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地质测试工作是地质科学研究、矿产资源以及地质环境评价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地质勘查事业和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地质工作的发展与地质实验测试密不可分.现代地质科学的研究、创新以及突破依赖于地质实验测试等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第二代)》《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与《江西省环境地质志》,是根据李廷栋院士和陈毓川院士的倡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试点,完成的我国省(区、市)域科研型地质专业系列志书。其中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于2007年和2014年获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分别由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赣西地质大队主编。《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由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自行立项,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调查研究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主编。历时九年,上述三部地质志已先后通过评审验收。根据试点成果与经验,省级区域地质志、矿产地质志研编工作已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3.
地质实验测试在地质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为地质勘查和地质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可以说地质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地质实验测试的贡献。地质科学的前进步伐依赖于地质实验测试及其他地质勘查技术的进步。本文就地质实验测试在地质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地质实验岩矿分析技术的应用及地质实验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阐明地质实验测试与地质工作的紧密关系,为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质资料数据成果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载体,是地质工作的生产结晶,更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推进城乡建设、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信息。作好地质成果数据的集成、地质成果数据存储和地质成果数据推广应用,就能够满足地质工作的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所提出得相关任务。地质成果资料数据的信息化、产业化对推动地质工作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一、电子信息化对传统地质技术档案形成的影响 地勘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技术档案,这些地质技术档案主要包括原本地质档案、复本地质档案和地质技术资料三大类.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5):F0004-F0004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现有职工323人,其中技术人员241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0%,拥有各类仪器和设备396台(套)。工作涉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调查和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地球化学、工程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环境评价、地质工程测绘、地矿信息咨询等。  相似文献   

7.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之间是包含关系。基础地质的研究情况决定着城市地质的研究现状。但是我国对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在城市地质中运用比较薄弱,尤其是对造成地质灾害的原因、地质情况调查等并没有引起地质工作者和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如果说城市地质是建设城市前的必备基础,那么基础地质则应该是研究城市地质前的必备条件。着重探讨了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祝德显 《内江科技》2013,(2):96-97,21
本文从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建立虚拟地质实习平台的意义,基于虚拟实验室思想,采用百度地图API、Jquery、Hibernate框架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模拟野外地质教学过程的基于Web环境的虚拟野外地质实习系统,具有野外地图导航、地质场景相册、实习路线管理、地质构造三维模拟等功能,为提高野外地质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的辅助平台。  相似文献   

9.
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档案是记录地质信息资源的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传统的地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如今数字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对于地质档案的全新需求。中国的地质档案管理工作虽然面临着挑战,但同时也和机遇并存,特别是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地质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成长动力、只要充分的发挥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开发新的地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并完善对于地质类地质档案的管理方式,中国的地质档案管理将揭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0.
张训华,博士,研究员,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兼任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与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职称评定委员会主任、《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主编、《海洋地质前沿》主编,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IODP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兼职教授,青岛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海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1.
《青海科技》2010,(6):F0002-F0002
<正>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始建于1998年,是一支集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工环地质、遥感地质、信息技术、岩矿鉴定与测试和矿产开发等工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勘查专业队伍主要承担着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调(勘)查和地方矿产勘查以及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地质美学是美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类别,主要研究的是地质环境中的地质景观的美学价值、地质景观的类型和本质,以及审美对象与地质景观的关系等。根据地质遗迹的种类和不同的景观特征,我们可以将地质美分为不同的种类,以此来更好地研究地质美本身,以及地质美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赵向辉 《科技风》2013,(16):133
地质测量工作,能够收集工作区内所有的地质资料,为系统地研究区内的地层、构造、岩石、矿产等地质特征,普查找矿、水文及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本文就高效地开展地质测量工作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地质资料的收集、现代化管理、创新服务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地质资料管理,促进地质资料利用。  相似文献   

15.
张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4):124-124,126
文章从地质原本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归档,成果地质资料管理,地质档案保密与利用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地质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分析了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地质勘测技术的发展,对地质分析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地质勘察工作中,从勘测的地质特点和工程施工条件,从岩土力学的相关理论和勘测经验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得出合理的岩土力学参数才能为工程地质服务。本文从地质分析实验的准备、地质分析内容、岩体探测试验的分析与方法、岩土力学参数方面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探讨地质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1):F0002-F0002,I0001
“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蒋忠诚研究员主持完成,项目编号为12120110871。该项目以评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为目标,研究岩溶、土壤和矿物等的地质作用下的碳汇机制,构建地质碳汇评价模型,调查、评价我国地质碳汇潜力。发挥我国岩溶、土壤和矿物的地质碳汇调查研究的地域优势,  相似文献   

18.
隧道工程是地质工程,隧道的设计、施工、监理、工期、造价无不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在施工中凡是发生了地质事故的隧道,在经济上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有时还伴有人员伤亡,并带来极坏的社会负面影响,搞好地质预报工作能够有效防止地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中的各种地质信息都可以看作是三维空间中的函数,利用各种野外实测资料分别建立相应的曲面拟合函数,进而利用计算机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达到直观地表达地质信息在工程岩土体中的分布规律、提高对于地质规律的认识、指导地质工程项目的勘测施工及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以某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为例,简述地质雷达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过程中的应用,说明地质雷达在隧道短期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能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信息和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