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采访车”,当然是为记者们下去采访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然而,现在有一种比较普遍的公车私用现象,令一些新闻同仁失望和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在大街上,时常见到一些非新闻单位的人员,颇为得意地坐在采访车内,那神情,比坐警车还要威风几倍!这些人,多是与开采访车的司机很“铁”,别看不是记者,跟司机说一声就行,而记者有时还要看司机的脸色行事,单位领导答应了,司机不高兴也会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约我去采访,他那个单位属“七所八站”之列,是编辑部明确要求少跑的。我问他有什么新闻?他哈哈一笑:“有什么新闻?你记者一来,就有新闻;记者到哪儿,哪儿有新闻。”这话我一直放在心里。现在不少新闻单位不是记者跟新闻跑,而是新闻跟记者跑。这种现象绝非是个别的,很值得我们深思。 本来,新闻报道是源于新闻事实的,记者得跟着新闻跑,而“新闻跟着记者跑”,就使本末倒置了。工作再出色的单位,事迹再突出的个人,记者不去写、不去拍,就成不了报纸上、电视里的新闻;反过来说,有些单位工作虽说平平常常,…  相似文献   

3.
“你们记者应该是思想家。”这是最近在齐齐哈尔到牙克石的火车上,几位火车司机知道我是记者以后,向我,自然也是向我的同行们提出的希望。他们都是有文化的年轻司机,他们提出许多当今社会存在的大问题来和我讨论,很有见地。这说明他们读过许多,想过许多。也说明,他们提出“你们记者应该是思想家”,是严肃的。我还曾在西北采访时连着向四个县的县委干部问过:“要是让你们选,你们选谁当最佳记者?”他们都是提的在报道中对我国改革勇敢地拿出过独到见解的记者。我想,这决不是几个火车司机,几个县委干部在那里说三道四,是时代在呼唤着我们记者队伍中出思想家。  相似文献   

4.
陈新华 《新闻界》2001,(6):15-16
记者类型有多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他的文章里,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比照艾丰辉煌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发现艾丰不仅在记者和学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做“全”了学者型记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他把记者的强烈的新闻敏感、拥有调查研究之便和学者的缜密思考紧密地结合起来,突破了单纯学者式的论证和思辨,弥补了记者忙于采编业务、无暇思考的欠缺,不仅做成功了新闻学学者,而且做成功了经济学学者。他在新闻学方…  相似文献   

5.
火车司机     
蒸汽机车(习惯称“火车头”自从1825年诞生以来,在近两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那些开“火车”的司机们.也曾与“火车”一起被别人崇拜、羡慕,被尊为“大车”,但随着蒸汽机车被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所替代,蒸汽火车司机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6.
《新闻窗》2007,(6):26
杨茂林于1987年8月进入贵州电视台,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现任贵州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20年来,他兢兢业业,足迹遍布贵州87个县市,他既是一位高产记者,也是一名获奖作品颇丰的记者。他曾获贵州省首届优秀新闻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听他用习惯的白描手法讲述着 35年的记者生涯,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生动画卷;聆听到民主政治建设前进的步步足音;阅读着新闻工作者所作的无愧于时代的忠实记录。   建党 80周年前夕,我们走访了资深政治记者、原新华社国内部主任李尚志,在寻访他成绩卓著的新闻轨迹时,也感受着他作为一名记者对党对人民一腔赤诚的政治情怀。 寻找新闻的政治高度   可能是政治记者的一种自觉,李尚志开门见山就和我们说起了新闻和政治的关系,多年的工作磨炼,使他谈起这个话题从容而自信。李尚志认为,讲新闻必须和政…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1994,(6)
“情景记者”的“情景新闻”新华社著名军事记者阎吾被人们称为“情景记者”,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他采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新闻名篇。这些作品大都是他亲临火线实地采访和观察的结果,因而情景交融成为他作品的一个鲜明特点,“情景记者”的美名...  相似文献   

9.
记者有多种类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杨润时以风格作为分类依据,把新闻记者分为“新闻型记者”、“作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记者”。艾丰在一篇文章里,认同这种分法,同时也谦虚地承认自己算学者型记者:“有人把我归入第三类。我感到很光荣,不过同时觉得不甚够格。”艾丰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学者型记者”论题作过进一步阐述:“学者型记者又可分两种:一种,注意新闻实践和新闻理论的结合,着力于新闻学的研究,是记者兼新闻学者;一种,注意研究所报道领域的问题,着力于某个专业的研究,是记者兼专业学者。学者的直接表现,就在于他有这…  相似文献   

