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点     
《福建教育》2008,(6):2
【学校建设须走出“伪特色”】封鸣根在2008年5月20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大量特色学校的涌现,伴随着一些“伪特色”现象:有的学校为了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就挑选不足5%的学生组成了乐器班:有的学校为了创建传统文化特色,就在墙壁上挂几幅典故图,找来几本经典“古籍”,等等。  相似文献   

2.
学校特色有三种存在状态:主观存在、客观存在、理性存在。学校特色可分为局部特色和整体特色。学校特色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主动建设的。评估学校特色,可从学校特色的意义性、科学性、实在性等方面来判断。  相似文献   

3.
“龙头”课题是指以学校整体发展为依托,全面带动学校工作的课题。学校力图创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合理地定位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地实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迫切希望能形成一个比较核心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来全面带动学校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而“龙头”课题的选择和确立就是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改革融合起来的最佳方式,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黄明 《山东教育》2010,(12):16-16
前些日子去台湾,走访了五所学校.给大家印象最深的竟是学校的“志工妈妈”——类似于太陆的“义工”或“志愿者”--当然也不乏“志工爸爸”。她们当中有的刚刚做志工,有的、已经在一所学校义务服务十几年了。  相似文献   

5.
《教育情报参考》2005,(9):F0004-F0004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创建于1953年,是卢湾区重点中学,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第五届、第六届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以推进上海市“二期课改”及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契机,围绕“培养高度科学素养的高中学生,营造浓厚人文精神的学校文化”办学思想,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学校通过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专家组总结性评审。  相似文献   

6.
《湖北教育》2006,(1):F0004-F0004
湖北省大冶市第中学创办于1912年,1963年跻身于湖北省重点中学行列。1998年8月迁入新址。校园占地243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学校教育教学设施一流,校园环境优美,是学生成长的乐园。学校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冶校,以德办校,名师撑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思路,积极推行“尊重教育”和“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以“博学慎思,锲而不会舍”为校训,形成了“尊师受生,立德树人”的校风、“教学相长,和谐共进”的教风和“勤学审问,砺志笃行”的学风,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校先后获得“湖北省园林式学校”、“湖北省明单位”、“湖北省教改名校”、“湖北省教育科学实验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湖北省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并于2005年9月高分通过湖北省示范学校评估验收。  相似文献   

7.
技专校院除面临学校数快速成长,招生名额迅速扩张,而学生来源不足的挑战之外,尚需面对由于科技进步快速,传统产业外移,高科技产业扩张,技术人力结构丕变等困难。目前当急之务是提高技专校院的竞争力,而建立学校特色是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学校的特色是学校在教学、研究、辅导及行政的作为,在与他校比较时,有优于他校的措施及表现。本文探讨了建构学校特色的原则,SWOT决策分析建构学校特色之策略,并分析了EdD教育论文在线数据库中以“学校特色”为关键字的研究报告,探讨建构学校特色的方法及分析学校特色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近年来,不少学校已经或正在着手制定学校章程。那么,究竟什么是学校章程?如何制定比较规范的学校章程?这两个问题正在成为广大校长日益关注的热点。以笔者之见,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政策制定的学校一级的“法规”。它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反映了学校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及办学特色。它是学校教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定时期内指导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一、学校章程是学校文化传承的载体教育界有一句“名言”:“校长是学校…  相似文献   

9.
1992年,棠湖中学确立了“塑绿色心灵,建绿色学校”为学校特色的办学目标。1999年2月被评为成都市首批绿色学校。200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2004年3月1日,成为中国与瑞典合作的“环境小硕士”项目在我省唯一的试点学校,我校8名优秀学生成为首批“环境小硕士”。“绿色学校”成了我校享誉省内外的一个品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0.
时下,一些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校训,有的学校甚至还有两个“一切”,即“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些“一切”乍一看好像天经地义、顺情合理,可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有失偏颇。这里,我们姑且不论这些“一切”做到还是做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读书”,这两个质朴而又蕴含丰富的字眼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牵动着国人的目光。而学生阶段作为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充实文化底蕴,都具有重要意义。吴江经济开发区天和小学以学校特色建设为契机,瞄准诵读经典诗文这一最佳切人点,大力开展“师生共读经典诗文”的活动,努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构建学习型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学校精神是指学校管理所积极创立和培育的、得到学校大多数甚至全体成员所认同并自觉奉行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不断凸现出来的鲜明而富有活力的办学个性。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和生命之本。近年来,我坚持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改深入为本,以师生成长为本,全心塑造“学校精神”,学校办学优势不断增强,办学特色不断显现,办学质量、办学品位和办学效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中,有的学校短时间内后来居上,有的优质学校却走向衰落,还有的学校历史悠久却日久弥新。排除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导致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者治校方略的差异,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中的成败得失,值得后行者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科学》2005,(5):58-58
唐山市古冶区林西第三小学始建于建国初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学校占地而积9870平方米,共有25个教学班.1100多名学生。在职教师81人.其中高级教师59人,一级教师20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市级优秀教师16人。学校连续多年被市、区政府命名为“心理教育示范校”,“德育教育先进校”“市级花园式学校”、“市体育传统校”.“区文明示范校”,受到社会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15.
陆建国 《上海教育》2008,(18):64-64
现实中,有的学校短时间内后来居上,有的优质学校却走向衰落,还有的学校历史悠久却日久弥新。排除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导致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者治校方略的差异,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中的成败得失,值得后行者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当代教育科学》2006,(8):F0003-F0004
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位于风景秀丽的大明湖畔,1952年被定为省级重点学校。学校以“承传统,出特色,创品牌”为办学宗旨,以“精心教育,文化滋养”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教育教学见长,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电教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普通话校园语言示范学校”、“市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7.
塑造和谐的学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化是教师、员工、学生、管理共同形成的一种群体化。学校化以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形式、制度形式和物质形态为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式、精神面貌与化素养。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化的价值是极为重要的,学校化作为一种“深层管理”,是对师生的一种“软约束”,它是常见的“硬管理”所不能取代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学校化在学校管理中的价值,塑造和谐的化,提高学校效能。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校特色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办出各自的特色”的思想,分析了特色、学校特色的特征,从学校特色与学校发展、学校改革、学校管理、素质教育等方面论证了开展学校特色评价的意义,并在总结以往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开展学校特色评价的原则及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9.
学校中的诸多要素,通过以人为核心进行组织管理,在整体上形成和谐匀称的结构、合理的运作方式,以获取最大的育人效益。这就是整体优化原理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长期以来,我校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四全管理,整体优化”为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1997年被永安市授予“艺术教育特色联系学校“,近年来又获全国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省、市“文明学校”、省首批“五无”学校、市教育先进单位、教研先进单位、市“三A”学校等多项殊荣。  相似文献   

20.
课题研究坚持“文化引领、特色发展”的理念,以学校管理、师资、课程、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构建以“博”为核心的学校文化体系,它包括理念系统、视觉系统、行为系统.课题从特色管理、特色师资、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活动等5个层面,开展对“博”之学校文化及对博雅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性和操作性成果,使学校凸显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