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其平等观是社会主义平等问题研究的首要参考。马克思所追求的平等是经济与社会领域实质意义上的平等,其平等观的构建受到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平等思想的启发,并实现对后者的批判性超越。以马克思平等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平等观与自由主义平等观相比,二者在认识平等问题的方法论、对平等与自由的价值排序以及对待"人生而不同"这一基本事实的态度等问题上均存在差异。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是补足马克思平等理想实现条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恩格斯对两种平等观的分歧与实质的阐述出发,认为社会主义的平等观不仅是强调在交换领域的劳动者间的平等权利,且存在于生产领域和生产过程,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权利和地位的平等。认为非劳动分配方式最终表现是不平等,而就现实要求来说又是平等的表现,平等包括大体平均的成分,但不能归结为平均。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平等观念,更新陈旧的平等意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环境,整顿金融秩序,全面深化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才能不断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的平等观是消灭阶级特权,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消灭阶级。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较之于资产阶级平等观是更高层次的平等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平等观。但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决非是短期可以完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提出切合实际的、具体的平等目标。但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满足于对“消灭阶级”这一高层次平等观念作抽象的论述,忽视了甚至从根本上否定了对社会主义平等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和探讨。这样从空洞的原则出发,就时常把人们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提出的一些合理的平等要求看成是小资产阶级的平均主义,或资产阶级的平等观,似乎只要推翻了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消灭阶级的平等观,一切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合理化了,  相似文献   

4.
王盛 《现代企业教育》2014,(18):236-237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对平等观有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的平等思想是在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阐述了平等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实质,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容,这对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平等和公平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克思平等观基本内涵的争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学界内部产生三种基本立场。G.A.科恩等学者认为,马克思平等观为分配平等观;艾伦·伍德等学者主张,马克思平等观是权利平等观;戴维·米勒等学者认为,马克思平等观是社会平等观。基于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新考察,马克思平等观应当属于某种广义社会平等观。这种平等观的科学内涵既包括分配平等(经济平等的主要方面),又包括权利平等(政治平等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包括人们之间的地位和社会关系的平等(狭义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等对于社会和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理顺、阐明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历程无疑有助于对马克思平等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平等观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马克思平等观的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马克思对马克思平等观的萌芽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恩格斯对马克思平等观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道教的平等观,在内容上有万物平等、人神平等以及宗教解脱上的平等,同时也包含了追求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平等、男女之间的平等。道教的这种平等观,源于道教信仰大道,从道论或道气论出发,认为世上一切同源于道,构成于道,由此自然平等。  相似文献   

8.
阐明了马克思平等观的概念,阐释了平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平等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范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道路、为合理不平等的存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平等、自由与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也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美好期待。但究竟什么是平等,什么是自由、公正,许多人并非真正清楚,对平等和自由、公正问题进行历史的回顾和比较分析,有利于厘清平等与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关系,避免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误解、误用,避免因过度强调一方而损害另一方的错误,从而更好地把握平等的内涵,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通过对杜林研究平等问题的先验主义方法论的批判,揭露了杜林平等观的抽象实质,并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基本思想.解读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思想,不但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及其方法论原则,而且对于今天如何应对各种抽象的价值论调,促进社会平等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流派,是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学者试图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以达到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论。市场社会主义具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它在探索市场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过程中体现了和谐社会思想,其理论中的民主、自由、平等、社会公正、法治等观点蕴涵了和谐社会思想,它所追求的实现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也反映了和谐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原则.文章在全面理解公正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几种主要的公正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借鉴西方公正观,提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遵循平等原则、贡献原则和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公平、公正是社会道义 ,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在传统社会 ,公平、公正是人们追求的理想 ,在现代文明社会 ,是人们要求达到的真实状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完善 ,必须弘扬公平、公正 ,使这种社会道义既作为人们的精神追求 ,更要用社会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14.
自由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在平等观上的分歧是其争论的一个主要内容,自由主义在平等观上追求权力平等与起点平等。而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这种超越差异的普遍平等观并不能实现事实上的平等,反而在现实中造成了新的压迫,从而主张用"差异政治"来弥补普遍平等的不足,以实现真正的平等  相似文献   

15.
公平、公正是社会道义,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在传统社会,公平、公正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在现代文明社会,是人们要求达到的真实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完善,必须弘扬公平、公正,使这种社会道义既作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更要用社会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史前社会”的分析,认为平等观是具体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资本主义平等观从消灭特权到与统治共谋的蜕变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必然导致革命的生成;建构了以消灭阶级为内容的未来社会平等观,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完全自由和平等。史前社会的平等观、资本主义的平等观和共产主义的平等观,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平等观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思想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提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平等观:在经济上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政治上主张在党内实行民主和平等;文化上提出教育平等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民族关系上指出各民族一律平等;国际关系上主张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8.
公平、公正是社会道义,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在传统社会,公平、公正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在现代明社会,是人们要求达到的真实状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发展完善,必须弘扬公平、公正,使这种社会道义既作为人们的精神追求,更要用社会制度作保障。  相似文献   

19.
公平与公正作为一种规范性范畴所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取向或要求,它既是一种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种要求.追求公平与公正是人们的一种理想,在追求公平与公正的问题上人们是没有分歧的.然而,公平与公正并不具有永恒真理的性质.在社会历史中具有历史的性质,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的性质,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所要求的公平与公正的意蕴存在着差别.在不同阶级的人群中,人们对公平与公正的诉求也不尽相同.在公平与公正的问题上,既要反对绝对主义观点,也要反对相对主义观点.人们对公平与公正的追求应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求,只有符合历史必然性要求的公平与公正的价值诉求才具有现实性与合理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谈论公平与公正问题,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基本前提与参考坐标,人们追求的应是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与公正,而不是一种抽象的,或是没有确立坐标限制的公正.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公正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它包括对农民命运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个性解放、基本人权、政治民主,革命的功利主义,国家、社会和个人三兼顾原则和反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以及独立自主、平等相待的国际正义原则、着眼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正思想和教育平等权利,等等。认真梳理毛泽东关于社会公正的思想,总结其得失,对于确立当代中国的科学公正观,建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