10.
刊登在《中国铁道建筑报》2003年1月11日上的消息《今天火车登陆海南》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2等奖。据介绍,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当天,全国有150多家新闻媒体的200多名记者在现场采访。之后,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上刊登和播发的“火车登陆海南“的消息中,惟独这篇消息一枝独秀,成为获奖的新闻精品。它之所以受到评委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每一位新闻从业者都渴望写出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每一份新闻媒体都渴望刊发有更高价值的新闻报道,每一位受众都希望自己看到和听到的是有意义的新闻报道,所谓“开卷有益”、“开听有益”,应该是每位从业者、每份媒体所努力追求的境界。那么,怎样才能把握新闻价值、写出好的新闻报道泽惠受众提高自身呢?要培养足够的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新闻的一种敏感能力。它一靠多学习、常锻炼、勤实践,在深入生活中努力培养;二靠多观察,常积累、勤思索,在厚积薄发中逐渐凸现。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画家,一个不懂和谐的人不能成为音乐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能成为好的记者,可见新闻敏感的重要性。有人认为优秀的记者应为“警犬记者”,意思是记者应像警犬一样具有高度的警惕和嗅觉,及时、灵敏、快速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和混杂于众多普遍事物中的新闻线索,敏锐判断其新闻价值,进而写出好的新闻报道。《大众日报》曾刊发一篇报道《敲车声的背后》,文章不长,但却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新闻敏感。文章采取对话形式,讲一个身居偏僻山乡的老农第一次进城,来到县政府。看到大院门口停着一辆铮光瓦亮的新轿车,便忍不住用烟袋锅在上面轻轻敲了敲。司机看到了,...  相似文献   

12.
胡健 《传媒观察》2007,(2):25-26
他同一位记者约定,当天下午2时一起去采访一位画家。结果,在约定好的地点,他从下午1时50分一直等到2时40分,始终不见记者的踪影,多次打记者的手机联系,回答均是“对方已关机”。由于同这位记者素未谋面,担心在路上擦肩而过,错过见面机会,他立即赶往这家新闻单位,一直找到记者的办公室。谁料,办公室同志告诉他,这位记者家在外地,已经回家去过年了。约好了去采访,怎么能这样不守信?办公室有人劝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物采访新闻性不强,过了年去也不迟。一直对记者、对新闻十分敬重的他,根本没想到有的记者会这么不讲信用,简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有谁能把记者和司机联系在一起?樊敬忠,你一个老实巴交的“山里娃”,凭什么手握方向盘做着“记者梦”,凭什么两手沾满油污跻身于人才济济的“拍摄阵营”。然而,当你一不小心一次捧回三项摄影“大奖”,你的名字一连几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屏幕时,惊得好多人直咬嘴,就连一些专业记者也自叹不如。有人说,你得益于自己是一名司机,因为你的车上不知坐过多少颇有才干的新闻摄影、摄像干事,他们的灵气和经验全颠簸到了你的身上;也有人说,你的优势在那架方向盘上,那是最好的聚焦镜头,它不仅摄入了真善美,也调出了最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在云阳县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土记者”名叫吴秋生。从2002年开始他迷上了新闻写作。别人业余时间沉醉于棋牌中,他却陶醉于新闻写作中,业余时间采写新闻成了他快乐生活的一部分。短短两年时间里.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他在省、市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200多篇。  相似文献   

15.
先学会生活 夜里两点,从主新闻中心开往记者村的大巴在新闻中心门口缓缓调头,满满一车的记者们立刻给予司机热烈掌声。 原来,从新闻中心到雅典大学记者村的路线有两条,一是绕新闻中心旁边的奥林匹克综合中心,即奥林匹克体育场、水上中心、网球场等好几个场地驶向记者村;另外一种路线就是在新闻中心门口直接调头。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5,(6)
行吟黄土地──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张文彦和他的新闻追求正善,晓斌,颜咏早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将自己阅读新闻的注意力自觉不自觉地投向了他——《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站长、主任记者张文彦。记者,是他追求的无怨无悔的职业也许是血脉里涌动着那漫漫黄土和酉部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记得前不久《焦点访谈》播出过一期《呼唤行车文明》,记者通过大量的新闻采访,曝光了一些司机不文明驾驶甚至野蛮驾驶的现象,呼吁广大驾驶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文明驾驶、文明行车。这期节目用心良苦,也很贴近社会实际。但记者在采访中的一些做法却在无形中助长了司机的不文  相似文献   

18.
外环线工地、铝材厂爆炸现场、盘山腹地……他像一只蜜蜂,哪里有橄榄绿的身影,哪里就有他苦苦寻觅的踪迹。他连续10年被人民武警报评为优秀特约记者、优秀记者,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5次被武警部队评为优秀新闻工作先进个人。他就是人民武警报记者崔兰斌,天津总队新闻宣传的一员干将。  相似文献   

19.
徐伟是太康县转楼乡的一名新闻爱好 者,家里开了个照相馆。在摄影棚里,他以商 人的身份迎接客户,追求照片的艺术完美。 走出摄影棚,他周身充满了“记者”气质,以 新闻的眼光认真地选景、构图,将艺术与真 实融为一体。 1995年,徐伟开始了从商人到“记者”的跨越,接轨新闻摄影,成为乡政府的一名兼职新闻报道员。回顾几年来走过的新闻摄影路,概括起来四个字:苦辣酸甜。 搞新闻摄影不是一项容易的事,不仅要有过硬的本领,还要具备新闻思维头脑.不论严寒酷暑,风雨交加,需坚持亲临现场,取景抓拍。那是1988年,由于没受过…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拍摄出好新闻的先决条件,也是衡量一个记者工作能力的重要尺度。我们常说,记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就是指他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敏感而熟练地发现问题,随时观察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拍摄出深受群众喜欢的好新闻。那么,怎样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呢?笔者认为,要想增强新闻敏感,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