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自古至今广为流传,是希腊古典著作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普鲁塔克撰写《名人传》的目的似乎只是教育世人,为世人和统治者提供可以借鉴的楷模,除此之外并无其他目的。《名人传》的写作方法与作者的写作意图息息相关,处处为其写作意图服务。普鲁塔克似乎并没有想要证明希腊人不逊于罗马人,也没有刻意增进罗马人和希腊人友谊的意图。  相似文献   

2.
书睡觉的床     
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父亲有一个书架,里面放满了伏尔泰、莫里哀、拉伯雷、普鲁塔克、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他后来回忆自己幼年生活中的这一场景,在诗中写道:"我的摇篮啊,背靠着一个书架,阴暗的巴别塔,科学,韵文,小说,/拉丁灰烬,希腊尘埃,杂然一堆,/我身高只如一片对开的书页.  相似文献   

3.
书睡觉的床     
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父亲有一个书架,里面放满了伏尔泰、莫里哀、拉伯雷、普鲁塔克、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他后来回忆自己幼年生活中的这一场景,在诗中写道":我的摇篮啊,背靠着一个书架,阴暗的巴别塔,科学,韵文,小说,拉丁灰烬,希腊尘埃,杂然一堆,我身高只如一对开的书页。"实在有些出人意  相似文献   

4.
提图斯·李维(Titus Livius,公元前59年—公元17年)是罗马著名历史学家.《罗马史》(Ab Urbe Condita libri,意为"建城以来")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品.一李维生于意大利东北部帕塔维乌姆城(今天的帕多瓦).李维的家可能比较富裕,因为他在青少年时代曾受过希腊和拉丁文学以及修辞学的教育.同时,他还学过演说术和哲学,并曾博览希腊文学著作.公元前29年或29年前不久,李维来到罗马.当时正值著名的亚克兴战役(公元前31年)结束后不久.随着长期连绵内战的结束和统一帝国的建立,出现了所谓"罗马和平"的局面,为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安定的  相似文献   

5.
普鲁塔克在《论学诗》中两次提到伊壁鸠鲁。这两次对伊壁鸠鲁的提及分别位于文章首尾集中讨论诗与哲学关系的段落里。伊壁鸠鲁被第一次提到时,他是以普鲁塔克的对手形象出现的;而第二次时,他则成了普鲁塔克的盟友。考察普鲁塔克在《论学诗》中为我们展现的伊壁鸠鲁形象,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普鲁塔克诗教思想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诗与哲学之争"的古老话题。  相似文献   

6.
《新爱洛伊丝》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小说家卢梭的代表作。在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中,卢梭是最富传奇和浪漫经历的一位。他1712年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自幼丧母,父亲对他管束甚少,任他个性自由发展。在父亲的指导下,卢梭从小读了很多书,其中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那些古代的历史人物,使他“形成了自由思  相似文献   

7.
《大连大学学报》2019,(1):24-27
普鲁塔克与苏维托尼乌斯是古罗马几近同时代的传记史家,他们的作品《希腊罗马名人传》和《罗马十二帝王传》代表了古罗马传记史学的两种风格。在写作方式上,普鲁塔克按时间顺序夹叙夹议,采用平行对比法和心理分析法;苏维托尼乌斯则按照专题模式平铺直叙,不做评论。在写作目的上,普鲁塔克旨在道德垂训,而苏维托尼乌斯侧重搜闻猎奇。在史料处理上,普鲁塔克多依赖前人传说和记载;苏维托尼乌斯更多地运用了档案资料。两部传记反映出史家的主观性对历史人物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秋水 《初中生必读》2007,(12):13-13
"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得是公元前3世纪的希腊数学家,他的著作《几何原本》是古往今来,世界上发行最广、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科学著作。欧几里得一生刻苦钻研,治学严谨,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他对那种不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是他以前的希腊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从青年时代起从师柏拉图历时二十年,晚年创立了自己的学园并进行著述和讲学.他以深邃的洞察力、特有的科学思维方式,对古希腊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在实践的基础上,他从伦理学与政治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古希腊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一次建立了伦理学学科,并且写出了第一部伦理学著作《尼  相似文献   

10.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是亚历山大城时代(即古希腊后期,西方史学家又称为后古典时期),活跃于地中海西西里岛叙拉古城邦(即今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的数学家兼物理学家。他不但发现了“阿基米德原理”(即浮力定律)。而且还发明了应用杠杆和滑轮的机械,他在力学上的成就使他的声誉凌驾于先哲之上。他的几何著作成为希腊数学的顶峰。他的数学创  相似文献   

