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人旧忆     
章太炎(1869.1.12—1936.6.14)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  相似文献   

2.
正张惟任(1561—1628)字仲衡,一字希声、希尹,号觉庵,陕西潼关老县城张家巷人,万历七年(1579)举人,由推官擢知巫山县,后升为试监察御史、贵州御史等,万历三十八年为两浙巡盐,万历四十四年任贵州道监察御史,万历四十五年(1617)任河南巡按,天启五年(1625)由御史推山西右参政升大理寺右寺丞,天启六年(1626)任大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开设"建十聊书画"专栏,藉此来探讨中国书画笔墨技巧及精神层面的关系,解读一个好的书画家是如何通过"寄兴笔墨"来表达个人修养、品格和心胸的。唐代有位草书巨匠张旭,人称"张颠"。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米颠",他就是被称之为书画史上一个巅峰式存在的米芾。米芾生于北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卒于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湖北襄阳,晚年定居润州(江苏镇江)。虽然官至校书  相似文献   

4.
《寻根》2020,(3)
正何园主人何维键(1835-1908),安徽望江人。光绪元年(1875年)至八年(1882年),任湖北按察使、江汉关监督;光绪九年(1883年),退隐扬州建"寄啸山庄",即今何园;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率家移居上海,投资大清银行、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卒于上海。光绪九年,何维键退隐扬州,购买了吴氏"片石山房"建成何园,原名  相似文献   

5.
于右任 ( 1 879- 1 96 4 )原名伯循 ,字右任 ,后以字行。笔名神州旧主、骚心、太平老人等。号髯翁。祖籍陕西泾阳县斗口村。 1 879年 (清光绪五年 ) 4月 1 1日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东关河道巷一贫寒家庭。不满 3岁 ,生母赵氏病故 ,遂寄居伯母房氏外家 ,得如亲生之抚爱养育。于右任自幼深明事理 ,为了帮助家里 ,6岁即随乡童山野牧羊 ,7岁受业于三水 (今旬邑 )老儒第五先生 ,“以流离之子 ,竟为学生矣”。 1 1岁 ,为有利于他的学业 ,伯母携往三原东关 ,依族三祖重臣公 ,入名塾毛班香先生私塾 ,毛师学识渊博 ,执教甚严 ,在三原享有盛誉。于右任在…  相似文献   

6.
屠仁守(1836~1904),字静夫,号梅君,斋号渐室,湖北孝感人.咸丰乙未( 1859 年)恩科举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年) ,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九年( 1883年)后,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掌广东道监察御史、山西道监察御史、掌山西道监察御史,山西令德书院、陕西三原宏道书...  相似文献   

7.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文化出版史上的闻人,商务印书馆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自戊戌变法后离开北京到上海,先在南洋公学任译书院院长,后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任编译所所长,着重翻译出版政史技术新书和小学教材,大力推进了当时的科学研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张元济广泛搜集各种古籍珍本、孤本、善本,建立藏书达50余万册的涵芳楼(东方图书馆前身)。在对古籍整理方面,他身体力行,亲自校勘古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并写成《校勘记》数十册。张元济还提携新人,培养了王云五、蔡元培、茅盾、陈云、胡愈之、郑振铎、陈叔通等一大批年轻的"商务新秀",使商务印书馆的事业得以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为其成为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一、家学传统唐桂芳(1308~1380年),字仲实,号白云,歙县人。"少从洪焱祖学,弱冠为明道书院司训。元至正中,用荐授建宁路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明太祖定徽州,召对称旨,命之仕,以瞽废辞,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白云集·提要》)唐桂芳本为婺源李氏,因出继唐氏,遂改姓唐。据《题先人序李氏族谱后》记载,唐桂芳的始祖讳京,生子三人。讳仲臯,又生子三人。讳德  相似文献   

9.
王有国 《寻根》2016,(4):89-91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朴园,又号箕山,山西浑源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东河道总督,清代著名治河专家,所创"抛砖筑坝法"在中国治黄史和世界水利史上均有一定影响。他一生廉洁奉公,勤政爱民,鞠躬尽瘁,终以身殉职,病逝于治河工地上。因治理黄河有功,办事实心,道光皇帝追赠栗毓美为太子太保,赐谥"恭勤"。山西浑源建有栗毓美墓,林则徐为其撰写墓志铭。民间为其立庙祭祀,  相似文献   

