有语文的语文课。”挖掘文本内涵的诗意,营造诗意的课堂,追求师生心灵诗意的碰撞,培养孩子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和细腻的感受,我在探索着。【缘起】苏教版第九册第一课《去打开…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王菘舟老师也说过:“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课堂。”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应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情。  相似文献   

3.
叶桂玉 《师道》2013,(3):25-27
语文课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语文教育没有诗意,好比月下不见杨柳,园中不闻鸟鸣,就失去了本应有的风姿。语文课应是学生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气氛中经历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才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所以必须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栖息的家园。一、让导语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语文教师的导入要"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的语言具有诗意,才能在学生的语言中播下诗意的种子,才能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教师的导入语要形象优美、韵味十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最诗意化、最富有情感色彩的学科。语文老师要竭尽所能引领学生去感悟蕴含在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文本意义、情感内涵,要用真情去上好每一堂语文课。第一,深挖教材,备出感情。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影响着一个人对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上语文课就宜多花工夫涵泳课文,抓住情感触发点,采用美读法,从无声世界进入有声世界,融进课文,感觉体悟言语精巧的表现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引导学生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  相似文献   

6.
马步方 《广西教育》2012,(33):68-69
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其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既然具有工具性,必然要经过学习训练才能掌握,既然具有人文性,必然要经过情感熏陶才能体现。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科学训练讲究的是扎实,艺术境界应该是饱含情感同时又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就应该教得脚踏实地,教得激情饱满,教得诗意盎然。  相似文献   

7.
北师大教授童庆炳曾在《语文与流泪》中这样写到:"语文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课应该成为孩子们人文的,情感的世界的钥匙。我所忧郁的是,我们现在的孩子们,不会正确的运用自己的笑和泪。为了生活和感受,我们需要美丽的笑和充满魅力的哭。当语文课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流下眼泪的时候,那么语文课也就成功了。"我想语文之所以能让孩子流泪,一是因为语文文本饱含作者的情感,二是因为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到了这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是重视体味感知和熏陶的课堂,是经历情感的体验,接受文化审美的课堂,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课堂。语文教师更要教出自己的风格,亮出自己的特色。片面地强调将课堂归还学生,消解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失去语文教师本身诗意与个眭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华岚 《天津教育》2006,(9):28-29
如果说语文课是一杯水,情感就如同蜂蜜,它可以使原本寡淡无味的白水变得甘甜芬芳。长久以来,语文被当成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集中在传授知识和训练学生应试技能上。对许多学生而言,语文成了一门无法激发兴趣的可有可无的学科。问题的症结在哪儿呢?我想主要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只剩下一堆系统的僵死的知识,缺少了灵动的情感,于是语文课堂没有了真正的灵魂。我一直觉得,语文课的价值在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让学生从文学作品所提供的间接的世界中获得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让学生真正懂得高扬自己的灵魂,学会诗意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种艺术 ,诗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追求诗意。语文课应该是诗意的载体、诗意的呈现。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情理 ,它能更直接、更深邃地蕴涵着语文教育的真义 ,因而也更能凸显出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的独特的风格、创意和襟怀。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曾经说过 :“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可见 ,他把“富有诗意”看得多么重要。事实也正是如此 ,有了诗意 ,就有了知、情、意、趣 ;有了诗意 ,就有了兴、观、群、怨…  相似文献   

11.
毛敏敏 《考试周刊》2013,(69):38-39
诗意是语文的灵魂,诗意能为语文奠基.语文课应该流淌着诗意,语文作业也应该充满着诗意.对小学语文作业的诗意的追求是教育本我的回归,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语文作业应该能让学生津津乐道、眉飞色舞,所以本文力图挖掘作业的诗意,探究构建小学语文诗意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提语文课的诗意,有人会这样想,这不是把语文课搞得玄乎了吗?下意识地就会把它与要“简简单单学语文”,语文课要上得“扎实、朴实”抵触起来。其实,非此即彼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思维。正如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美一样,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诗意。如果我们的语文课缺少了诗意,那是诗意的失落,是教师缺少一种意识,缺少自觉地去发现去追寻罢了。追寻语文课的诗意,其意义在于,它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精彩、更丰富,更走近语文教学的本源,从而更能实现我们孜孜追求的理想中的教学鹄的。众所周知,诗原本是一种文学形式,人类的文学是以诗歌开篇的,在未出现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对新课改的误解,语文教学出现了表面豪华现象。语文课堂上出现一批"精神贵族",似乎越来越追求形而上的内容。笔者截取来自一线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并以此呼吁警惕语文教学中的"贵族化"倾向。一、"人文"泛滥化"人文"泛滥化——指的是追求所谓情感熏陶和诗意栖居,使语文课极尽豪华之能事,语文课已经变成情感熏陶课、生命教育课。语文什么都管,就是不管"语文"自身;语文教师与别科教师抢起了"饭碗";就语文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坏,情感教育发挥着很大作用。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情感教育,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会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材中,那他就不是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再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他的语文课就干巴巴,没有一丝趣味,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他的课,他的语文课就一定是失败的,他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正其实,语文是富有诗意的,课堂是有生命的,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人文与情感的流淌,是学生与教师、作者乃至编者之间多元的对话。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实现语文知识与学生情感的统一,从而让语文课堂真正彰显诗意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语文学习的催化剂,也是有效语文教学的重要前提。笔者以为,只有文情、师情、生情和谐融合的语文课,才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特点,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特级教师王文丽老师执教《风筝》一课,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情感这根绵绵红线,让课堂上高高飞起情感的风筝。整堂课的教学诗意勃发,淋漓尽致,让人折服。下面,撷取其中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7.
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充满灵气。那么,怎样才能进行诗意的语文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更是这样,如果将课上得起伏曲折,声情并茂,就会使学生兴趣浓厚,步入胜境,领略无限风光,这样语文课才能上出诗意来。犹如一杯清茶,浓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整节课充满了诗意。语文是诗意的语文,语文课应该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尽管各种电教手段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但创设教学艺术中教师情感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的语文课绝不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作者一道去热爱,去憎恨,去感觉,用艺术去感动学生,去点燃学生,去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20.
情感智慧是情感和智慧相融的智慧家园。它与人的生命智慧、人文智慧、认知智慧、理解智慧、审美智慧和创造智慧等互为渗透交叉,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应该说情感智慧和语文教学的关系犹如水与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智慧,也就没有语文教学的生机和活力,语文课的魅力也就无从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