11.
沈涛先生的传记著作<春风化雨--郇华民传>(以下简称<春风化雨>),在主人公诞辰100周年时问世.这在中国东部的连云港市,成为教育界、文学界的一件大事.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郇华民先生是连云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先贤虽逝,春风化雨,郇华民先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对革命事业的不懈追求,在创办连云港地区师范教育中体现出来的办学思想,在泛政治年代的坎坷人生中显现的崇高的道德风范,一直被他的战友、同事和蒙受过他教诲的学生铭记与传诵.  相似文献   

12.
阿维森纳     
阿维森纳是十一世纪中亚细亚的著名医学家、哲学家、诗人和自然科学家.“阿维森纳”是他的拉丁语名,他的阿拉伯语名是伊本·西那.阿维森纳于公元980年生在中亚细亚布哈拉城附近的阿夫沙那镇,自幼就在当时萨马尼王朝的首都布哈拉受教育,十岁时,已经熟知阿拉伯和波斯文学.以后,他学习了古代的哲学、几何学、医学和自然科学,对于希腊古典著作,如亚里士多德和伽仑的著作,特别留意钻研.  相似文献   

13.
最近由商务印书馆新翻译出版的阿里安(Arrian)所著《亚历山大远征记》(Anabasis Alexandri)是古代流传下来几种有关亚历山大著作中比较好的一种,也是一部世界历史著作.驰名于世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发生在二千三百多年以前,即公元前334年的春天.当时,亚历山大作为古代希腊著名统帅和马其顿国王,禀承了马其顿新兴奴隶主阶级的侵略野心,代表了全希腊奴隶主阶级的东侵意志,接受了希腊与波斯长期作战的经验,采用了马其顿先进军事技术(如方阵等),在平定了因其父腓力二世被刺死而爆发的国内动乱以后,率领了一支包括步兵三万、骑兵五千和战船一百六十艘的队伍东侵波斯,横贯欧、亚、  相似文献   

14.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家、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和“历史之父”.他的《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是一部不朽的伟大著作.关于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历来众说纷纭,但总的倾向是褒之者寡、贬之者众.无可讳言,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中可以扬弃和批判的东西着实不少,但可以肯定和发扬的东西亦相当可观.总之,他在史学上的优点与缺点都是显著的,唯褒或唯贬都是片面的.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与发扬希罗多德的史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Seres是希腊罗马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指处于远东地区的某个国家,现在的学术界一般都把它称作是"丝国",其理由是:Seres一字是希腊文Σηρ(Ser)的复数形式,而希腊文Σηρ(Ser)来自中文的"丝",是中文"丝"的音译①.那么,Seres国到底有没有"丝国"之意呢?这是本文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象征,还有着关于城市起源的种种神话和传说。古罗马以母狼为象征,流传着罗慕路斯建城的传说故事。这些传说保存在古典作家李维、狄奥尼修斯和普鲁塔克等人的著作中,情节曲折,内容离奇,脍炙人口。 (一) 罗马起源的古老传说关于罗马起源的传说经过了长期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厉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历史之父”。其所著《历史》是一部世界驰名的有独创价值的著作,该书主要记载了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历史。司马迁(前135年—前93年)是我国西汉时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生活的时代稍晚于希罗多德。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穷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18.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不但是诗人,而且是画家,雕刻家和幻想家.他的诗充满了神秘的幻影,他的画也是充满了神秘的异像.他曾一度被称为神秘诗人.近年来西方对布莱克的研究著作日益增多.<经验之歌>是布莱克最重要的诗集之一,而<老虎>则是该诗集中最著名的短诗.这首最为读者普遍传诵的名篇,历来受到批评家的重视.<老虎>一般被公认为是象征性很强的作品.它好像一部晦涩的现代诗常常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艺术理论史上,最早明确论及诗画关系的是苏轼.与我们所熟知的德国启蒙主义美学家莱辛的观点相反,苏轼更为强调的是这两门原本不同的艺术的融通合一.我们知道,莱辛的名著《拉奥孔》,是专门“论画与诗的界限”的.作者引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话,力图阐明“它们在题材和摹仿方式上都有区别.”莱辛这一诗画异质观显然有着深刻的思想理论背景.在波澜壮阔的启蒙主义运动中,  相似文献   

20.
前苏格拉底时期是古希腊哲学的起源时期,其中,在米利都学派形成以前,希腊人是"热情"还是"审慎"的论争,也成了众多研究古希腊哲学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罗素认为,从当时希腊社会整体上看,希腊人则一直是"热情"多于"审慎"。罗素甚至用了一句近似尖刻的话说认为希腊人"静穆"是"拾人牙慧"。通过梳理罗素关于西方哲学发展的著名论著《西方哲学史》这一著作中的有关线索,可以从米利都学派之前希腊文明的兴起过程中窥探出希腊文明兴起源头上"狂热"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