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丁文 《高中生》2012,(10):55-55
亲爱的奶奶:当看到这张写满字的纸时.您一定会笑:“我又不识字,你写这些东西干什么呢?”是啊,您没有念过书,大字不识一个,您却吃尽苦头,将我的几个父辈送出“农门”,之后又一个接一个地将孙辈带大。虽然您并不认识这些文字,但这些文字里寄托了晚辈真诚的思念。  相似文献   

2.
丁文 《高中生》2012,(30):55
亲爱的奶奶:当看到这张写满字的纸时,您一定会笑:"我又不识字,你写这些东西干什么呢?"是啊,您没有念过书,大字不识一个,您却吃尽苦头,将我的几个父辈送出"农门",之后又一个接一个地将孙辈带大。虽然您并不认识这些文字,但这些文字里寄托了晚辈真诚的思念。  相似文献   

3.
前后     
啊,亲爱的!我的诗在你之前 只是话语,同一切话语一样。 当我爱上你,我为人们 写的东西变成了最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在电脑上一打出这个题目,就觉得自己道貌岸然,面目可憎。夫人从我身后经过,瞟了一眼,阴阳怪气地说:“哎哟,真伟大。这回天下当老师的可有了光辉榜样了。”一侧身,又俯在儿子的耳边说:“你爸又要祸害人了,快吃盖中盖去。”我听了虽然气愤,但又实在不能发作,因为这个题目的确让人觉得三张纸画个鼻子———脸太大了。我的老祖宗被尊为“至圣先师”,也不曾写过这种吹牛文字。鲁迅先生够伟大的,也只写了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若不是编辑小弟弟小妹妹催逼得紧,我是打死也不敢摸这根高压线的。不过转念又想,这东西其实天天有人在写,那些“模…  相似文献   

5.
《天亮说晚安》是我最喜爱也最心疼的文字,我写摇滚写旅行,写这些早就从我的生命中消失掉的东西。当我重新看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难过一如深深的湖水,那个湖中沉没了我的那些CD,我的风景,也沉没了我的那辆十七岁的单车。没有人经过。它们一直安静地沉睡。  相似文献   

6.
[人世几十年如潺潺流水,应当一边活着一边喜悦,感受每一个微小的幸福和感动,滴滴都敲在心坎上,才能奏出泠泠不绝的回声。]我感觉自己似乎是许久不碰文字了,因为要段考,因为成绩要决定高二分班。母亲说,先好好学习吧,要写什么东西,分了班再说。纵然大道理我是懂得的,可是却难以服从,内心总是浮躁,专注了一会儿,又有—种不甘心。为什么我要这样枯燥乏味地学习?为什么此时此刻我不能顺从自己的心意拿起笔来写我想写的东西?这念头让我时而倍感不满又时而悄然叹息。  相似文献   

7.
正前记当我看到姚老师给我发来的写作邮件时,距离我和姚老师的上一次见面已经一年半有余。看到她熟悉的行文,仿佛又见语文课上她双眼清亮、嘴角含笑地与我们侃侃而谈。那种活力、那种对文字由衷的喜欢,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真真实实可以让人感觉得到。这是历经时间的考验而依旧留存的东西,可以感染我们一生。这么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邀请我写这篇文章,对我的信任令我欣喜万分又诚惶诚恐。学浅才疏,唯愿尽微薄之力写出恩师对学生们文学素养的一路栽培。  相似文献   

8.
宋嘉 《当代教育论坛》2003,(11):128-128
我有机会接触到学校颁发的一些布告、通告、决定之类的东西。每当讨论学生处分问题时,我的心情总是沉重的,很不情愿处分,又不得不处分;而当我看到一些处分决定的文字时,就更沉重了,此时,我不情愿看到的东西就不是“不得不”去看了。 只要我看到“勒令退学”这四个字时,我就断然地把“勒令”两字划掉了。我们文字起草人员:这个“勒令退学”与那个“退学”是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9.
德国人做菜是不放味精、鸡精这类东西的。他们认为这样的东西对健康不利。可是,我做的中国菜,缺了这些东西就没什么味道了。所以鸡精、味精是我的秘密武器,我经常趁人不注意的时候飞快地撒一点进去,然后不动声色地端出去。如果有人问我放味精了没有,我总是很无辜地摇头否认。  相似文献   

10.
爱和关注一样陪着思索四处洒落永不停息,也许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叫做永恒,或者刻薄者会称之一成不变,但是借着中国还不宽阔的网线,隔着遥远的时空,传递过来的文字却还是让我想起小天,他认真的表情,以及不安分的眼睛,还有漫天飞舞的笔触。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写些不同的东西,体裁不同,表达的东西也一直在变。文字终于从小说跳跃到了诗,越发扑朔得像满树灿灿的叶子,才要我写些树皮色的文字与他呼应给他支撑。好让人知道,我们在表达的东西是一种叫树的东西,不是两种怪物。即使这样,我还是觉得他没变,手中的笔也始终指向同一个方…  相似文献   

11.
我,怎么说呢?其实本不爱好写作。我一直以来都是喜爱画画。我从会拿笔那天便开始画画,长大点后开始画漫画。不要小看我哦!我现在可是省实验漫画社的社长,呵呵(自吹自擂)。写作可以说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开始的,不过我并不讨厌它,通过它可以表达出很多画画所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所以,开始写东西吧,说不定你也会爱上它,呵呵……  相似文献   

