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是发展当地旅游业的主要突破口。充分挖掘当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创造,提炼出文化精品,将资源所蕴藏的无形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具体的旅游产品设计中是天山天池哈萨克民族文化乡规划的重点内容。将哈萨克民族文化渗透到各种物象和意象的旅游产品中,并通过游客的参与使民族文化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结晶。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且民族文化资源是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过程,既要发掘民族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旅游文化市场的核心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要注意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黑龙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黑龙江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征概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黑龙江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战略和开发中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族旅游地居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如果对于政府部门、旅游规划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只关注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而无视了当地居民利益,那么很有可能会引发对抗旅游发展的高涨情绪,从而阻碍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只有旅游企业、居民群体及政府三个方面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态度,才能实现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新疆社会发展及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了新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提出整合新疆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实现新疆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结合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特点,阐述了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及主要可开发内容,分析了各类资源的特征及开发现状,并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利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造成不良后果.运用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民族旅游活动的开展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进而提出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应在适度开发的原则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重视社区居民参与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少数民族旅游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旅游的热点旅游方式。旅游业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却拥有独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同时,旅游开发也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居住环境等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就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的影响问题表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用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变迁及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兴起将中国的旅游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这其中,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旅游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旅游地发展的核心资源,也是吸引旅游者的核心力量。民族旅游地文化旅游的兴起,使得少数民族地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带动了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而旅游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必然加强了各地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传统文化必然产生变化。由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也成为社会学者所普遍关注和争论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也成为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少数民族旅游地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的各种影响,运用人类学中“文化自觉”理论,从少数民族旅游地当地居民提高自身意识出发来解决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及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下,对民族文化消极的封闭式保护并非长久之策。民族文化旅游是时代和市场的需要,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问题,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鉴于民族文化本身的易损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以及现代旅游大潮对其之负面影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必须进行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11.
龙佩林  姚湘莲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5):119-121,124
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民族文化旅游的客源动机,以及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揭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同时,应坚定不移地坚持现代化的文化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若复制城市旅游开发方式,将导致其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和乡土特色,导致其开发丧失民族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质性的价值将无法体现。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评价三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在"点—轴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旅游的三种开发模式,以期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鉴于现代旅游对民族文化的负面影响,以及民族文化本身的易损性和不可再生性特点,对民族文化的旅游利用必须坚持保护性开发。即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遵循保护性、原生态、选择控制、特色精品、社区参与和效益回报原则,强调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并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将其贯彻实施,注意根据不同文化对象探索保护办法和旅游利用的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滇西北地区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由此发展起来的滇西北民族文化旅游颇具特色。文章在广泛调研滇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及旅游开发的几种类型。同时,基于生态经济和生态旅游的角度,就目前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持续发展、合理规划、规范管理、培养人才、坚持创新、打造品牌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理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军  陆强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27(12):104-108
我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很多是以主题式开发的,主题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但目前,有关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的概念内涵,并对我国典型的民族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模式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是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但是,目前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存在缺少地方特色、文化开发和参与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需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开发饮食参与体验性旅游,加强宣传以及与医疗旅游相结合、开发医疗保健民族饮食产品,以实现旅游业与饮食文化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肇庆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当地的民族和旅游资源文化特色,以旅游风景区为载体,探寻出一条适合肇庆市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咨询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黄山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利用黄山地区丰富的旅游文化自然资源,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中来,更重要的是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游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个旅游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贵州民族旅游文化资源,以推动贵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西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旅游资源丰富,在乡村旅游方面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近年来,随着旅游的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出现了环境污染、经济效益、利益分配、文化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坚持社区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在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同时旅游的发展应注重社区的权益,为当地脱贫解困,提高人们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