10.
学爱好足球、研究足球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化景观。七月上旬,适逢2000年欧锦赛大幕甫落,2006年世界杯申办揭晓,我们约请了湖北师范学院冯广艺教授(语言学博士)、湖北大学刘川鄂副教授(学博士)、湖北成宁师专张德胜副教授(美学硕士)(以下简称冯、刘、张)纵谈足球。三位学关于足球活动中的非理性问题的谈话既富有哲思,又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11.
大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是"安史之乱"第六年,山河破碎。杜甫送友人严武至绵州,又与李使君相会,以诗言志,表明去梓州射洪拜谒诗歌革新前辈陈子昂之心迹;秋天,杜甫将一家老小从成都草堂搬到梓州居住;仲冬,南下射洪,登金华山,畅饮"射洪春酒",拜谒诗歌革新前辈陈子昂;继续南下至通泉县,瞻仰唐初名将郭元振任县尉时的故居,评赏"初唐四家"薛谡留下的书画作品;陪同王侍御与通泉县令姚某品野宴,饮"春酒",泛舟涪江。杜甫在射洪、通泉两县(公元1283年合并为射洪县沿革至今)两个月的旅途中,写下了《野望》《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陪王侍御宴通泉山野亭》等18首诗作(现存12首),是"中国诗酒之乡"文化史上最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凉初期与晋之关系前凉政权孕育于张轨任凉州刺史。公元301年西晋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张轨趁机主动上奏前去凉州。加之王族卿臣力荐,晋惠帝便正式册封其为护羌校尉、凉州刺史。当时凉州鲜卑叛乱与盗贼横行并存,他迅速勘定叛乱并掌控河西,为前凉割据政权奠定了基础。史学界把公元301年当做前凉的开端。张轨是"阴图据河西"(《晋书·张轨传》)称霸一方,抑或"阴有保据河西之志"(《资治通鉴》卷89)对晋朝"弘尽忠规"?  相似文献   

13.
一、《六德》中的孝道观郭店楚简中的《六德》篇,论述了人在社会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是一篇重要的早期儒家佚籍,其中有些思想多不见于传世文献,应为楚地特有的先儒思想。据《郭店楚墓竹简》的简文,《六德》篇的内容可分三章。第一章(从一号简至二六号简的上部),简文的大意是以夫、妇、父、子、君、臣为"六位";此六位各有其职,称为"六职";六职又  相似文献   

14.
凌夫 《寻根》2010,(6):68-71
<正>诗人和学者闻一多(1899~1946年),原名闻家骅,生于湖北浠水。1912年进入清华学校,"曾以图画冠全级"。他发起成立了有50多人的"美术社"并担任过《清华年报》《清华学报》图画副编辑、《清华周报》(英文版)图画编辑。  相似文献   

15.
近日读罗越先、杨新旗著<太阳泣血>,说的是抗战期间滇军挺进中原在台儿庄前线作战的英勇事迹,自此始知有鹤庆籍抗日名将王秉章将军在台儿庄禹王山及周边地区浴血大战日军坂垣师团的事迹.书中说王秉章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先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教官,为叶剑英元帅的老师,治军极严但又体恤士卒,身材高大,红脸黑髯,作战勇猛有韬略,大有关云长遗风,人称"王大军人".  相似文献   

16.
沙琛作品     
正沙琛沙琛(1759-1822年)字献如,号雪湖,别号点苍山人,回族,太和(今大理)人,清乾隆年庚子科(1780年)举人。列任安徽怀远、怀宁、建德、霍邱县知事。书学孙过庭及二王,擅行草,笔势灵动而不失沉着,雅致可观。著有《点苍山人诗钞》《续台纪恩》等集。  相似文献   

17.
四十自序     
丁山先生,1924年考取北大研究所國學研究生。1926年由北大沈兼士、魯迅二先生薦,應聘厦門大學,擔任國學研究院編輯。1927年由魯迅薦到中山大學文學院任教授。1929—1932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任研究員。1933年後,先後在中央大學、四川大學、東北大學(四川三台)、西北大學、齊魯大學、南京臨時大學、暨南大學任教,1947年任教山東大學。在大學中文、歷史和史地系,先後開設文字學、音韵學、尚書學、中國古代歷算、中國沿革地理、中國制度史、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名著選、諸子文選、商周史、秦漢史、中國通史、歷史文選等課。1952年在青岛逝世,年僅51歲。此篇"自序"為先生未刊日記中之一節。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20,(4)
正诗人、学者闻一多(1899-1946),也是画家、篆刻家。湖北浠水人。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先后任《清华学报》、《清华周刊》(英文版)的美术编辑,绘画成绩优异,画作曾被选送巴拿马博览会。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等校研习,1925年回国后任北平艺专教务长兼油画系主任。这时,又迷恋上篆刻。他在致友人饶孟  相似文献   

19.
《庄子·大宗师》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为友。"曹础基《庄子浅注》第103页有注:"子桑户三  相似文献   

20.
<正>张靖琳(1919—1996),原名张大同,山东诸城人。早年曾在淄川、济宁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底来到武汉,先后在华北记者站战地服务团驻汉办事处和汉口战时儿童保育院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10月护送保育员、难童到香港,至1942年,先后在香港儿童保育院、香港女青年会女工服务社任教员,开展抗战教育活动。1942年初,张靖琳同志自香港回粤参加东江游击队,任东江游击队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