12.
回首又见他     
我一直都想为Steven写点文字,因为越是不想忘记的东西越容易忘记。所以如果我写了,那么当有一天我真的忘记了的时候,我可以翻出来看,然后意味深长地说:“噢,原来是这个样子。”但是关于Steven,有太多太多的回忆值得记录,值得珍惜,像春天里漫天飞舞、幻散的杨花,细小却美丽得让人痛心。  相似文献   

13.
日暖花甜     
从我爱上在雪白的320字方格纸上写写画画开始,我就没有帮你写过东西吧?我记得的,因为你念叨了很久。在各种各样的杂志上发表各种各样的文章的时候,你忿  相似文献   

14.
麦家  罗婷 《大学生》2012,(Z1):94
我在写这几部大家都知道的小说之前也写了大量小说,只是知道的人比较少。从1986年到1991年,我在创作初期写作的是军旅小说。尽管我挖空心思写身边的生活,可怎么写水平都一般般,没有多少人看,淹没在文学的大潮中。后来,我决定要写一些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另起炉灶。我确实有过比较秘密的经历——曾经在情报单位工作过很短一段时间。(这些过去我是绝对不说的,但现在我已经过了保密期。)这份工作说起来神秘,其实也不神秘,简单来说,这种机构每个国家都有,但这种机构的复杂也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于是,我决定写这个。这种创作涉及到保密问题,应该如何把握?我在那里工作过一段时间,我知道什么是泄密,我不要触碰它就好了。无限地逼近,又不去触碰它,当你做到这一点,小说的价值就出来了。当我真正决定写的时候,就想写一位破译家。但我没有做过破译工作,怎么写?我曾经见过破译家。  相似文献   

15.
<正>一加你的时候,我在验证信息里很俏皮地写:哎呀,我是你的小粉丝!是的,当你的文字成排地在青春校园杂志上出现的时候,我无可抑制地爱上了它们。我按着上面给你开的专栏留下的QQ号录入进去,然后等待回音。在此之前,我已经做好"战前准备",我做了一回潜水员默默地关注你的日志,知道了你是一个怎样的女生。天秤座,至今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却固执地相信,一定是AB型。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无奈     
答应给《河北教育》写一篇谈教育的文章, 可是两三个月过去了,却迟迟不能命笔。不是 因为手懒,也不是因为人忙,而实在是觉得谈 教育太难。我不写应景的东西,我不写我不信 的东西。谈教育不是应景,肯定该写。我信"因 材施教",我信"有教无类",可是孔夫子几千 年就已写过。我信爱的教育,西方教育也在几 百年前写过。想来想去,没什么可写。这么大 -个问题,你都写不来2500字,岂不是太没 用?再说,你以为你是谁,金口玉牙?垃圾文字 车载斗量,写不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还写不 来垃圾层次的?就这么着,在自尊自重自轻自 贱无数轮之后,终于命笔。  相似文献   

17.
<正>作家要在平凡无奇的事情里,找出不同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你不一定要成为作家,但是你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想当作家,对事情要有见解和观点、好奇心和观察力。你要创造你的观点。如果大家的观点都一样,那大家派个代表来写文章就好了。文字是充满魔力的东西,可以激发想象力。小时候我就打算成为一个作家。写好东西,人家就把钱寄过来了。小时候我读过《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相似文献   

18.
自私之美     
母亲走了十几年,好长时间,我都想写点东西来怀念母亲,但一直未动笔。我要写,是因为母亲走了十几年,可母亲一直活在我的梦里。我目睹母亲死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最悲痛最不忍又最深刻的,但母亲死的情景从未出现在梦里。想必是每个母亲死后,都一直活在子女的梦里。母亲活在我的梦里,母子情依依,该多好。但梦总会要破的,每次醒来梦破,母亲就又死了一回。这对于亡母和我,太残忍,太撕心裂肺。所以,我想用一些文字,给母亲安魂,让母亲死在我的梦里,在梦里看母亲飘逸西去,魂归魂归处,我这样自私地认为。我要写,是我感到非写不可。曾经对一切认识…  相似文献   

19.
站在岁初     
“我是一个旅行者,也是一个航海者,我每天在我的灵魂中发现一个新的王国。(纪伯伦)”这是我写在十年以前的随笔扉页上的一句话。在岁末的某一天,我在翻检过去的东西时,偶然间又触到了。那是认认真真地一笔一画写上去的,在一个空白的本子即将被我以一种心灵的文字去涂满的序幕里,当时大抵是怀了一种对文字的感恩与敬畏之情,从字迹上是颇见当时的郑重的。过去纪录的岁月深深地吸引了我。每天交换着生活的色彩,飞舞的文字中如饥似渴地诉说内心的感受。一本厚厚的本子只能用几个月。当一页一页重新翻开的时候,过往的岁月一一清晰地展…  相似文献   

20.
记忆中开始写一些与作文无关的被称为文字的东西,是在小学四年级。那时候语文老师给了我一大沓的纸说,陈敏兰啊,以后你每写完一篇作文就再抄一遍贴到教室后面,让他们多多学习。她总说我的文章比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都写得好,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其实那时的我只是比其他的孩子更会唱赞歌,比如我一点不喜欢当老师,却用大笔浓墨说要怎样怎样当个好老师,并信誓旦旦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