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伊丹 《视听》2023,(1):57-60
如今,古偶仙侠剧面临产量暴增却内容题材单一的问题,部分仙侠剧已不再符合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诉求。古装剧《苍兰诀》凭借其精良的内容制作与有效的线上推广,与受众进行了紧密的情感勾连,在流量市场卓有成效。该剧还通过外化的视觉符号搭建和内隐的价值体系构建,将中国传统文化抽象的东方韵味转化为具象的影视作品,进行了有效传播。在古装剧“量多质减”的今天,古偶仙侠剧应在满足观众的审美诉求之上,承担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影视市场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王锟 《青年记者》2016,(35):63-64
话题剧已经成为颇具代表性的一种电视剧新形态.虽然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对于话题剧的理论界定,但是不少研究者已经开始进行尝试,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卢蓉在《新时期“话题剧”审美文化价值分析》一文中的定义:“以某种社会共同关注的现实‘话题’为故事核心,反映社会焦点、热点,对当代人生活及情感给予极大关注,在热播中引起观众共鸣和热烈讨论的电视剧作品统称做‘话题剧’.”①  相似文献   

3.
张帆 《青年记者》2016,(30):40-4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些重视人文趣味、淡化情节、追求散文诗风格和文学性的电视剧作品,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文人剧”,如《南行记》《围城》.它们一般采用现代西方电影中的“套层结构”,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和文学意境的营造,但也被人们批评过于“文艺腔”.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新文人剧”则摒弃了“文人剧”的文艺印记,消除了商业模式的浮躁,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中国电视剧的视野.其唯美的画面、华美的台词、俊美的造型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将悲剧选择、悲剧价值、悲剧审美等入木三分地呈现剧中,为将精英意识融入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4.
肖俊 《声屏世界》2016,(3):34-36
2015年抗战剧叶异镇《以抗战背景下的异镇居民的传奇人生为审美观照对象,通过抗战时期民间社会生态样本的独特展示,塑造了一个充满血性真情的英雄奇观群像。创作者借此表达了对战乱时期的世道沧桑、世态人情和人性嬗变的独特思考,传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眷念、对战争生态的批判和否定的创作态度。叶异镇《作品呈现出视域宽广、风格真淳、意旨深远的审美意境,丰富和拓展了抗战剧的审美类型和境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场景建构视角分析了网络仙侠剧通过空间与情节对内部场景进行塑造,与受众建立起紧密的情感链接;受众参与弹幕互动、社交媒体话题讨论,链接出多元的延伸场景。在传播过程中,辩证看待“爽感”机制的设置与受众的个体表达基因,才能引导网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京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立体声音乐广播剧《中华之声》(以下简称《中》剧)讲述的是被中华儿女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的故事。这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的作品。由于它很好地运用了广播剧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较为完美的统一,使听众在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中获得了高品位的审美愉悦,在不知不觉中与剧中人物发出的时代最强音产生共鸣,从内心激发出强烈的爱国热忱。作品堪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全剧除片头和尾声外,从田汉与聂耳的初次相识到聂耳溺水而死共九场戏。剧…  相似文献   

7.
叶坚 《视听纵横》2005,(2):90-92
广播剧作为学艺术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它与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姐妹艺术一样,都是语言的艺术,也是综合的艺术。它不仅要讲究语言的审美艺术,也要讲究音乐、音响和结构的审美艺术;但是,作为构成广播剧的主要感性材料的学语言,其审美艺术在作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剧作必须苦心孤诣,进行刻意追求。实践证明,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广播剧,会在学语言美学鉴赏上,取得同样经典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古装历史剧在我国电视剧生产和消费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新世纪以来,我国古装历史剧的创作经历了从历史正剧、后宫剧到少年英雄剧的审美嬗变,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其主要原因是古装历史剧的创作能够将历史较好地与时代现实的情绪相契合,将历史人物的艺术表现做到令人服膺.  相似文献   

9.
植入式广告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一些彩视剧作品为例,从植入式广告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其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在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看了这部题材破局、主题鲜明、样态新颖的作品,耳目一新,有几点认识和大家分享. 一是创造了尽可能以剧情化的小故事,承载时代大主题的新样态.我们能够从这个样态中和比较古老的火爆剧、纪实剧,以及国外流行的单元剧区分出来,这就是新的创造.不仅是《石头开花》,对整个电视剧创作来说都应该这样,因为故事和样态都是载体,我们关键要的...  相似文献   

11.
叶艳宁 《青年记者》2017,(29):77-78
在鲁剧的发展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节点:第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三连冠”,即从1982年开始,《武松》《高山下的花环》《今夜有暴风雪》连续三年分别获得了“飞天奖”“金鹰奖”的电视剧一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是对当时山东电视剧制作的极大肯定,也使整个山东电视产业内部的创作热情得到极大提高,鲁剧创作开始步人快速发展的轨道;第二个历史节点是在2000年前后,以《大法官》《大染坊》等为代表的鲁剧作品,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开辟了山东电视剧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也开辟了鲁剧创作史上年代剧、史诗剧的先河;第三个节点是在2014年前后,以《琅琊榜》《欢乐颂》为代表,这些作品改变了原来鲁剧创作的主旋律特色,在作品的呈现上更加注重时尚感的营造,投放市场以后,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2.
“剧势”是电视剧叙事过程完成后的状态。电视剧叙事是一种循环且上升的过程,即叙事单元在“蓄”后“转”.在“转”后又“蓄”,经过循环叙事后达到高潮和结局,这种“剧势”表现的形式是“曲”。电视剧依据一定的叙事动力形成“曲”的“剧势”后,目的是为了符合观众的阅读欣赏心理。这里所说的“剧势”是从“文势”这个概念中引申出来的。“文势”是明清小说评点家们评点古典小说时使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内涵是作品的内在结构与读者审美心理机制之间的契合。通过对古典长篇小说及电视剧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可以看出,电视剧叙事的“剧势”和古典长篇小说叙事的“文势”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是一致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马琳 《出版广角》2015,(13):108-109
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在作品创作中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真善美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对读者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基于这个视角,本文就《傲慢与偏见》翻译中蕴含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以进一步发掘作品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及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书籍装帧艺术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作品就是推向图书市场的图书装帧设计,而读者是书籍装帧艺术审美主体.每一位读者的审美角度都带有主观性,但他们在实现审美判断时又有共性的客观标准.书籍装帧艺术审美的客观标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整体性、民族性和时代性.一般来说读者总是运用这几个客观的审美标准来对一件书籍装帧作品进行审美判断,由此要求设计者一方面要使封面的设计尽可能概括和反映图书内容的主题:另一方面,要根据图书属性和内容,全面分析读者的审美情趣,了解他们的审美趋向,以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来满足目标读者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15.
纪实摄影所具有的审美性,不仅来自于纪实摄影作品本身,也来自于纪实摄影创作者所持有的拍摄态度、人文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内容的存在,促使纪实摄影作品体现浓厚的思想性与人文关怀,并表现出崇高的审美价值.本文围绕纪实摄影的审美性,对纪实摄影"真"的审美性、"善"的审美性以及"反思"的审美性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于丽臣 《声屏世界》2016,(11):31-33
悬浮剧指剧情严重脱离现实的国产现实题材剧,虽备受争议,却能够热播并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但是悬浮剧存在脱离现实逻辑、价值取向错位、内容同质化、人物脸谱化等诸多问题,猎奇和煽情的核心审美是无法常久的。因此,悬浮剧必须回归现实,改革创新,正确导向,强化制作,并辅之以监管部门的调控。唯有如此,国产电视剧才能健康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吉曼 《今传媒》2012,(6):80-81
《北京爱情故事》是一部不仅讲述爱情故事,还包括一代人共同成长经历的故事,一部对青春和情感进行反思的青春题材剧。讲述三个人的家境、性格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面对爱情、事业的人生态度和抉择。通过几个年青人在北京的奋斗故事,穿插着商战、爱情等元素表现了年青一代对残酷青春深刻的反思。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剧,也不是大家印象中简单的爱情剧。该剧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开掘上具有较为独特的审美内涵。笔者将从三方面进行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夏颖  孙小涵 《视听》2023,(5):39-42
电视剧《麓山之歌》凭借新颖的美学风格、审美趣味和主题构建给观众带来独具特色的视听质感和追剧体验,在2022年热播剧中成功“破圈”。它不仅填补了工业剧在荧屏的空缺,也在叙事策略和精神表达上为新时代中国工业题材电视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新时代的工业剧要以扎实、创新、优质的内容,奏响兼具社会意义与文娱意义的工业之歌。  相似文献   

19.
鲁剧是指由山东省国有和私营影视制作机构拍摄的电视剧作品。"鲁"在这里主要指向的是"山东省"这个地理区域,并不等同于电视剧的地域文化特征。目前,国内电视剧业界已经形成京派、海派等比较有名的地域品牌,鲁剧还未能独立体系,我们只能说鲁剧这个品牌还需要进一步打造。一.鲁剧的艺术风格分析山东是中国最早生产电视剧的省份之一。1978年山东电视台拍摄的《人民的委托》是鲁剧创作的起点。经过30多年的艺术积淀与探索,鲁剧正逐渐形成自身的艺术风格:以正剧为主,以主旋律为主,题材严肃,表达方式含蓄内敛,风格凝重大气。  相似文献   

20.
陈文丹 《新闻前哨》2014,(6):75-76,82
广播剧《我和医生伯伯的故事》曾获得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一部先有场景后有文字的广播剧,整个作品的第一关注点是在对音响、音乐和音效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